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志瑗 :邓志瑗

更新时间:2024-09-21 08:48

邓志先生(1915-2008):字希玉,笔名梦樵,别号愚夫,江西奉新县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学者、诗人,原中国民盟盟员、江西师范大学、江西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开始)。

个人简介

邓先生治学严谨,在古汉语文字学、音韵学、训学、语法学及古代文学上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并擅长诗词和骈文的写作。工作期间,曾担任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江西师范大学古汉语研究生导师,南昌大学中文系研究生论文答辩首席专家,全国教育学院、师专古代汉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是江西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员。

已发表和出版的有:《中国文字学简说》、《幼学琼林译注》、《十三经直解》、《仪礼直解》、《广韵反切校证》、《奉新方言志》、《训诂学研究》、《梦樵诗词文寄情集》、《说文段注新笺》(未出版)等多部学术著作。

生平事迹

邓先生1915年12月14日生於奉新县赤岸乡历富邓村。邓先生自幼酷爱读书,笃志向学。家贫几度辍学,外出谋生。先生当学徒、店员之余,常挑灯夜读。夜永天寒,辄卧衾记诵。稍长,考入南昌乡村师范。为解家困,又入江西省政府会计培训班,先後赴吉水县泰和县诸县府事会计,未能继续深造。 1942年秋,南昌乡村师范保荐先生入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科(湖南师范大学前身),获捐赠,始得入读,先生学术自是奠其基焉。所遇良师,有乾嘉学派章太炎先生亲授弟子文字学家马宗霍黄侃先生亲授弟子音韵、训诂学家骆鸿凯,诗词骈文家宗子威,古文大师钱基博(钱书父)。先生承乾嘉正传,小学循《说之解字》、《广韵》、《尔雅》登堂入室,出入五经,旁涉子史;古文则自三苏溯《孟》、《庄》、《国策》、《左传》;诗赋则追夫唐之义山、六朝骈文、汉魏辞赋、《诗》、《骚》。于所学,先生皆能兼饷并饮,隐栝于心,诸师亦倾心相授。先生出身贫寒而爱新觉罗·敦敏异常,为学勤谨,宛如郑君再世。 1947年毕业。其于诸师教诲,终生感激。学成後,执教于国立十三中学、吉安女子师范学校、南昌师范学校。新中国建立後,历任南昌师范、南昌师专、江西教育学院、井冈山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教师。“文革”期间,以“反动学术权威”横遭批斗,家亦被抄多次,并下放至井冈山市拿山沟畔劳动改造。

“文革”结束後,1978年任江西师大古汉语硕士研究生导师,1980年返江西教育学院(仍兼江西师大古汉语研究生导师)执教。1982年评为副教授,1986年升教授,时年72岁。1988年退休。1993年始,以“高等院校任教做出突出贡献”,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并任全国教育学院、全国师专古代汉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是江西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员。 1994—1997年受南昌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汉语史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首席专家)。

学术造诣

先生治学,既严守乾嘉宗法,又明达开放,吸纳新知识。先生引王念孙序曰:“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小学明而经学明”,“……训诂之旨,本於声音”。先生说,有清一代学术之所以度越前朝,关键在於以音韵贯通文字、训诂。段玉裁的“三者互求”、 “六者互求”指的就是这个。新资料、新学术、新方法不断涌现,都应吸收利用。《治小学应十者互求论》就是先生对自己治学方法的详密阐释。先生又说:学术要创新,不能理解为抛弃传统。先生强调,学好古汉语,必须以小学为本,以《说之解字》、《广韵》、《尔雅》为根。先生于教研之余,间以吟咏,其《梦樵诗词寄情集》以学问入诗,长於用典,与义山诗风近。

邓先生著述,有《中国文字学简说》、《幼学琼林译注》、《仪礼直解》、《广韵反切校证》、《奉新方言志》、《训诂学研究》、《说文段注新笺》(未出版)等。先生治文字学,秉承二徐、有清四大家的优良传统,结合甲骨、锺鼎、坠简、帛书等出土资料,立论坚而不移。先生治《广韵》,按之韵图,证以等韵,徵诸《广韵》各版本以迄唐五代韵书,上溯《说之解字》谐声,理据确凿,令人折服。治方言则极通达,采现代描写法,且不避音标。先生用力最深者,莫过於《训诂学研究》。是书也,鸿博致密,条理秩如。峰回壑转而不失其道,万派纵横自可逢其源。极尽委曲,气象万千,乃千年之所仅见。先生于王氏父子素来推崇备至,奉为圭。但先生并非一味盲从,而是从实情出发,抉其失误,如《广雅疏证·卷三》“止也”条,“避也”条,证据确凿,信而有徵。书中对黄侃先生《尔雅说略》特深圳市加推科技有限公司重,徵引甚详。然先生并非全盘照录,而是间以按语,明其原委,证其得失。《训诂学研究》一书,语多创见,尤以《尔雅·释天》为最。先生谓郭璞天纵大儒,博学多闻而特所矜慎,每以“未详”、“未闻”,阙而不注。後之邢(呙)於“未详”、“未闻”皆付阙如,邵(晋涵)亦不能注,翟()亦不能补,郝(懿行)虽疏而义皆不当。先生本诸段氏“因音以得其义”、王氏“就古形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之旨,考诸卜辞、锺鼎之文,证以先秦两汉诸子百家之言,皆信而可徵,坚不能破,於是郭君“未详”、“未闻”之症结,始泮然冰释,涣然瓦解,而非侈口开河也。先生论文有《略论上古文字通假与声音关系》、《怎样研究说文解字》、《广韵邪母古读不完全归心母考》、《从\u003c广雅疏证\u003e段王二序对训诂学的伟大贡献谈到四备本的解误问题》、《治小学应十者互求论》、《试论训诂学与古籍整理》等,存于省内外诸刊。

桃李满天下

邓先生教研并重,尤注重对後学的培养。先生所授诸生,英俊迭出。中科院院士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王梓坤教授、原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员会宣传部部长刘上洋、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兼全国唯一古汉语专刊《古汉语研究》主编蒋冀骋、《深圳特区报》副主任兼总编高福生、现任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双博士邱尚仁江西师范大学古汉语教授宋易麟、南昌大学客赣方言研究中心主任刘纶鑫、南昌大学古汉语教授余让尧、江西教育学院古汉语教授郭晓云等皆出其门下。

评价

邓先生治学谨严,学问淹通,造诣精深。其同道黄侃先生亲授弟子、江西师大古汉语研究生导师余心乐教授曾向古汉语研究班学员推荐邓师: “邓志瑗先生于《说文》、《广韵》、《尔雅》等素有研究,小学功底深厚,海内堪与比肩者虑无数人。”

邓先生以中国传统语言学研究、教学为毕生使命,劳孜孜,耗尽了全部精力。这位长者的逝世,无论对於中国传统学术,还是江右学界,都是一个重大损失。邓先生的逝世,将在中国传统学术领域留下难以填补的空缺。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