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荆 :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2:34

蔓荆(学名:Vitex trifolia L.),又名:三叶蔓荆、水稔子、白叶。属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嫩枝四方形。掌状复叶,小叶卵形或长倒卵形,复总状花序顶生;花萼钟状,花冠淡紫色,果实球形,成熟后黑色。 花果期7~11月。

分布中国沿海各省和云南省印度日本菲律宾以至大洋洲北部也有。生于海拔300~1600m的江边、河边、村寨附近灌木丛中。

药用部位为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置阴凉干燥处贮藏。药用别名:蔓菁子、荆子、白背杨、白布荆。治感冒风热、神经性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痛;蔓荆的果实又可提取芳香油

由于拥有独特的药用价值,蔓荆存在潜在的经济效益,且其生产成本低, 经济效益高。

单叶蔓荆产业属于生态范畴的新型产业, 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宗旨。

形态特征

生活型

落叶灌木,罕为小乔木,高1.5-5米,有香味。

小枝四棱形,密生细柔毛。

通常三出复叶,有时在侧枝上可有单叶,叶柄长1-3厘米;小叶片卵形、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5-9厘米,宽1-3厘米,顶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绿色,无毛或被微柔毛,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侧脉约8对,两面稍隆起,小叶无柄或有时中间小叶基部下延成短柄

复总状花序顶生,长3-15厘米,花序梗密被灰白色绒毛,花萼钟形,顶端5浅裂,外面有绒毛;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长6-10毫米,外面及喉部有毛,花冠管内有较密的长柔毛,顶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间裂片较大;雄蕊4,伸出花冠外,子房无毛,密生腺点;花柱无毛,柱头2裂。

果实

核果近圆形,径约5毫米,成熟时黑色;果萼宿存,外被灰白色绒毛。

生长环境

多生于海滨、湖泽、江河的沙滩荒洲上;多栽培于靠近水源荒坡地、平原及溪边。

具有喜阳光、耐寒、耐碱、耐旱、怕涝的特性。适宜在土层疏松、排水良好的沙性土上生长。

生态习性

物候期: 花期4-8月;果期8-11月。

单叶蔓荆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及江西省鄱阳湖沿岸。单叶蔓荆分布范围相对广泛,纬度跨度范围在北纬12°~38°,分布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及热带季风气候。单叶蔓荆对各种气候的适应能力较强,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素为土壤环境,属于典型的海岸带种子植物区系。单叶蔓荆根、茎、叶组织结构可以提高植株的保水能力,同时根、茎的高木质化,可以起到加从而使单叶蔓荆能对沙质和盐碱环境产生高度的适应性。

地理分布

产中国福建、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印度越南菲律宾澳大利亚也有分布。生于平原、河滩、疏林、及村寨附近。

栽培技术

种植技术

蔓荆种植可用种子、插、分株等方法繁殖。一般以扦插繁殖为主。

种子繁殖

秋季摘取成熟的果实,用湿细砂拌匀(果实与细砂1:2),堆放在阴凉通风室内,翌年“清明节”至“谷雨”之间取出播种;

或播种前,选成熟果实在石板上搓去外皮,然后放到40℃左右的水中浸泡一昼夜,捞出稍晾,将种子撒于沟内荡平,上边用草覆盖。土质干旱,随即浇水,保持湿润,40天左右幼苗即可出土。

扦插繁殖

在“立秋”到“处暑”之间,选阴雨天(要求土地湿润),按行距90cm,株距60cm,挖18~21cm深的窝。选1~2年生单叶蔓荆枝条,剪成30cm左右长,斜立着埋于窝内填平踩实。

每窝栽2~3棵,深度以地下埋三分之二为宜。如遇天旱,应及时浇水,以利成活。

分株繁殖

春、夏季都可进行。春季在“清明节”前后,夏季在阴雨季节。将多年生老墩分出一部分,分株后带根栽在整好的地里。每墩栽2~3株。深度,行、株距与扦插法相同。

栽时每窝施土杂肥1~1.5kg,与土混匀,以利生长。春季栽培的,注意浇水,保持湿润,容易成活。

栽培管理

浇水方法

栽植当年要注意除草和干旱时浇水,若发现有死亡缺株现象应及时进行补植。蔓荆怕水淹,如地内积水,常会造成落花落果,影响产量。因此,在雨季要经常检查, 注意排除积水。

中耕除草

定植后的前两年,因尚未封行,尤其要注意中耕除草,宜分别在春季萌芽前、6月份和冬季落叶后各进行一次。冬季中耕除草要结合培土。

及时追肥

3月份以前每亩施腐熟堆肥约2000公斤作基肥。追肥一年施两次,第一次3月至4月中旬在树旁挖穴施入枯饼450克、复合肥50克,施后覆土盖紧。第二次在冬季修剪后结合培土防寒,施入腐熟的堆肥类农家肥。农家肥需加细土拌匀,堆于根际,每蔸施用农家肥2.5公斤。

保花保果

7月上旬,在蔓荆开花盛期喷施叶面肥,既有补充肥力的作用,又有保花保果的效果。每亩用尿素250克、磷酸二氢钾25克,兑水15公斤喷施。

主要变种

蔓荆(原变种)

落叶灌木,罕为小乔木,高1.5-5米,有香味;小枝四棱形,密生细柔毛。通常三出复叶,有时在侧枝上可有单叶,叶柄长1-3厘米;小叶片卵形、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5-9厘米,宽1-3厘米,顶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绿色,无毛或被微柔毛,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侧脉约8对,两面稍隆起,小叶无柄或有时中向小叶基部下延成短柄复总状花序顶生,长3-15厘米,花序梗密被灰白色绒毛;花萼钟形,顶端5浅裂,外面有绒毛;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长6-10毫米,外面及喉部有毛,花冠管内有较密的长柔毛,顶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间裂片较大;雄蕊4,伸出花冠外;子房无毛,密生腺点;花柱无毛,柱头2裂。核果近圆形,径约5毫米,成熟时黑色;果萼宿存,外被灰白色绒毛。花期7月,果期9-11月。

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生于平原、河滩、疏林及村赛附近,印度越南菲律宾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果实入药,治感冒、风热、神经性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痛,茎叶又可提取芳香油

异叶蔓荆

该变种主要特点:直立灌木。单叶,有时在同一枝条上有单叶和复叶共存。花期4-7月,果期9-11月。产广东、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

生于海拔300-1700米的山地路旁或林中。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太平洋诸岛也有分布。

单叶蔓荆

该变种主要特点:茎匍匐,节处常生不定根。单叶对生,叶片倒卵形或近圆形,顶端通常钝圆或有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长2.5-5厘米,宽1.5-3厘米。花和果实的形态特征同原变种。花期7-8月,果期8-10月。

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生于沙滩、海边及湖畔。日本、灵鹫山、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分布。

该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仅在营养器官上的差异,花果特征基本相似,原变种的叶型也不稳定,不完全3小叶,有时在侧枝上可有单叶存在;而该变种通过栽培后,发现茎基部着土可生不定根,而上部消失,根据这性状认为作为变种处理较为合适。

药用价值

蔓荆子

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可入药。其中药名为蔓蔓菁子,别名: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 主产于山东省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等省。 炮制方法为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置阴凉干燥处。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微寒;归膀胱、胃、肝经。

功效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主治风热感冒,头昏头痛,偏头痛,牙龈肿痛,目赤肿痛多泪,目睛内痛,昏暗不明,着痹拘挛。

蔓荆子叶

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叶可入药。其中药名为蔓荆子叶,别名:白背叶

性味归经

辛苦,微寒。

功效主治

活血化瘀药,祛风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

参考资料

蔓荆Vitextrifolia.植物智.2024-01-02

Vitex trifolia.植物智.2024-01-02

..2024-01-02

..2024-01-02

..2024-01-02

..2024-01-02

..2024-01-02

..2024-01-02

..2024-01-02

中药大辞典.中药大辞典.2024-01-02

iPlant.植物智.2024-01-02

Vitex trifolia var. subtrisecta.植物智.2024-01-02

Vitex trifolia var. simplicifolia.植物智.2024-01-0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