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铁骑 :明朝李成梁父子麾下的部队

更新时间:2024-09-21 08:32

辽东铁骑是明末清初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三大精锐部队之一(另外两个是关宁铁骑、东江登莱新军),由辽东总兵李成梁父子率领。

基本信息

辽东铁骑指的是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父子麾下的部队,李姓一门擅长骑兵突袭,麾下最精锐的部队为李家家将骑兵队,人数约三千,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征服蒙古土蛮部和万历壬辰卫国战争中战无不胜,还多次平定女真各部落的叛乱,女真叛乱首领王杲和努尔哈赤的父、祖皆死于辽东精骑刀下。但是在李如松战死之后,李家再无良将能加以统领,所以在萨尔浒等战争中没有多大建树,逐渐瓦解。网传所谓袁崇焕训练关宁铁骑,实属虚构,与辽东铁骑没有任何关系。

详细记载

铁骑装备

网络上的辽东铁骑标准配备为:“三眼神”,柄长约四尺五寸,共有三个枪管,各长一尺五寸,枪头突出,围柄而排,有准星,以燧石击锤点火的方式发射,枪管可旋转,一个枪管击发后下一个枪管自动转到点火位置,轮流发射,平射距离可达40至50丈。全枪由纯铁打造,重约15斤。子弹也不是如今已普遍采用的铜壳定装弹,而是类似于佛朗机子母铳的子铳那种的达姆弹,内装发射药,掺有铁砂铅丸。子弹发射完毕后,亦可作为近战武器。(很好使的郎平)。

三眼铳,口径一般都有15-20毫米,相对一尺五寸的长度来说,身管长度并不高,因此精度、射程和威力均差强人意。戚继光就曾如此评价:“(快枪)远不及鸟铳(射程不如鸟铳),又手夹铳后,又必手发(手执火源点火),远近高下势不由人(精度差)。然北军惯习之,一铳入二、三子(超量装填,难怪容易炸膛),放毕当锤击之,不可变。”可见戚继光对三眼铳很不感冒,他手下的火枪骑兵使用的都是被誉为“(鸟铳)能及远(射程远),又多中(精度高),又能透甲(威力大),为马上步下第一利器”的鸟铳。北方骑兵使用三眼铳多是因为鸟铳装填繁琐,又不能近战(戚继光的火枪兵都配备了七尺长的大太刀,靠野太刀冲锋肉搏的),大概与北方人性子急躁有关。辽东铁骑的骑兵或许有很少一部分人配备了三眼铳,但这种原始的火器与满蒙人的强弓重箭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能惊吓马匹算是一种特殊用途。从明代辽东铁骑在朝鲜作战的记录来看,辽东铁骑大部分只配备了弓箭腰刀,操纵火炮、神机箭、佛朗机、鸟铳等武器都是征调的南军炮手。比如李成梁进攻努尔哈赤外公王杲时的炮手就是万历朝著名的南方将领沈有容,攻击平壤时的炮手和鸟铳手均隶属于南兵而非其嫡系的辽东军。

选拔家丁

晚明辽东由于军队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十分低下,李成梁镇守辽东后,针对虏强我弱的实际情况,“乃大修戎备,甄拔将校,收招四方健儿,给以厚,用为选锋。军声始振。”

“辽总督孙、辽东巡抚李化龙山东省巡按宋兴祖会议。辽东大小将领,旧有家丁多至百余,少亦不下三四十。每遇征战,家丁当先。有支双粮者,皆顶逃故军粮,不烦经费。自阅视裁减,而冲锋破敌之士皆鸟散别镇,辽兵遂不能战。议将守备备御仍止十名。凡副总参游系辽东人准五十名上下,系关西人准百名上下。若李如梅赵梦麟等不妨多养。先报各道查实,仍解抚镇试验。骁健善射者,日食双粮,给与官马行粮犒赏操练。其脆弱不堪即行革退。户部覆请。从之。”

正是因为建立了一支由家丁组成“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军队,一改辽东旧军队的面貌,战斗力极强。李成梁父子依靠这支家丁队伍御虏防夷,建功立业于辽东边疆。《明史·李成梁传》记载:“成梁诸战功率藉健儿。其后健儿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辈皆富贵,拥专城。”

《明神宗实录》记载:“兵部奏御土蛮犯铁岭镇西等堡功次。言李成梁督各路兵马,奋勇出边,与贼力战,获虏首五十七颗,马二百七匹,被伤家丁一十七名,射死官马七十七匹。成梁又差家丁出境哨探,获虏首一颗,马一百匹。赐总督刘应节银币,巡抚张学颜升俸一级,李成梁升实职二级。兵备王之弼、贺溱等各赏有差。”

李成梁的武功是以家丁伤亡为代价换来的。一将成名万骨枯。

《明史·李成梁传》记载:“十七年(万历十七年,1589)三月,敌犯义州,复入太平堡,把总朱永寿等一军尽没。九月,脑毛大合白洪大、长昂三万骑复犯平虏堡,备御李有年、把总冯文升皆战死,成梁选锋没者数百人。敌大掠沈阳蒲河、榆林市,八日始去。”

家丁为李成梁征战殒命,换来了李姓父子功成名就。当然李氏父子也厚待家丁,家丁的待遇和地位都优越于旧军队,所以尽管有牺牲,仍能前赴后继。继续为增加李氏父子的功名利禄效死力。、“如果年力骁健骑射颇优,每名每月准食双粮银八钱,年支赏银八钱七分五厘。”

《明史·李成梁传》记载:“始成梁、如松为将,厚畜健儿,故所向克捷。”

“凡所育健儿,恣其所好,凡衣服饮食子女第宅及呼庐狭邪之类,俱曲以济之,有无必予,但令杀虏建功而已。⋯⋯故人皆乐为之用,此李姓功名所由盛也。”

“兵部负责巡视京营兵科左给事中林景等条上事宜。立选锋以倡勇敢。京营家丁目为副将私人。一有名缺竟相营补。且俱拥护各将,不隶营操,实为徒设。请于家丁营军中,选其骁而善射者,名日选锋,务足四千八百人。六副将仍各与三百名,十钱兵营各三百名。月给双粮而革家丁名色。皆报可。

《明史·李成梁传》记载镇守辽东后:“成梁乃大修戎备,甄拔将校,收召四方健儿,给以厚饩,用为选锋。军声始振。”。

李成梁就是靠由亲兵家丁组成的“李家军”,由兄弟子侄组成的“李家将”实现自己的军事理念,建功立业于辽东桑梓。

军纪严明

李成梁治军甚严。万历二年(1574)讨王之战“李将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严,毋敢逗留弗前者”。。此战明军奋勇向前,大获全胜。万历八年(1580)征王兀堂之战“敢逗留不进者,斩首以徇三军。⋯⋯李成梁益严军令”。

明军获得大捷,王兀堂由此不振。这一切都说明辽东铁骑在李成梁的严明治军下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

战法多变

辽东总兵李成梁,多年的军事戍边实践,无数的战场生死磨难,逐渐地摸索总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系统实用的作战思想。

遇敌作战李成梁非常讲究战略战术:“战有堵截,有捣巢。虏入犯,或大举,或零。而与(搏)战者,名日堵截。虏不入犯而我出剿者,名日捣巢。

巡抚辽东右佥都御史张学颜条奏修边堡预防守。其驰禁谓制度之策。自战守涉,惟捣巢赶马可以资养军丁。而牵犬羊内顾之心。近以西虏通贡互市,暂议禁止,遂馥虏敢入,而我不敢出,甚为失计。臣请亟弛其禁,如虏贼临边驻牧,听将领提兵袭击。篇功如例升赏。其议抚赏,谓虏酋频年乞赏,守臣未有定议。臣以为赏之则其欲无厌。之则其患甚速。如开原、广宁县之虏,有时入市,有时入犯,安能识其面貌,辨其顺逆。然而行之百年不罢者,藉其传报。稍有足凭互市,交相为利耳。臣谓虏来求市,宜令宁前亦如广宁例赏之,不必拒绝。如或诡言互市,而实聚众入掠者,即整兵固守。不复与通。部臣覆奏。诏允行之。““惟捣巢赶马可以资养军丁。而牵犬羊内顾之心。”充分反映出李成梁“进攻型”将领的作战特点。

辽东铁骑的战术进攻包括奇袭、偷袭、突袭、奔袭、夜战等具体“捣巢”战术。有时采用单一战术,有时是多种战术复合使用。具体使用那种战术将由前线指挥的将领因地制宜决策。

第一,奇袭。

“先是,十月间土蛮聚众声言入犯,至十一月朔,贼精兵五六百骑。营旧辽阳北河。去边二百余里。成梁亲赴镇远堡防剿。仍调参游马敬涵、唐朴等合营。甲申,成梁哨见前贼,料其必俟众集大举,不如先伐其谋。乃夜发伏兵,约黎明突冲贼垒,起火为号,至期火起,成梁统兵趣应,贼遂大奔。兵部奏言,是役斩首不过二十余级,获马不过二百余匹,然掩其不备,出奇袭击,先发制人,为功实多。”。李成梁深谙孙子兵法“上兵伐谋”的道理。隆庆六年(1572)十一月的辽河之战,这是一次成功的奇袭战例。虽然斩获不多但是是战术运用非常得当。当然也运用了长途奔袭、夜战等多种战术。

第二,奔袭。是指李成梁率军远离大本营长途行军百里以上实行奔袭战术的“捣巢”作战。

“十四年二月,土蛮部长一克灰正纠把兔儿、炒花、花大等三万骑,约土蛮诸子共驰辽阳市挟赏。成梁侦得田’’之,率副将杨,参将李宁、李兴、贝。孙守廉以轻骑出镇边堡。伏夜行二百余里,至可可母林。大风雷,敌不觉。既至,风日晴朗,敌大惊,发矢如雨。将士冒死陷阵,获首功九百,斩其长二十四人。”

第三,夜战。

善于利用自然界的天候条件夜战,这也是李成梁作战的一个特点。体现了古代兵器时代军事家难能可贵之处。

1572年11月的辽河之战,李成梁“乃夜发伏兵”奇袭土蛮营,就是夜战的典型战例。

当然,制度也保证了“捣巢”战术的运用。保证了李成梁的“武功之盛”。造就出“进攻型”的将领。“儿战守。(嘉靖)二十一年议准。今后贼果深入,声势猖,方许合兵捣巢,制其内顾。若寻常无事之时,止照旧施行。凡防边功罪。(嘉靖)四十三年题准。各处大小将领官军,果能捣巢邀击,获有奇功,不次升。斩有首级,照例升赏。如果深入虏营,冲锋陷阵,致有损伤,不坐将领之罪,止出格优恤死事之人,以示激劝。”

历史评价

辽东铁骑之所以能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力克蒙古、女真的铁骑劲旅是靠着以下两点:

1、舍得花钱。“成梁诸战功率藉健儿。其后健儿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辈皆富贵,拥专城。”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然而家将们有钱了之后也变得“暮气难振”了。

2、亲自冲锋。李姓一门向来都是亲自带头冲锋的,所以手下不敢不玩命。在战法上,李氏一族也十分类似蒙古族:“及战多用铁骑,列为横阵,发弓矢冲贼,若贼阵不动,则缓缓退之再冲。十数次之后,坚阵无有不溃者。”可见辽东铁骑如同蒙古骑兵一样,是弓骑兵,而非火枪骑兵

参考资料

豪横的李成梁和他的辽东铁骑_腾讯新闻.豪横的李成梁和他的辽东铁骑_腾讯新闻.2021-07-2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