苦菜子 :菊科苦苣菜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3:02

苦菜子,为十字花科苦菜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呈卵圆形或椭圆形。

物种简介

苦菜子内帕嘎休(傣族) Kucaizi 标准编号 云YCBZ 0023-2005

SEMEN BRASSIAE INTEGRIFOLIAE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苦菜芸薹属 integrifolia(West)0.E.Schulz ex Urb.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圆锥状,垂直直伸,有多数纤维状的须根。茎直立,单生,高40-150厘米,有纵条棱或条纹,不分枝或上部有短的伞房花序状或总状花序式分枝,全部茎枝光滑无毛,或上部花序分枝及花序梗被头状具柄的腺毛。基生叶羽状深裂,全形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或大头羽状深裂,全形倒披针形,或基生叶不裂,椭圆形、椭圆状戟形、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或圆形,全部基生叶基部渐狭成长或短翼柄;中下部茎叶羽状深裂或大头状羽状深裂,全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3-12厘米,宽2-7厘米,基部急狭成翼柄,翼狭窄或宽大,向柄基且逐渐加宽,柄基圆耳状抱茎,顶裂片与侧裂片等大或较大或大,宽三角形、戟状宽三角形、卵状心形,侧生裂片1-5对,椭圆形,常下弯,全部裂片顶端急尖或渐尖,下部茎叶或接花序分枝下方的叶与中下部茎叶同型并等样分裂或不分裂而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且顶端长渐尖,下部宽大,基部半抱茎;全部叶或裂片边缘及抱茎小耳边缘有大小不等的急尖锯齿或大锯齿或上部及接花序分枝处的叶,边缘大部全缘或上半部边缘全缘,顶端急尖或渐尖,两面光滑毛,质地薄。头状花序少数在茎枝顶端排紧密的伞房花序总状花序或单生茎枝顶端。总苞宽钟状,长1.5厘米,宽1厘米;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散逸层长披针形或长三角形,长3-7毫米,宽1-3毫米,中内层长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8-11毫米,宽1-2毫米;全部总苞片顶端长急尖,外面无毛或外层或中内层上部沿中脉有少数头状具柄的腺毛。舌状小花多数,黄色。瘦果褐色,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披针形,长3毫米,宽不足1毫米,压扁,每面各有3条细脉,肋间有横皱纹,顶端狭,无喙,冠毛白色,长7毫米,单毛状,彼此纠缠。花果期5-12月。

鉴别

根呈纺锤形,灰褐色,有多数须根。茎呈圆柱形,上部呈压扁状,长45-95cm,直径4-8mm,表面黄绿色,茎基部略带淡紫色,具纵棱,上部有暗褐色腺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皱缩破碎,完整叶展平后呈椭圆状广披针形,琴状羽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的短刺状齿。有的在茎顶可见头状花序舌状花淡黄色,或有的已结果。气微,味微咸。

检查

杂质不得过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水分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测定,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7.0%(《中国药典》一部附录)。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中国药典》一部附录)。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测定。用稀乙醇溶剂,不得少于10.0%。

生长环境

生于田边、山野、路旁。分布于全国各地。

主要价值

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

气味与归经

傣医:苦、凉。入水、风塔。中医:苦、辛,平。归胃、手阳明大肠经

现代应用

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胃炎腹痛,月经失调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疮疡痈疽疮疡等。

功能与主治

和胃消食。用于饮食停滞,腹胀满,大便秘结。

用法与用量

10g,煎服。外用适量。

贮藏

置干燥处。

相关论述

1、《蜀本草》:“《图经》云:春花夏实,至秋复生,花而不实,经冬不凋。”

2、《滇南本草》:“滇苦菜,一名羊奶菜。纯阴之物,得向阴之处则生。”

附注

长白山区同属植物尚有1种:续断菊S.asper(L.)Hill.叶基部扩大呈圆耳状抱茎;瘦果边缘无微齿,纵肋间具横皱纹。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