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带长卷叶蛾 :鳞翅目卷蛾科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22:30

该虫在浙江省和安徽每年发生4代,在四川省每年发生4~5代,在福建省广东省台湾省每年发生6代。以老熟幼虫在卷叶或杂草内越冬,在旬均温回升到12℃左右时开始活动。田间各世代明显重叠。

形态特征

成虫体暗褐色,雌虫体长8~10毫米,翅展25~30毫米,雄虫体长6~8毫米,翅展16~19毫米。头小,头顶有浓褐色鳞片,下唇须上翘至复眼前缘。

前翅暗褐色,近长方形,基部有黑褐色斑纹,从前缘中央前方斜向后缘中央后方,有一深褐色褐带,顶角亦常呈深褐色。后翅为淡黄色。

雌虫翅显著长过腹末。雄虫则仅能遮盖腹部,且前翅具宽而短的前缘折,静止时常向背面卷折。卵淡黄色,椭圆形,长径0.8~0.85毫米,横径0.55~0.65毫米。

卵常排列成鱼鳞状,上覆胶质薄膜,卵块椭圆形,长约8毫米,宽约6毫米。幼虫一龄幼虫体长1.2~1.6毫米,头黑色,前胸背板和前、中、后足深黄色。二龄幼虫体长2~3毫米,头部、前胸背板及三对胸足黑色,体黄绿色。三龄幼虫体长3~6毫米,形态色泽同二龄。

四龄幼虫体长7~10毫米,头深褐色,后足褐色,其余为黑色。五龄幼虫体长12~18毫米,头部深褐色,前胸背板黑色,体黄绿色。

六龄幼虫体长20~23毫米,体黄绿色,头部黑色或褐色,前胸背板黑色,头与前胸相接的地方有一较宽的白带。蛹雌蛹体长12~13毫米,雄蛹8~9毫米,均为黄褐色。第十腹节末端狭小,具8条卷丝状臀棘。

生物学特性及发生消长规律

第一代幼虫主要为害柑橘幼果,一龄主要在果实表皮上取食,二、三龄后钻人果内为害。被害果实常脱落,幼虫则转移到旁边的叶片上继续为害或随幼果一同落地。各地一代幼虫的发生期不同,在广东省为4~5月,在福州市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在浙江省为6月至7月上旬。第二代幼虫主要为害嫩芽或嫩叶,常吐丝将3~6片叶牵结成包,匿居其中为害。一龄幼虫多取食叶背,留下一层薄膜状叶表皮,不久该表皮破损成为穿孔。二龄末期后多在叶缘取食,被害叶多成穿孔或缺刻。到9月份柑橘果实将成熟有甜味时,幼虫又转而为害柑橘果实,造成大量落果。幼虫活动性较强,若遇惊扰,即迅速向后移动,吐丝下坠,不久后又沿丝向上卷动。幼虫有趋嫩习性,高温高湿的环境死亡率也高。幼虫化蛹于叶包内。成虫飞翔力不强,日间常停息于叶片上,活动都在晚问进行。有较强的趋光性,对糖、酒和醋等发酵物亦有趋性。我国已发现的褐带长卷叶蛾的天敌有寄生于卵的澳洲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寄生于幼虫的次生大腿蜂、广大腿蜂、黄长距茧蜂瓜绢螟绒茧蜂、颗粒体病毒HcGV,捕食幼虫的黄足蠼螋等。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柑橘园杂草、枯枝落叶,剪除带有越冬幼虫和蛹的枝叶。

(2)生长季节巡视果园时随时摘除卵块和蛹,捕捉幼虫和成虫。捉到的幼虫和卵等可集中放在寄生蜂羽化器内,以保护天敌。

(3)成虫盛发期在橘园中安装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每公顷可安装40瓦黑光灯3只)。也可用2份红糖、1份黄酒、1份醋和4份水配制成糖醋液诱杀。

(4)第一、二代成虫产卵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来防治,每代放蜂3~4次,间隔期5~7天,每公顷放蜂量为30万~40万头。

(5)幼果期和9月份前后如虫口密度较大,可用药防治,药剂有:100亿个/克青虫菌(Bt)1 000倍液加0.3%茶粕或0.2%洗衣粉、200亿个/克白僵菌3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1%阿维菌素(欧洲尘螨清、灭虫丁、爱力螨克等)乳油3 000~4 000倍液、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加0.2%洗衣粉、80%敌敌畏乳油800~l 000倍液、20%中西杀灭菊酯(戊菊)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

地理分布

在我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分布

危害作物

寄主除柑橘外,还有茶、荔枝、龙眼阳桃、梨、苹果、桃、李、石榴、梅、樱桃、核桃、枇杷、柿、栗、银杏等植物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