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惠民 :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新时间:2024-09-21 05:09

谢惠民,1939年12月生,江苏省常州市人,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1982年5月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授予的第一批18位博士之一。

苏州大学数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习经历

1957年毕业于上海市育才中学

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

1962-1973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在复旦大学工作期间,他在金福临和李训经两位先生的指导下学习稳定性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

1978年考取中科院数学所的研究生,师从著名数学家关肇直先生学习控制论;

1982年5月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授予的第一批18位博士之一。

工作经历

1973-1978年在无锡市江宁机械厂任情报员和计算机管理员;

1981年11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和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并留所工作;

1983年9月至今在苏州大学数学系工作,1987-1991年任数学系系主任,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成为博士生导师,曾到美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作学术访问。

他长期在高校从事教学,没有间断过对本科生的授课,非常重视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质量。在他担任系主任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他所讲授过的本科课程有: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高等代数、稳定性和定性引论、最优化引论、运筹学、泛函分析、数学史等。

研究方向

1980年后从事控制论、非线性振动、动力系统的语法复杂性、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成就

文化革命前在复旦学报和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上发表论文5 篇,其中一篇论文推翻了列夫·庞特里亚金等人的经典著作《最佳过程的数学理论》中关于带有参数的最佳控制问题一节的主要结果;

文革期间在工厂编译了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论文集,并将数值积分算法用于超声流量计的设计。

参加了国家"八五"和"九五"攀登项目"非线性科学"和国家973 项目"非线性科学中的若干前沿问题"的研究工作,是"符号序列的复杂性分析"课题组的组长。

他在隐马尔可夫模型方面的三次报告对于从水稻的脱氧核糖核酸 序列中寻找基因的软件编制提供了数学上的帮助。他在以上所提到的领域中共发表论文60 余篇。

曾经获得的主要荣誉和称号有

1991年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1991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992 年获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获得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曾宪梓二等奖

1994年评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7年评为苏州市"优秀知识分子";

2007年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09 年因在元胞自动机的语法复杂性方面的工作获得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的1979-2009 系统科学最佳论文奖.

他是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的苏州大学数学分析与习题课的负责人。

2009年,由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在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立项建设的国家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个人作品

出版专著3 本:

(1) 绝对稳定性理论与应用(科学出版社, 1986);

(2) 复杂性与动力系统(上海科教出版社, 1994);

(3) Grammatical Complexity and One-Dimensional Dynamical Systems(World Scienti¯c, Singapore, 1996).

在文化革命前编写的教材有常微分方程、稳定性和定性引论,近年来编写的教材有数学分析和数学史选讲。

参与编写的有《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上下册(高教社, 2003) 和《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学习指引》(其第一册已于201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