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富恪 :蒲富恪

更新时间:2024-09-21 19:28

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0年获苏联莫斯科科学院数学所副博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早期发展双时热力学格林函数理论中,首先用到磁性理论和非线性过程,得到磁化强度等高温和低温的统一结果。与合作者导出反映元素个性的稀土金属f-f间接交换作用的哈密顿量,得到新的赝偶极作用和各向异性来源。蒲富恪主要从事凝聚态理论物理领域的研究。

2001年5月2日,蒲富恪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人物生平

1952年,蒲富恪从清华大学毕业,同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实习员。

1956~1960年,蒲富恪赴苏联科学院数学所研究留学。1960年,蒲富恪获副博士学位后回国。

1978年,蒲富恪在中科院物理所组建磁学实验室理论组并任组长,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84~1989年,蒲富恪当选为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协联成员。

1979年以后,蒲富恪应邀担任著名磁学期刊《磁性和磁性材料》的国际顾问。

1988~1994年,蒲富恪出任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磁学分会委员。

1990年,蒲富恪分别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1年,蒲富恪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参考资料:

人物成果

参与了量子格林函数方法的早期发展工作,并将此法首先应用到反铁磁性的理论研究中。建立了reeS-f相互作用理论。提出了一个讨论自旋位形的新方法。得到了磁性体中元节激发波谱的精细结果。建立了介质天线新的积分方程。与他人合作,建立了恩里科·费米系统的量子反散射理论,找到了长程汉流的规律,得到在微磁学中布朗方程的分歧解。

在天线理论中,建立了一个与原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完全等价的天线电流一维积分方程以代替著名的Hallen方程,并与合作者用于介质天线,求得数值解和部分解析解。在微磁学的研究中,与另一学者合作,超越前人线性近似,提出和解决了初始成畴问题,建立铁磁体中磁矩连续-不连续变化的统一理论。在量子完全可积系统中,与赵保恒等合作,发展费米型量子反散射理论,精确求解二维量子完全可积系统的首例-DSI模型。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人物英逝

2001年5月2日16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社会职务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蒲富恪与妻子张立康育有两子,长子蒲力群,次子蒲力军。

人物评价

蒲富恪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羊城晚报评)

蒲富恪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更名为物理研究所),曾在物理所的一间储藏杂物的小屋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了近十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为中原地区凝聚态物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科学家故事数据库评)

蒲富恪是杰出人才。(成都市第七中学评)

参考资料

蒲富恪文集.yswk.csdl.ac.cn.2024-08-07

中科院院士蒲富恪在京病逝.新浪网.2024-08-07

蒲富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4-08-07

蒲富恪院士年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2024-08-08

学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2024-08-08

物理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网.2024-08-08

中国物理学会磁学专业委员会.中科院物理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08-08

2000年大事记(2000年07—12月).广州大学党委办公室、校办公室.2024-08-08

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2024-08-08

在角落里潜心研究的蒲富恪院士.科学家故事数据库.2024-08-09

蒲富恪:守在“角落”里的理论追求者.科学家故事数据库.2024-08-09

成都百年名校寻访|成都七中.微信公众平台.2024-08-0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