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业正 :范业正

更新时间:2024-09-21 08:27

范业正,男,1965年11月出生,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所旅游投资与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特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委员。专业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理论”和“旅游信息化发展”。

简介

1984.9~1988.7: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本科生;

1988.9~1991.7: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1991.9~1995.11: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

1995.12~1998.8:中科院地理所经济地理部,博士研究生;

1998.9~2000.7: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

2000.8~现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工作;

曾经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及宏观配置体系研究”、国家计委“中国旅游产业政策研究”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

主持和参与了十几项省、市、县级旅游发展规划课题。主持编制了全国第一个地方旅游信息化发展规划——“桂林市旅游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

已发表学术论文十几篇,其中3篇为专业一级学报,1篇学术论文获得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奖。完成的《区域旅游规划与产品开发研究》为国内第一篇旅游规划理论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研究》也为国内第一部旅游信息化方向的博士后出站报告。最近出版译作《To Construct a World Tourism Power and to Develop a New Mainstay Industry》(中国旅游出版社)为中国旅游业“十五”规划英文版,是国家旅游局提交世界旅游组织和其它国家进行交流文本。

主要学术贡献是在旅游规划学术领域,提出了“以产品为中心的旅游规划思想方法”和“地脉”的学术概念。

自2000年8月由国家人事部派遣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由学校安排到旅游科学研究所工作。一年来,应邀参加了2次国际学术会议,提交了2篇学术论文,并主持2个小组学术的会议。并与许多国际学术专家和团体建立了紧密的学术联系。多次参加国内学术研讨会,每年应邀作为学术评审专家,参加多项科研项目的评审。

现还承担着旅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旅游规划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学术成果

1、国家和部委项目:

· “中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及宏观配置体系研究”(参与),国家‘九五’重点基金,1997~2000;

·“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研究”(参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项目,2001

·“中国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研究”(组长),国家‘九五’重点基金子项目,1999~2001;

·“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译英(组长),国家旅游局,2001。

2、地方政府项目:

·“平遥县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参与),平遥县项目,1998年;

·“北海市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参与),北海市重点项目,1997~1999年;

·“玉溪市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参与),玉溪市重点项目1999年;

·“南宁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副组长),南宁市重点项目,1998~2000年;

·“武鸣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副组长),南宁市武鸣县项目1998~2000年;

·“合肥市旅游业发展规划”(组长),合肥市重点项目,2000~2001;

·“大连市旅顺口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组长),大连市旅顺口区重点项目,2000~2001;

·“桂林市旅游信息化总体发展规划(2001-2010)”(组长),桂林市政府旅游局,2000~2001。

·“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副组长),江西省旅游局,2000~2001;

·“樟树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副组长),樟树市政府,2001~2002;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副组长),河北省旅游局,2001~2002;

·“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副组长),哈尔滨市旅游局,2001~2002;

·“漳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副组长),漳州市旅游局,2002~2003;

·“莲花湖旅游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与重点项目详细规划”(组长)海林市旅游局,2002~2003。

3、学校基金项目:

“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调控”(组长),二外校基金项目,2002.1-2002.12

4、主要学术论著:

·《To Construct a World Tourism Power and to Develop a New Mainstay Industry》,译著(中译英),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区域旅游规划与产品开发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博士论文,1998年8月;

·《中国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0年6月;

·“中国海滨旅游地气候适宜性评价”,自然资源学报,VOL.13,No.4;

·“澜沧江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能源分布及配置”,地理学报,VOL.54,Supplement;

·“国外旅游规划研究进展及主要思想方法”,地理科学进展,VOL.17,No.3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与调控”,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河北科技出版社,1999.11;

·“旅游资源普查与评价的分类系统”,中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7;

·“旅游资源普查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研究”,地理学报,VOL.54,No.3;

·“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与协调”,规划师,VOL.16,No. 6

·“国外旅游地规划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国外城市规划,总第57期,2000年第3期。

·“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冲突与协调”,中国旅游报(城市周刊),2000年,12月15日;

·“什么在影响旅游规划的可操作性”,中国旅游报(城市周刊),2001年,4月6日;

·“合肥市能否成为安徽省地旅游网络中心”,决策咨询,总第153期,2001年第10期;

·“借鉴国外成功的旅游规划思想和方法”,旅游学刊,2001年第2期;

·“以产品为中心的旅游规划”,旅游学刊,2001年第4期。

·“澳大利亚西北部旅游战略规划多方参与的得失”,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第1期;

·“中国走向世界旅游强国之路”,桂林旅游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The Way to the Tourism Power”, 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其中,获奖成果有:

·“旅游资源普查与评价的分类系统”获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奖;

·“合肥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成果,合肥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