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少尹序 :韩愈作品

更新时间:2024-09-20 12:17

《送杨少尹序》是唐朝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赠序。文章开篇略述汉朝疏广疏受因年老辞官回乡时朝野送行的盛况,借以烘托杨巨源令人景仰的美好才德,并进一步想象他离京时朝野送别的情形,赞扬其功成身退,不恋名利的节操。全文意含蓄而文辞流畅,抑扬婉转。

作品原文

送杨少尹序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

然吾闻杨侯之去,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其在斯人欤?

注释译文

注释

1.杨少尹:名巨源,蒲州(今永济市)人。

2.疏广、受:即疏广、疏受西汉人。疏广为太傅,其侄疏受为少傅。年老同时辞官,百官盛会欢送,封建时代传为美谈。

3.设供张:即设供帐,陈设帐度举行酒宴。

4.祖道:饯行。

5.汉史:指《汉书》。

6.国子司业:国子监的司业。国子:唐朝最高学府;司业:学官,是国子监的副职。

7.忝(tiǎn):有愧于。谦词。

8.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以示成年。

9.举:通过科举考试。

10.法:仿效。

11.没:通“殁”,死。

译文

古时候疏广疏受叔侄二人,因为年老,同一天辞掉职位离去。当时,朝廷中的公卿摆设宴席,在京都门外为他们饯行,车驾有数百辆之多;道路上旁观的,有很多人为之感叹并流下了眼泪,无不称赞他们贤明。汉朝的史书既记载了他们的事迹,而后世擅长绘画的人,又画下了他们的形象,到今天依然光彩照人,清清楚楚的仿佛是前不久发生的事情。

国子监司业杨巨源,正以他善于写诗来教育学生,一旦到了七十岁,也禀白丞相离职回归他的故乡。世上常说古时的人和现今的人是不能并论的,而今杨巨源与疏氏二人,他们的思想难道有什么差异吗?

我攀附于公卿之末,恰逢生病不能出去送行。不知道杨少尹走的时候,都城门外送行的有多少人?车有多少辆?马有多少匹?道边的旁观者,也有为他的行为感叹,知道他是贤者的,还是没有呢?而史官能不能铺张渲染他的事迹,写成传记以做为疏氏二人的事迹的继续呢?不会冷落寂寞吧?我看到现在世上没有擅长绘画的,而画还是不画,也就不必考虑了!

然而我听说杨侯的辞归,丞相中有敬重而怜惜他的,奏明皇上任命他为其故乡河中府的少尹,以便不断绝他的俸禄;又亲自写诗来慰勉他。京城中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来应和。又不知道古时候疏氏二人的归乡,有这样的事吗?古人与今人相同还是不同,不得而知啊!

中古以后的士大夫,往往依靠官俸来养家,罢官之后就无归宿之处。杨侯刚成年,便在他的家乡被荐举,参加了《鹿鸣》宴而来到朝廷的。现在回到故乡,指着乡间的树说:“那些树是我的先人种的。”“那条溪流,那座山丘,是我小时候钓鱼、游戏的地方。”故乡的人没有不对他表示敬意的,人们告诫子孙要以杨侯不舍弃故土的美德做为榜样。古人所谓“乡先生”,逝去之后能够在乡里社庙中享受祭祀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

创作背景

杨君巨源是贞元五年进士,有诗名,官国子司业,年满七十,即告老归乡。作者对此极为赞赏,于是作序相送,意在张扬其事,以振古风。

作品鉴赏

赏析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汉朝二疏年老辞位的典故,处处为后文的对照设伏。疏氏权侄的事迹无疑是很多的,但作者只突出了两点:一是年老及时告退;二是其行动得到了人们的充分理解和肯定,不仅送行场面热烈,连路旁的观众也共盲其贤,汉史既传其事,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所以至今照人耳目。

第二、三、四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从与二疏对比的角度写杨君告老归乡。先肯定其同,再展示其异。杨君和二疏一样,也是年满七十,即主动求归,这是二者相同之处。作者首先肯定其同,不仅是为了提高杨君的地位,突出他归乡的意义,而且也是为了批驳“古今人不相及”这个当时颇为流行的错误观点。作者是一个儒家道统论者,并以道统的继承者自居,到处鼓吹先圣先王之道。他认为七十而致仕,归老乡里,这也是儒家道统的一种表现。杨君与二在这方面的一致,正好说明儒家道统可以继承,是对“古今人不相及”这个观点的最好驳斥。杨君告老归乡的行为既然可以和二疏媲美,那么他就应该得到人们同样的理解和赞扬,可实际情况却完全两样。杨君去时,既没有看到热烈的送行场面,也没有听到发自内心的赞扬,史既不传其事,图其迹的画当然就更谈不上了。丞相虽有爱惜之心,告之于朝,为其邑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动之,京师的诗友,也相属而和,这些似乎可以减少一点冷落。但是,他们诗歌的主旨都落在那个“劝”字上。无非是动其继续为官,不归其乡罢了。可见他们都为“以官为家”的时尚所束缚,并没有真正了解杨君的志趣,没有真正理解杨君此行的意义,他们并不是杨君真正的知音。正因为如此,所以作者在篇末才发出出了那么深沉的感叹。

最后一段第三部分,直接摹写杨君的归乡情趣,点明杨君告老归乡的意义。这段文字不长,但内容丰富。作者先用“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的不良现象作反衬,意在突出杨君告老归乡的意义。这儿的“中世”应该理解为中世以来,而且主要是影射当时的官场。有人说,不去其乡,这在唐朝属“本等之常事”。就科举制度而言,年老致仕归乡,应该是本等常事,但中国的官场历来都是原则归原则,行动归行动。像杨巨源这样按例归乡的官员很可能还是凤毛麟角。唯其稀少,才觉得珍贵,唯其稀少,才值得大力提倡。作者之所以如此热心地宣扬杨君的事迹,其用意大概就在此吧。接着作者又补写一句杨君初出仕的情景,说他是刚成年就离开了家乡,这可能是为了突出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最后,作品以深沉的感慨作结“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这是对杨君的高度赞扬,也是对世风日下的无穷感叹。

文中把杨辞职归乡的情景跟历史上有名的二疏具体进行比较,从而突出了杨巨源思想品德之美。写作注意前后照应,富于变化,并且反复咏叹,言婉情深,作者的思想感情灼然可见。

评价

南宋谢枋得《文章规范》卷一:文有气力,有光焰,顿挫豪宕,读之快人意,可以发人才思。

明末清初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一:送杨少尹,却劈空忽请出二疏,又偷笔先写自己病不能送,便生出无数波澜。

明末清初吕留良《晚村先生八家古文精选·韩文精选》:但无此轻妙生动耳,如《南丰送周屯田》亦有斯意,然极重矣。

明末清初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韩昌黎集》卷三:送少尹归乡,却从二疏说起,此是文章借陪之法。妙在一段叙二疏归乡时事,一段叙少尹归乡时事,平平提出。忽从‘遇病不能出’五字生出下文两段‘不知’来。一段笔笔写二疏事,其意却遥遥带合杨侯;一段写杨侯事,其意却遥遥带合二疏。回环相生,莫测其妙。后幅写出杨侯归乡,可敬可爱,情景宛然。

清代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二:羡杨少尹能全引退之义,却将二疏来相形,言其事迹之同不同,未可知,而清风高节则无不同也。文法错综尽态,意在言外,令人悠然想见。末段遂言其归故乡之乐,贤于世之贪爵慕禄者远矣。唐人诗云:‘相逢尽说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士大夫出处之际,可念也夫。

清代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昌黎先生全集录》卷四:了语翻作不了语,最奇。

清代林云铭《韩文起》卷六:七十致仕之年也,杨侯原不得为高。增秩而不夺其俸,亦国家优老之典也,杨侯又不得为奇。至于赠行倡和,乃古今之通套,而不去其乡,尤属本等之常事。

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三十二:反复咏叹,言婉思深。

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八:巨源之去,未必可方二疏。公欲张大之,将来形容,又不可确言。特前说二疏所有,或少尹所无;后说少尹所有,或二疏所无。则巨源之美不可掩,而己亦不至失言。末托慨世之词,写出杨侯归乡,可敬可爱,情景宛然。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年),字韩愈孟州市(今河南晋孟县)人,唐朝文学家、利奥六世。自谓郡望义县,世称“韩愈”。贞元年间进士。任刑部侍郎时,曾因上疏谏迎佛骨触怒李纯,被贬为潮州市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愈”。卒谥文,又有“昌黎县韩文公祠”之称。在文学上,韩愈反对骈文,倡导散文,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人,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雄奇奔放又曲折变化,其诗常“以文为诗”,追求奇险。于山水旅游诗,则另创一派,扩大了创作领域。有《韩昌黎集》。

参考资料

送杨少尹序.so.gushiwen.org.2019-12-2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