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勤 :中国现代抽象艺术大师

更新时间:2024-09-20 23:35

萧勤(1935- )是一位出生于上海市、广东中山人的台湾美术大师。他的父亲萧友梅上海音乐学院的创办人。1949年,萧勤随家人移居台湾,开始跟随李仲生学画,并成为“东方画会”的主要成员。1955年,他前往西班牙升学,并在巴塞罗那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多年后,他的作品在多个国际展览中备受注目,艺术成就得到肯定。萧勤曾在米兰创办国际《点》艺术运动、国际太阳艺术运动及在哥本哈根创办国际SHAKTI艺术运动。这三项运动均获得了许多欧洲艺术家的参与,提倡精神静观、心灵能量研究及表现之国际性艺术运动。萧勤于1996年回到台湾,并受聘于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造形艺术研究所专任教职。2005年,他从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退休后定居高雄市

人物简介

萧友梅上海音乐学院创办人。1949年赴台,从李仲生先生习画;1956年赴欧,先后在巴塞罗那米兰纽约巴黎、伦敦、德国各地居住,进行创作。1956年在台北市创办“东方画会”,是全中文地区第一个抽象艺术团体。出国后,曾在米兰创办国际《点》(Punto)艺术运动、国际太阳(Surya)艺术运动及在哥本哈根创办国际SHAKTI艺术运动。此三项运动均获许多欧洲艺术家们参加,均是提倡精神静观,心灵能量研究及表现之国际性艺术运动。自1957年起,曾在世界各地包括欧洲、美国、巴西、中国大陆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等多处举行170次以上个人画展,参加国际性、全国性重要群展百余次。其作品已为全世界40余个美术馆收藏,包括罗马国立现代美术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及现代美术馆、费城美术馆洛桑美术馆、德国司都特卡、波洪、克莱费尔特等市立美术馆、加拿大安大略美术馆巴塞罗那市立现代美术馆等多处。传略入编《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辞书。先后出版个人画册十余册及十余种版画集。

社会评说

萧勤,祖籍中山,中国现代音乐之父萧友梅之子。1935年出生于上海市,1949年赴台湾省。1956年赴西班牙留学后旅居海外达40年,1996年回台湾执教。萧勤在国际画坛享有盛誉,被喻为华人现代艺术先行者。藉中山举行“博鳌亚洲论坛2005国际文化产业会议”之际,萧勤先生回故乡在中山美术馆首次举办个人画展“归源之旅”(11月8日—21日),我们得以机缘一睹他一部分气势磅礴、激情洋溢、充满东方哲思的艺术佳作。同时,行程匆匆的萧勤先生,在一个难得的空隙时间,接受了我的一次访谈。廖:萧老,很多人都奇怪,你作为中国现代音乐之父萧友梅的儿子,却没能成为音乐家而是成了画家,请谈谈你的艺术历程。萧:这与我5岁丧父,10岁丧母有关。家境突变,我与胞妹雪真被迫分别寄居于两位姑母家中。学画画的堂姐萧淑芳从国外带回的一盒彩色腊笔,开始了我的艺术启蒙,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且越走越远。从大陆到台湾,再从台湾到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足迹遍及几大洲,在西方现代艺术前沿一直奔赴不止。当自己1996年再回到台湾任教的时候已然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了,即便如此,我也依然像候鸟一样在东西方飞来飞去,一刻不忘怀自己献身艺术的初衷。这是我第一次在家乡举办画展,我非常高兴。廖:几十年的艺术追寻、历炼,你呈现给世人的是多种多样而又个性鲜明的艺术作品。是什么让您才思喷发又举重若轻?萧:在我的艺术生命历程中,有“台湾现代艺术之父”之称的李仲生先生是我终生铭记的恩师,是他最早挖掘了我对现代艺术特别敏感的艺术潜质,是他持续不断地鼓励和教诲使我得以很早就确立了探索现代艺术的勇气和决心。长期在西方文化中挣扎、游戏、实践,去国愈久,内心的东方情结非但不息,反而日见清晰。为了追寻生命深处的呼唤,我在作品中注入了越来越多东方古老质朴的智慧,如密宗、佛学、道家等东方哲思。我用西方质材作媒介来寄托自己东方的情怀,了解了这一点,人们就比较容易解读我的作品。廖:上世纪九十年代始,你进入了被艺评家称之为“生命真谛”的时期,创作出了你历来最令人动容的系列作品,是什么让您对生命大彻大悟,而后欣欣然依顺生命的昭示,仿佛脱胎换骨一般?萧:生命中有太多的不可预知的东西,冥冥之中似乎有神灵的主宰。你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该发生时它就会来临。原本已过早经历人世生离死别、骨肉分离的我,复又饱尝成长的辛酸,却怎么也想不到人到中年还要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我相依为伴的独生女莎芒妲(Samantha)竟在1990年花样年华横死,至悲至痛,打击无以复加。足有大半年时间我提不起画笔。“人必置之死地而后生”,劫难过后,我顿然参透了生与死、有与无,从此大彻大悟,滚滚红尘中的七情六欲、五味杂陈,了然放下。为纪念爱女所创作的《度大限系列》被认为是我历来最令人动容的系列作品,经此一劫,生命已然为我展开了她另一番境界。廖:你的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礼赞和对茫茫宇宙的不懈叩问。曾经悲观至极的你变成了乐观主义者,喷薄而出的激情令人肃然起敬。萧:接受生命的转变,接纳生命的启示。对生命、对万物、对茫茫宇宙要怀有一种敬意和豁达。至此无畏无惧,亦相信虽死犹生。我将个人渺小而尊贵的生命旅痕和不羁的探索精神,凝聚在洁白的画布上。我只是透过艺术创作来完成我这一生的使命。爱无坦途  萧勤先生说:“我十六岁便与艺术结了婚。”追溯这场“婚姻”,其实早在孩童时期,学画画的堂姐萧淑芳吴作人的夫人)从国外带回来给他的一盒彩色蜡笔,便开始了这桩“婚事”的启蒙,继而“嬉戏”、“追逐”乃至“以身相许”。这给年少的萧勤带来了慰藉和憧憬。数十载一路走来,哪管人世沧桑,命途多,萧勤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诺言:“为了艺术,为了爱。”萧勤先生曾说,若非年幼丧父有失栽培,也许他会希望成为音乐指挥家而非画家。然世事如棋,谁可预知,在他看来,命运的转轨,他日冥思中自有昭示它再次相聚的时刻。萧勤追寻着这种时刻,顺应这种昭示。父辈留下的基因开始在他身上苏醒、滋长、扩散,并突破了封闭的个体向广袤的宇宙转移、跳跃、游畅。因而,萧勤所呈现给世人的绘画作品无不充满着音乐的节奏、音乐的激情和音乐的交响。父亲冥冥中给予的爱,萧勤用画笔将之接纳、升华、播散。

异国他乡羁旅数十载(1956-1996),另一种爱——一种对故国家园的愁思,一种对东方先哲智慧的强烈共鸣和认同,也在萧勤身上滋生、发酵、愈积愈浓,挥之不去,在异质文化的围困中,强烈地凸显出来,必欲寻求突破而方休。感情要宣泄,激情要张扬,于是,我们品读到了萧勤作品中那种经常出现的似是而非、抑扬顿挫的图像,恰似作者对乡愁若有若无、欲言还休的无奈和牵挂。我们强烈感受到萧勤作品中那浓烈的东方情怀和中国哲学的氛围,还有弥漫在画面内外对生命的深沉爱恋。萧勤自幼失父丧母,兄妹俩从小骨肉分离寄居在两位姑母门下。过早经历了人世的生离死别,饱尝成长时期颠沛流离的萧勤,人到中年后还承受一次痛失独生爱女的致命打击。为纪念爱女所做的度大限系列,不仅是萧勤历来作品最令人动容者,也标示着他看破生死限制,从此跨入了艺术创作的生命真谛时期。一系列佳作喷薄而出,从《三昧地》系列、《心灵的体现》系列到《宇宙的演化》系列,充满着萧勤对生命终极、时空真理的深沉追问。近作宇宙系列中一只只有始无终的生命之圆,是以厚实有力的笔触与渐变的色层绘制的同心圆,随着离力无限扩张,呼应先前银河系列的色彩鲜艳的漩涡、星云。如今生于大气浑沌的宇宙卓尔大道已上轨道,自当圆缘也圆命。由是观之,即将步入之龄的萧勤,已然看破生死大限,自此无畏无惧,相信虽死犹生。

萧勤把一生的沧桑化作造访生命的叩门砖,他在人世的漂泊中观照到一己之微而修悟到生之真谛,并把这一切的感悟付诸笔下,以深沉博大之爱心献身于艺术,以凌越现世的豁达神游于宇宙,越到生命的最后阶段越迸发出灿烂的光辉。人生对于萧勤先生来说就是一次漫长的修炼,艺术则成为信念,达到对人生诸多痛苦的拯救和解脱。“沧桑正道,爱无坦途”这八个字正是阅读萧勤先生及其作品所得到的启示。这是音乐家父亲在他身上留下的基因。作品同时透露着浓烈的东方情怀和中国哲学氛围,充满对生命终极、时空真理的深沉追问。

人物逝世

2023年6月30日,著名艺术家、中国现代抽象艺术大师萧勤于中国台湾去世,享年88岁。

参考资料

逝者丨抽象艺术名家萧勤去世,曾将80件代表作捐给故乡上海.今日头条.2023-07-0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