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图拉镇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下辖镇

更新时间:2023-08-15 17:00

赛图拉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康克尔柯尔克孜族乡南部,地处喀喇昆仑山脉中部,三十里营房以北到康西瓦之间的喀拉喀什河河岸,海拔3700米,属高原边境镇,拥有行政面积8250平方公里,距皮山县城434公里。赛图拉镇于2010年5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正式成立。镇政府设在新藏线新藏公路364公里处,国(边)境线长28公里。\u2028

赛图拉镇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玉石矿、铜矿铁矿锡矿等,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有赛图拉遗址、烈士陵园、神仙湾哨卡等。特色食品有和田玉枣科克铁热克葡萄、和田石榴、特级昆仑雪菊及新疆核桃等。

历史沿革

传说

“赛图拉”为维吾尔语,意为“殉教者”,其名源于在赛图拉哨所附近一座山顶平台的一座古墓,古墓埋葬着一位宗教人士,他以生命殉道,故有此名。

清朝

赛图拉是丝绸之路的南方交通线,可直达印度,晚清时是中原地区通往国外最靠近边境的居民区,左宗棠在1875~1877年平定新疆后,接到南疆军民报警,云英军侵略中国,进入中国内地并占据赛图拉等,就特别组织了清军敢死队前往边境赛图拉处,骑着骆驼、马匹,带着粮草,历尽艰难,跋涉一月,艰难来到了如今的赛图拉,赶走了英国殖民军,并迅速与当时群众联手,拉土运石,建立了军事哨卡,这里成了当时政府最高海拔驻兵点,是中国最西边境的防御大本营,承担着西部边关八百多公里的喀喇昆仑山脉的守防任务,由此清朝政府就在赛图拉、克里阳卡和麻扎达拉设卡。组建了赛图拉哨所,并以赛图拉为大本营,分设许多分卡,官兵开始巡视南北长达八百里的边境线。

民国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根据地区自治和建设运动方针,赛图拉设治局,成立边卡队,1937年10月至1942年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边卡部队是1个团,辖3个骑兵连。赛图拉卡、康西瓦卡、苏盖提卡、哈拉赛卡各有1个排(30~40人)设防并沿边巡逻,以上各卡一直延续到解放前,负责800里边防。

解放后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第五师第十五团特务连进驻赛图拉,解放后,驻军把赛图拉哨所向东移动了三十里,原来的赛图拉哨所废弃,移动后的哨所地点为三十里营房。2010年,以三十里营房为基础,5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正式成立赛图拉镇;镇政府设在新藏线新藏公路364公里处,国(边)境线长28公里。是一个典型的由军事营区发展起来的边境小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10月,赛图拉镇下辖1个行政村:色日克克尔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赛图拉镇地处皮山县县城南部,东与和田县相毗邻,南与印度控制克什米尔相连,西与喀什地区叶城县相接,北与康克尔乡接壤;人民政府设在新藏线219国道364公里处,距皮山县城434公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9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4.6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825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赛图拉镇地处喀喇昆仑山区中部,地势以山地为主,海拔3500米以下为荒漠一山地棕漠土带,海拔3500—4200米为山地荒漠草原一山地棕钙土带,4200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化草原和干草原—高山草原土带。

气候特征

赛图拉镇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光照资源丰富,降雨少,日照长,多大风,春旱频繁;多年平均气温12.5℃,1月平均气温-5.0℃,7月平均气温25.3℃,极端最高气温41.6℃。

水文

喀拉喀什河流经赛图拉镇境内,为季节河,河流总长度约130千米,年径流量约2.8亿立方米。

自然灾害

赛图拉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沙尘暴、洪水、风灾、低温、霜冻等;沙尘暴、风灾、低温、霜冻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洪水多发生在5—9月;最严重一次发生在2009年,冲毁道路,造成经济损失100余万。

自然资源

赛图拉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玉、铁、铜、锡、锰、金、、铅、锌等44个矿种,集中分布在喀拉喀什河北部;玉矿主要分布于新藏国道线一带;铁矿锡矿等主要分布于喀喇昆仑山脉周围。

人口民族

全镇现有常住农业人口84户333人,主要为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等,有驻地部队6个(正团级)约2000余人,2011年末,辖区户籍总人口336人,有流动人口290余人,其中城镇人口44人,城镇化率13.49%。总人口中,男性166人,占49%,女性170人,占51%;18岁以下104人,占30.96%,18岁—60岁以上180人,占53.57%,60岁以上52人,占15.47%;2011年,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长率5.6‰。

截至2018年末,赛图拉镇有户籍人口664人。

经济

畜牧业

赛图拉镇以畜牧业为主,草场面积38万亩,可利用草原而积36.4万亩,饲草料种植面积8466亩;2011年,牲畜8058头只。

截至2011年末,赛图拉镇林木覆盖率12.8%。

商业外贸

2011年末,赛图拉镇有个体工商户35家,职工300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69万元。

社会

社会保障

2011年,赛图拉镇有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5户,人数62人。

基础设施

2013年,皮山县县财政和三峡投资共340万元(县财政支出的边境试点资金200万,三峡集团投资140万)为赛图拉镇修建了55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2016年7月,三峡集团又投资200万元,将赛图拉镇太阳能发电站增幅到85千瓦,续增30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

交通

赛图拉镇已形成由公路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新藏公路过境,境内长70千米。

文化

地名由来

赛图拉,维吾尔语,意为殉教者。因源于赛图拉哨所附近山顶平台一座古墓,埋葬着古代信奉伊斯兰教者,故名。

旅游

景点

赛图拉镇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有赛图拉遗址、烈士陵园、神仙湾哨卡等。

赛图拉哨所遗址

1875~1877年,左宗棠平定新疆后艰难来到了如今的赛图拉,赶走了英国殖民军,建立了军事哨卡。赛图拉哨所三面环水,一面是高达十余米的断壁,设有四合院营房,一座警楼,楼是六边形,高达数米,平面面积约6~7平方米,墙壁上多处射击孔,位置险要,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赛图拉设治局,成立边卡队,人数增至100人,在卡拉(胡鲁木山口)修筑堡垒。1933~1937年,守卡兵力增至200人。1937年10月至1942年,在明立克下、阿吉栏干、阿克赛钦地区、林济塘设有隐蔽粮草站。据国军老兵说,民国时期哨所取暖用的是牛粪火,哪有什么火炉子,哨所只有一个煤油灯,没有电,吃得最好的只能是玉米面糊糊,有时连这也吃不上。天冷时,哨所官兵都紧紧挤在一起,互相用身体取暖,天天盼着来个人说话,但天天看到的是雪山。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第五师第十五团特务连进驻赛图拉,守防的中国国民党官兵以为国军换防的来了,哭喊着埋怨:三年了,怎么才来?怎么又换装了?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有关史料记载:“1950年3月,第二军第四师第十一团一部进驻通往印度巴基斯坦之要地巴扎大拉,第五师第十五团一部进驻通往印度之要地赛图拉”。新中国成立后,赛图拉哨所被废弃,向边境线移动三十里,现在称之为三十里营房,亦是赛图拉镇的所在地。

康西瓦烈士陵园

康西瓦位于喀喇昆仑山脉腹地,距皮山县520公里、距赛图拉镇70公里、海拔4280米。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作战时为新疆、南疆两级军区前线指挥所。康西瓦烈士陵园就矗立在康西瓦前指对面的半山坡上。中印自卫反击作战以来,有100多位烈士长眠在这里,化作了共和国西部边关的巍巍山脉。

神仙湾哨卡

神仙湾是因哨所而命名的地形点。神仙湾哨所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中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赛图拉镇境内。这里的平均海拔为5380米,年平均气温低于零度,昼夜最大温差30多度,冬季长达6个多月,一年里17米/秒以上大风天占了一半,空气中的氧含量不到平地的45%,而紫外线强度却高出50%。这里是不折不扣的“高原上的高原”,被医学专家称为“生命禁区”。一代代神仙湾人在这里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谱写着一曲曲边防军人卫国戍边的赞歌。1982年,中央军委授予神仙湾哨所喀喇昆仑山脉钢铁哨卡”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