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生活中的真相 :话语生活中的真相

更新时间:2024-09-20 23:36

《话语生活中的真相》是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0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学昕

正文

作 者:张学昕 著

出 版 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2009-10-1

印刷时间: 2009-10-1

书号:         9787807623892

定价:         29.00元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的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自选集。书中主要收入了作者今年撰写的关于小说创作理论、小说思潮、小说文体研究、苏童研究以及他与作家、学者、诗人的对话等文章二十余篇。其中关于小说创作的唯美、文体等问题的思考深入、精到,给人以启发;他关于苏童的一组文字,呈现出他“追踪”著名作家的独特研究视野、眼光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关于贾平凹、格非李洱等作家的阐释与评论细腻入微,看得出其中追求激情与学理的路数;而他与苏童、李欧梵欧阳江河阎连科等作家、学者和诗人的对话,则显示他“走进作家、走进作品”的批评理路,以及从事文学批评的信心、气魄和包容性、建设性姿态。

述评:我相信,真正的文学应当是作家用心灵将存在“磨砺出耀眼的火光”,并以一种魔法般的力量将这神奇的光亮藏匿于词语密林之中。而有理想的文学批评,就应当是通过寻找到一条隐秘的途径,把对象从藏身之处解脱出来,用文学的诗意照亮黑暗。在这个意义上,《话语生活中的真相》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批评家张学昕个性化的灵魂在闪耀着神奇光亮的作品中的冒险与奇遇,在这一过程中,他既诉诸深刻智性的情感,又不为文本的魔力所覆盖,既从文本出发,又能在获得文化支撑的基础上超越文本,于是,他的文学批评穿越了词语密林的小径,以心灵对文学的真切感悟抵达文本的灵魂。

张学昕曾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阐释批评如何努力抵达文本的内核。他描述说,解读一个文本就好比寻找一座桥的核心或灵魂,对于爆破手而言,桥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引爆,但每个点却只能引爆桥体的某个局部。若想在一次引爆中完成对桥的整体性爆破,就必须寻找到桥的重心和关键。好的批评家就应该在作品中努力寻找这唯一的“爆发点”,那才是文本的真正隐秘所在。也就是说,只有寻找到准确的视角,才能破解文本的堂奥。这样,批评文章也才会触及文本的“心脏”和灵魂。由此,在《话语生活中的真相》中,我们看到张学昕诸多的批评文字,都选择合理的视角深入到作品肌理去透视“灵魂”。于是,他穿越《秦腔》“密实的流年似的叙写表象”,认定这是“一部真正回到生活原点的小说”。在《人面桃花》中,通过解读“人面”和“桃花”这两个核心意象,他发现,整个小说都是在这两个意象控制的叙事线索下表达对世界“复杂性”与“不可解释性”的探寻。他还指出:李洱的知识分子叙事隐秘是“知识分子无法真正融入当代现实环境的困窘与焦虑”;而里程通过《穿旗袍的姨妈》表现着“近半个世纪的苍凉和动荡在一个人内心的投影”;阿来短篇小说的灵动性与生动性就潜藏在“朴拙的诗意”美学中。此外,他还透过诗人语言的魔法,寻找麦城诗歌具象和抽象之间的隐秘通道;梳理小说精微的细节,发现戴来是“通过想象去触摸现实中的永远也许无法打开的某种存在的‘纽结’”。书中所涉及的作家作品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以及批评笔调与风格之多样化,都表明张学昕作为一名优秀批评家所具备的那种精神的柔韧性,这种“柔韧”而不“僵硬”的批评姿态,就在于他能够非常精准地把握住了作品的“七寸”,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杂中敏锐捕捉到文本中关键性的审美信息,牢牢把握住点亮文本意义的“灯绳”,以一种沉实的审美判断力把握文本丰富而深的内蕴。

当“作者已死”的说法随着后现代的解构思潮风靡全球的时候,张学昕却坚持着“文如其人”的古典标准。在他看来,只有洞悉作家写作旅程才能打通与作家的精神联系,才能触摸到文学真正的血脉。这一见解并非“复古”,也非有意抗拒“流俗”,而是反映出一个经验丰富的批评家对于批评实践的真知灼见。因为文学作品既是作家根据现实生活进行的创作,更是作家自我灵魂的披露、精神的历险,意识的纯粹体现。因此,批评家只有对作家潜藏在作品中的意识行为给予特别的关注,通过努力追寻作家深层的内在体验,以及作为初始经验、写作发生的叙事根源,才能够洞悉作家表现存在世界和人性时的幽微。在张学昕的批评中,不仅文本细读体现着这一批评标准,而且在他与几位作家的对话中,更显示出一位批评家对于作家创作的文化追索以及创作心理的探求。在与苏童阎连科欧阳江河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张学昕对于作家创作发生、叙事策略的深入体察,对于文体、结构、语言等文学本体问题的悉心叩问,而这种思想碰撞无疑为索解写作的奥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应该说,张学昕文学批评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还是有关苏童的文字。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他对苏童一直进行“跟踪式”的研究。这种持续的关注,不仅来自他对于苏童小说的喜爱,更来自于他与苏童作为同一代人的性情契合与精神同构。事实上,只有批评家在慷慨的赞叹与认同中与作家精神历程发生遇合,才有可能真正找寻到打开艺术迷宫的钥匙。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也才能发生。张学昕曾坦言,像苏童“陷”在苏州市那条老街一样,他也深“陷”在苏童的文学世界里。然而作为批评家,他清醒这种“陷”虽然是一个从事文学评论的人激情和真诚的投入,但要进入更高级更严谨的学术层面,就必须拉开与研究对象的距离,要从容地“拔”出来。因此,在有关苏童的批评文章里,我们看到了“陷”与“拔”两种方向相反的“动作”所制造的“平衡”:一方面,以水汽充盈的诗性语言对文本细节充满了感同身受的“贴近”,另一方面则以理性冷静的“凝视”将其“推远”,以期获得对于文本内涵更为宏阔的学理洞察。也正是对苏童作品的深入解读,使得批评家与作家实现了精神的相遇,并获得了对自己灵魂的审视和精神的自我确认。

真正的文学批评,理应能够引领读者突破世俗的常规,经由历史的、美学的通道走近作家、走进文本,唤醒心灵向文本深处靠近或抵达。无疑,张学昕的批评正以深邃与灵动的批评话语,阐发着作品所蕴含的幽微,演绎着本色的艺术精神之舞,以轻盈与厚重的批评风格探究文学的美学奥秘,在一个个文学个案的分析中,将我们带入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文学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话语生活中的真相》应该是一本值得我们重读的批评文本。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