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湖乡 :江西宜春市万载县下辖乡

更新时间:2024-09-21 05:39

茭湖乡地处万载县境中部偏北山区,距县城30公里。全乡国土面积86.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833.28亩,森林面积93035亩,森林覆盖率达76%。全乡下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3个村民小组,人口数12046人。

历史沿革

1986年辖8个行政村,122个村民小组。2003年8月撤销繁荣村,该村的朝阳、下保、中保、黄沙、牌坊、潭 背、上新、岭背、岗上等9个组并入槽头村,干前组并入茭湖村,大坳组并入谢溪村。茭湖乡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2个村民小组,2011年总人口1.2万余人,全乡总面积8519公顷,耕地面积12000亩,其中水田10800亩,山林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可养水面0.14万亩。中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8座,塘堰17座,总蓄水量1489万平方米,乡办电站1个,装机容量720千瓦,发电量200万度。2小水电站5个,装机容量1600千瓦,全年发电800万度。

行政区划

茭湖乡下辖7个行政村、122个村民小组。茭湖乡地处万载县境中部偏北山区,距县城30公里。乡域面积

86.5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800公顷,森林面积6580公顷,其中竹林面积3333公顷,森林覆盖面积65%。2005年总户数3499户,总人口1111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人。总面积87.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0公顷,其中水田686公顷。

经济发展

2000年开始,茭湖乡从山区乡镇农业发展现状出发,依托本地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在全乡范围内整体推进有机农业。在此过程中,政府实行补贴政策,有机农药免费供应,有机肥料半价销售,并通过订单农业,与种植户签订产销合同,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格局,先后建立了木姜、草莓、欧洲小葱、台湾省毛豆、优质稻等主导产品种植基地,与福建龙海锦福有机食品有限公司、金源公司、万载县锦江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万载县青叶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05年,全乡范围内1.1万亩土地全部通过了有机转换,并有木姜、水稻、毛豆、草莓、欧洲小葱、蜂蜜、笋等23个农产品通过了欧盟认证。传统产业以出产竹木原材料和农业为主,无工业污染,是全国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2005年完成财政收入150万元,其中地方收入1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8元,农民储蓄存款余额1400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500万元,农业总产值3200万元,有机农业生产成效喜人,收获小葱24万斤,木姜86万斤,毛豆10万斤,草莓21万斤,直接创收347.4万元。2006年,2007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260万元,较2006年3194万元,增长95.6%,其中农业总产值3502万元,较2002年1768万元,增长87.39%,国民生产总值3313万元,较2002年1768万元,增长87.39%,财政总收入150万元,较2002年135.3万元,增长10.9%,农民人均收入2258万元,较2002年1418元增长59.24%

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569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189万元,农业总产值3502万元;财政总收入164.61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258元。茭湖乡瞄准国际市场,按照《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准》的生产管理规程进行操作。在全乡1.2万亩耕地、5万亩竹林基本完成了土壤的有机转换,成为江南惟一一个国家“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全国第一个乡域整体实施生态有机农业生产的乡镇。茭湖乡生产的竹笋、百合、草莓等20个农产品获得了美国(NOP)、欧盟(E?COCERT)等国家和地区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产品可直接打入欧盟市场和美国、日本等国家。

2008年,引进县外资金3000万元目标已完成人民币4165万元,美金50万元;有机农业为财政贡献收入50万元目标已全部完成;集镇改造实现财政税收100万元目标正在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目标据统计已人均增加315元超额完成;年内财政收入实现200万元目标已完成60万元;地方收入140万元目标已完成30万元。引进外资150万元,意向引进“富士康”大项目一个。

2006年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完成9140万元,较2001年增长129%。财政总收入完成202万元,增长39%。其中地方收入完成167.7万元,增长4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75万元,增长49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6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00万元,净增1127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基本达到了届期提出的要求,各项社会事业计划得到了较好的执行。

2010年财政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到2016年财政收入突破三千万,茭湖乡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茭湖经济社会呈现出赶超式发展的强劲势头,逐步实现了茭湖在全县山区乡镇的快速崛起。

(一)狠抓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有机农业

自发展有机农业以来,充分利用茭湖优越的生态环境,立足本地发展实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本着能快则快的原则,稳步推进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一是狠抓了技术培训,有机农业尽管可以简单地认为是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但操作要求比较严格,涵盖了作物生产的全过程,具有可追溯性。为了规范操作,聘请了有关专家前来授课,特别是在每一个新品种的引进上,做到培训一批人,带动大帮人,并与宜春学院联手建立了教学实验基地,为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二是规范了农事登记,由乡有机办统一领导,集中培训,在各个村分别配备了1—2名农事登记员,使我乡的有机农业农事记录达到了统一规范;三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改以往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多种经济作物转型,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做到以企业为龙头,以订单农业为先导,以基地建设为模式,实现规模效益,做大做强有机产业。在这些品种的试种过程中,按照干部搞基地、做示范,群众受教育、得经验的发展模式,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教训,我们没有在成功中陶醉,也没有在失败中气馁,信心愈发坚强。有机产业也在我们这里生了根,开了花,并逐步被广大群众认可和接受,且涌现出一大批劳动模范和科技示范户。槽头村墩上组张田根在2005年被授予全省劳动模范,通过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基本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木姜、草莓、台湾75毛豆、优质稻也成了我乡农民增收的四大主导品种。木姜、台湾省75毛豆、草莓、优质稻、笋等十多个农产品也获得了ECEOEFT和NOP、JAS等有机认证,产品供应不求。我乡于2004外被江西省农业厅授予“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5年被国家环境总局命名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茭湖的知名度日益扩大。2004年6月24日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两位官员来我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对我乡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四是加大对有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向上争资金和自己勒紧裤带挤资金等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花费10多万元以群众投劳、政府补贴的形式实现了全乡范围公路组组通;(2)投资800万元硬化了淖源一槽头和茭湖—谢溪公路;(3)投资460万元对谢溪、茭湖、东江进行了中低产田改造;(4)投资140万元兴建了谢溪科技园;五是加大了对有机农业种植户的扶持力度,在转换期为减少群众农作物减产造成的损失,乡政府对农户的商品有机肥实行半价销售,有机农药免费提供;六是加大了对违禁物的监管力度,乡设立了有机农业监控站,并通过人代会制订了《有机农业发展公约》,对少数不按有机农业操作规程贩运、使用违禁物的人和事进行了教育和处理,通过全乡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全乡范围内1.2万亩耕地于2005年全部顺利通过有机转换。七是加强了有农业服务队伍的管理,以乡村干部实行包片挂组责任制,落实奖惩措施,推行激励机制,把责任落实到组、到户、到人、到具体田块、到有机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使广大干部既当宣传员,又当技术员,积极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

农业发展

自2000年始,在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科学研究所、南昌大学中德食品工程中心、江西科学院和各级农业开发、财政部门的支持帮助下,茭湖乡充分发挥地处山区有高山阻障形成天然屏障的地理和山上竹木青翠,

溪河流水清澈,田间野花盛开的生态优势,创建江西茭湖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这是迄今为止在全国乡域范围内第一个成功实现整体由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的行政乡。基地已有竹笋、蜂蜜、百合和生姜等四项产品通过了欧盟有机食品认证中心“ECOCERT”有机产品认证,拿到了迈出国门的第一票,全乡耕地已进入欧盟认证标准五年转换期的第二年。在茭湖生态农业有机食品基地生产的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无公害、无污染的有机食品已进入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际市场。基地正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要求,严格执行欧盟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努力把茭湖办成中国有机食品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模范基地、生态观光农业的试验园、环境保护的示范区。让江西省红土地上生产的有机、健康食品更多的迈出国门,更多的走进中国百姓之家!2005年,全乡土地基本完成了有机转换,并有23个有机农产品通过欧盟有机认证,同年11月28日,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中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属江南第一家,也是国家乡域范围整体推进有机农业的第一乡。在工作中,围绕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针,以实现 农民增收为目标,达到种植面积上规模,有机产品创特色。一是抓住成功产品,突出发展重点,到2005年,全乡共栽种栽种木姜1000亩,台湾75号毛豆1000亩,优质稻1000亩,欧洲小葱1000亩,草莓300亩,加上其它经济作物,高效经济作物总面积达6000亩,收入突破千万元。二是搞好基地设施建设,完成了谢溪节水灌溉工程、科技园、塘坳节水灌溉、东江中产田改造、上保河堤等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近500万元。

富民工程

茭湖乡为了实现富民工程,尽快完成生态系统的平衡,该乡破解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的难题,乡里与香港有机认证中心首席专家梁广文为首的华南农大博士团队共建科研基地,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其中主要是把

赤眼蜂释放到田里,该蜂将虫卵产在水稻害虫的虫卵上,遏制害虫虫卵的发育,从而达到消灭水稻害虫在“襁褓”中的目的。此外,茭湖乡广泛采用的“生物武器”还有稻田养鸭、太阳能智能诱虫灯或频振式杀虫灯等。生物防治虫害技术的推广使茭湖农民受益匪浅。2007年,该乡有机农产品实现销售收入630多万元。农户自觉参与有机农业的生产,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80%,80%的农户实施畜—沼—菜生产模式,成为江南有机农业第一乡、全国有机农业示范乡。

发展乡村公益事业。切实解决了农村水、电、路及电视、通讯等方面问题,完成新建沼气池130只,移动通讯覆盖率达80%以上,完成100人的深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移民新村建设。

特色产业

茭湖乡具有典型的山区气候特点,生态环境优越,全乡范围内无污染企业,交通条件特殊,农业耕作方式原始、单一,这些天然优势非常适合发展有机农业。茭湖人家土特产。1999年,当我国有机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时,茭湖依托其特有的天然优势,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开始了有机农业的尝试。1999年我乡在全国率先全行政区域整体推进有机农业,至2005年,全乡耕地及5万亩野生采集山林全部完成了有机转换。2005年被国家环保局命名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生产的水稻、毛豆、木姜、草莓等32个农产品通过了欧盟EU、国标和美国NOP认证。2006年通过了日本日本佳速航空认证。有机农产品远销国内外,产品供不应求。

城镇规划

茭湖乡中小学教学楼完成了主体工程、卫生院门诊大楼已完成了主体工程、集镇改造一期工程已启动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谢溪—上坪公路改造、硬化工程正在进行;槽头—上峰公路正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动

工;十八洞—西源公路已完成路基工程;茭湖村鹅形、中湖、上坪村新店、谢溪村南源四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正在进一步建设中。全乡旧村改造规划10个,实施的有茭湖的上湖组、上村组、西源的店子里。发动群众自觉参与到科学建房、规范建房、切实节约和保护耕地中来,大力宣传在规划内建房,完善农民建房手续的办理,严格农村建设用地的审批,加强土管执法力度。严格执行“一书两证”、“一书一证”和“一书”制度,对一些未批先建的坚决予以拆除。

茭湖乡加强了对木竹加工业的挖潜改造。扩大竹帘、竹筷、细木工板等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发挥本地水资源优势,引进宜丰县等地老板兴建了槽头的龙潭电站,谢溪的爪岭电站,上坪电站,使我乡的发电站增至5个,年发电量近600万度;瓷土开发规模进一步扩大,年创收120万元。

对有机农业的发展制订了长远的规划:农户买有机肥、有农药财政补助近300万元。户平1亩有机高效经济作物,人平栽种一分木姜,一分毛豆,新建100只沼气池,户平一头牛,出栏一头猪,户平10只鸡、鸭、兔;财政增长20%;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00元。上1—2个规模企业,新增5—10个工企业,地方税收突破100万元;把有机农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搞基地设施建设,投资扩大种植规模,全乡落实木姜栽种面积1000亩,台湾75号毛豆1400亩,优质稻1000亩,其他经济作物3000亩。

投资近40万元,新建了茭湖派出所办公楼,为维护茭湖稳定局面提供了保证。五是投资140万元基本完成了茭湖至谢溪公路硬化,投资700万元的淖槽公路硬化历时2年,已全面竣工,大大地加快了我乡公路建设的进程,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先机。

人文景观

中国山水诗派开山鼻祖、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灵运和宋代学士杨万里等文人骚客曾游历茭湖,留下千古名作;微书艺术的世界吉尼斯纪录终身保持者谢水林先生也系茭湖人士。

千年神树:此树高15米,冠幅14×12米,围4米,枝繁叶茂,形如巨伞,长有7个大枝,犹如鹿角交叉,相传千岁,人称“树王”。此树四季开花,相继出现红、黄、白三种花色,位列万载县新八景之首。

福昌寺遗址:福昌寺建于明朝末年,鼎盛清代中叶,毁于一九二九年战火。该寺鼎盛时期有和尚一百多人,庄园十八处,每处庄园有田16亩,山林共计上千亩。加上各地捐赠,施主馈赠,财富无数。附近有练武的马草场、七星塘、坐化的仙人石,寺后的塔陵群。寺分前、中、后三殿,旁边有住宿、诵经房、藏经阁,寺后还有观音坐莲神奇古树。

百岁牌坊:座落于茭湖乡谢溪村牌坊组,整座牌坊均为麻石建造,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牌坊正面刻有"百岁坊"三个大字,旁有一幅对联"中婺星辉西江人瑞,南山寿永北阙恩荣",牌坊背面石刻"万载县儒士钟之妻黎姓立"。在古代,年逾百岁之人极少,地方官发现百岁婆婆以后,便上奏朝廷,清光绪帝便下圣旨予以褒奖,如今在其后人家中照方上仍悬挂着一块金字木匾,上书:

光绪己丑年,奉旨贞寿之门

百有余岁寿妇儒童钟质之妻黎氏立

其它:此外还有万载第二高山黄皮尖、自然景观爪岭龟石、水中石棺、鸳鸯池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乡的上峰村还有一大片稀有的珍稀树种——红豆杉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