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0 22:4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矿冶系,是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在西北布局惟一学科门类齐全的冶金科学与金属材料加工类院(系),是中国主要的冶金科学教育基地之一。1994年,经原国家冶金工业部批准,在冶金系基础上成立了冶金工程学院。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含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金属材料冶金制备科学与工程、钢结构材料与工程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下含冶金物理化学、有色金属冶金、钢铁冶金、冶金热能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材料学、金属材料冶金制备科学与工程、钢结构材料与工程9个工学硕士点。

历史沿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建院初期师资队伍主要由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原北 京钢铁学院)、中南大学(原中南矿业学院)和重庆大学等冶金系统高校教师组成,汇聚了我国解放初期最早的一批冶金矿业方面的专家学者。1994年,经原国家冶金工业部批准,在冶金系基础上成立了冶金工程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建设

冶金工程学院从产-学-研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积极组织和支持广大教师开展各种科研工作。截止2014年累计完成科研项目达5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 项,省部级和横向科技项目 48 项,获科研经费512.4万元;通过省市鉴定验收的科技成果1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项。

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144余篇。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其中被SCI、EI等收录的达40余篇。申请专利22项。

研究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设有冶金工程研究所和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所。

科研成果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教学建设与成果

经过近50年的发展,冶金工程学院截止2014年博士点2个: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冶金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有工学硕士点6个: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加工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工程硕士招生领域3个:冶金工程、材料工程和矿业工程;本科专业4个: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其中冶金物理化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冶金工程专业与金属材料工程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及校级名牌专业。学院还在积极组织申报“钢铁冶金”和“冶金物理化学”两个博士点。建院(系)以来,先后有260余名专家学者在学院工作,包括许多我国冶金工业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

学院截止2014年在读研究生、本科生约109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43名,博士研究生21名。建院(系)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6000余名德才兼备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学院与国内冶金、材料加工、资源等行业1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企全面合作关系,建立了产学研高速发展网络,为冶金工业的高科技信息化奠定了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基础。

师资力量

学院截止2014年在职教职工90余人,教授2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37人。聘任兼职教授36名,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1名。现任教师中曾先后获得“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入选“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人员”,“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陕西省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多人次荣获宝钢教育奖励优秀教师奖、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截止2018年3月,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在职教职工113人,教授2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6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学者7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2人。聘任兼职教授36名,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1名。师资队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为100%,其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86.3%。现任教师先后获得"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 "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陕西省科技新星”,陕西省"三八红旗手","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陕西省巾帼标兵”等称号。多人次荣获宝钢教育奖励基金优秀教师奖、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所获荣誉

经过近50年的发展,学院科研能力逐年增强。先后承担国家“863”、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十余项,成果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80年代以来承担省部级重点项目、企业横向项目100余项,取得成果90余项,其中获省部级奖30余项,申报获得专利20余项,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校学生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有80余篇被SCI和EI收录;本科生获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学生屡次获得国家、学校和企业设立的各类奖学金特等奖一等奖。学院2004级本科生马燕星、2004级研究生王训宏、2007级研究生王文等3人先后获得宝钢教育奖励基金优秀学生特等奖,占学校获宝钢教育奖特等奖人数的四分之三;王训宏还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学院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欢迎,毕业生供不应求。

发展前景

学院学术氛围浓厚,先后组织了十余次国家级及省级学术会议,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有经常性的学术往来。学院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黄金协会的理事单位,是中国青年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材料研究青年委员会协会的理事单位,是陕西省金属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青科联理事长、陕西省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为参与国家和地方科技进步计划的制订及管理咨询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近几年以来,在全国高等学校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正确指导下,按照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有关标准,学院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不断充实师资队伍,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和教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正朝着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进。

组织机构

冶金工程学院直属学校领导,为二级管理机构。根据学校管理体制与冶金工程学院的发展需要,设院长一名,副院长四名,(其中一人兼任学院党委副书记),学院分党委设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根据学校的规定,冶金工程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院分党委发挥保证监督作用。院长负责学院的全面工作并负责学科建设工作,四名副院长分工负责本科教学、科研与实验室、行政人事、研究生教学和对外培训等工作。学院下设行政办公室(负责日常的行政工作),教学办公室(负责日常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科研和研究生教学办公室(负责日常研究生教学和科研项目管理等工作)、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教学辅助机构设有冶金工程学院资料室、冶金工程实验室、金属材料工程实验室、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室、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实验室、金相实验室。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学院还设有教学督导小组。学院还设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贵金属工程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古代冶金研究所等,以利于科研、教学与实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学院一级组织定期召开院务会议,研究决定重大问题,院务委员会由正、副院长、分党委正、副书记、行政秘书组成。日常工作由正副院长负责分工管理。

学院工会

冶金工程学院分工会截止2014年会员人数79人,自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截止2014年工会委员5名,下设有四个工会小组。

学院分工会始终把工会工作与学校、学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各项活动,逐步提高教职工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觉悟,积极参与校务、院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积极参与重大改革措施的讨论,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分工会在维护职能方面,倾听和反映群众意见,为群众说话办事,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分工会不断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培养和提高工会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服务意识,形成了一支工会积极分子队伍,保证了工会整体工作顺利开展。

学院分工会伴随着学院的发展而发展,分工会工作已成为学院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我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分工会在学校、学院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工作任务也更加艰巨。在新的形势下,分工会将以新的姿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不断加强民主管理、民主建设工作,积极围绕学校、学院中心工作开展活动。有信心、有能力在校工会和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在广大教职工的支持下,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