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参事

更新时间:2024-09-20 15:36

赵毅,生于1896年,别名赵炀若,字王希坚。1896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县子乡唐家堡子村,祖籍山东省掖县(即今莱州市)。1967年11月7日,赵毅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1979年末,经中共中央批准,将其骨灰盒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基本介绍

(1896-1967年),别名赵炀若,字希坚。1896年出生于灯塔县铧子乡唐家堡子村,祖籍山东省掖县(即今山东省莱州市)。

赵毅自幼家境贫寒,在本村初级小学肆业后,又考取了沈阳市两级师范学校)原南关师范),后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炮兵科。1922年被分配到锦州陆军27师炮兵27团任少尉排长。1927年12月调至吉林15师任少校参谋,后为营长、补充旅57团团长、22旅旅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赵毅举兵抗日。1932年2月7日拂晓,驻守双城区的东北军第22旅官兵在旅长赵毅率领下,将进犯双城的华北治安军一举击溃,缴获枪支500多支,俘敌官兵700余人。日军于当晚8时前往增援,被事先埋伏的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二十二旅从三面发起攻击,打死打伤日军数百人。

1932年7日,赵毅任古北口警备司令,后任陆军120师参谋长。1934年10月,任陆军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中将师长。在此期间,赵毅曾先后参加了古北口石城,热河省等地的抗日斗争。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一致抗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赵毅追随张学良,并接受张学良的秘密委托到上海市与中国共产党代表刘鼎见面,于1936年3月,一同回到西安市,为“西安事变”作准备工作。赵毅直接参加西安事变,并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主张。

1937年“七七事变”后,赵毅任陆军109师师长,1939年任77军副军长。在此期间,他参加了淞沪会战,抗击日本侵略者。1944年任三十二军副军长。1946年4月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国国民党方面代表。此后,赵毅曾先后任国民党浙江省辽宁省政府委员兼保安司令。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进入高潮。当时任国民党国防部东北军法执行分监部主任的赵毅积极参与策划沈阳守军起义工作,并被推举为与解放军洽商停战起义的代表。经过多次谈判,驻守在沈阳市的国民党部队终于在1948年11月2日在国民党53军副军长赵国屏、130师师长王理寰率领下放下武器,沈阳得到了和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毅担任内务部参事,在此期间,他十分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怀念在台湾和海外的原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将领。

1967年11月7日,赵毅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1979年末,经中共中央批准,将其骨灰盒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