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魁 :中国地质学与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更新时间:2024-09-20 13:54

郭文魁(1915年6月18日—1999年9月16日),字光甫,男,汉族,出生于河南安阳,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地质学与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郭文魁193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曾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吉林大学兼职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7年当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1999年9月16日因病在逝世,享年85岁。

郭文魁长期从事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调查。出版了《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谢家荣与矿产测勘处》等著作。先后获评献身地质事业三十年荣誉证书、中国科学院荣誉章等荣誉。其研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1915年6月18日出生于河南安阳太平店村。1927年到1930年在河南省安阳省立第十一中学读初中。1930年到1933年在北京市第二中学外文理科班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与同学冲出课堂参加了示威游行。1933年到1937年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顺利本科毕业。1934年2月2日与河南省立开封女子师范学校张卿云结婚。1936年12月参加了“一二·九”运动。

工作经历

1937年起担任北京大学助教,期间在滇东首次发现了奥陶纪地层,并先后参与了云南易门铁矿及水胜铜矿的调查。1938年,郭文魁带领学生在页岩中发现双笔石,并首次证实了在滇东有奥陶纪地层。

1940年起在叙—昆铁路沿线探矿工程处,后在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工作,到1945年一直在滇东、川西做地质填图与矿产调查。1945年夏考取公费赴美国进修。1947年回到中国。1947年到1949年在中国南部进行了广泛的地质调查,发现了四川省三叠系中的硬石膏层,论述了其对油气的屏蔽作用;发现了灌县马豆子铜矿,提出了其冷水交代成因;提出了四川平缓背斜及穹窿区的石油远景和右江区第三纪生油层;论证了湖南资兴东江坝址的地质条件;分析了台湾甘蔗种植区的地下水条件。1949年到1952年在南京市地质矿产专科学校担任教师,期间主持了南京附近的矿产普查、山东招远的金矿调查和集白铁路线的工程地质调查。

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2年起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321地质队队长。1954年起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地质矿产司有色金属处副处长,负责管理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探工作,指导并协助铜矿峪铜矿和个旧锡矿的地质勘探与储量报告的编写。1955年与助手傅同泰一起,对中国铜矿的工业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1956年起担任资源计划司总工程师。1957年起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区域地质与矿产综合研究室主任。1959年5月8日,由朱效成、王克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地矿司派郭文魁组织地质所、地质力学所到内蒙古自治区进行铬矿会战。1964年起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长。1966年起被批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进了“牛棚”。1969年11月被下放到江西峡江水边公社地质部“五·七”干校劳动。

1978年起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领导小组组长。1979年起先后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名誉理事。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在第一届全国区域地质与成矿会议上提出金属成矿的渗浸与注侵作用。1982年起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北京地质学会理事长。同年研究成果中国地质图类及亚洲地质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3年担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构造委员会委员并应聘为北京大学地质系和吉林大学兼职教授。1984年获献身地质事业三十年荣誉证书。

1985年兼任全国金矿地质领导小组成员。1986年获北京市科协颁发“在创建和发展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及其所属事业团体中做出卓越贡献”的荣誉证章。1987年兼任国家黄金管理局高级顾问,同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院士;同年研究成果1∶400万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及亲笔撰写的说明书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颁发的中国科学院荣誉章,上刻“感谢您对中国科学事业作出的贡献”。

生病及逝世

1998年8月14日郭文魁因脑血栓住院。1999年9月16日郭文魁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主要成果

郭文魁就矿产的区域分布与区域成矿规律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金属矿床的综合原生分带与矿化过程中氧、硫分压交替消长的新概念;提出中国主要矿产具有多期、多阶段、多矿种与多类型的基本特征以及在构造岩浆活动相对平静期间成矿的新见解。剖析西华山钨矿,阐明岩浆作用后期的渗浸作用与热液矿脉之联系,论证锡的终极来源为超镁铁质岩石,以及山金矿化与钾元素密切相关,在氧化还原条件下成矿。通过编制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在空间上将中国区分为古亚洲、特提斯—喜马拉雅山脉及滨太平洋三大成矿域,在时间上总结出三大成矿旋回。

主要论文与著作

主要论文

郭文魁在《地质学报》《Contri Econ Geol》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以下为部分论文。

出版著作

社会职务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人才培养

郭文魁曾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吉林大学兼职教授,在武汉地质干部管理学院讲课。曾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代表性学生有矿床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矿床地质学家和矿产地质勘查专家常印佛,水文地质学家、工程地质学家、岩溶学家袁道先

影响与后世纪念

六院士浮雕墙

六院士浮雕墙位于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院士广场,其中有郭文魁。

《郭文魁文集》

《郭文魁文集》由地质出版社于2002年9月出版。精选了郭文魁的专著、文章和讲话54篇,涵盖了郭文魁先生各个时期的重要著作和学术观点。

人物评价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表示:“郭文魁从事地质工作60余年,为我国的矿床地质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强调实践,勇于创新,成果累累,著述甚丰;同时为培养更多的人才,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堪称地学界一代楷模。”

郭文魁的学生陈川在纪念文章中写道:“虽然他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他的品德和学 术上的真知灼见永留人世,留在我们的心目中……郭文魁先生的道德、文章,皆称楷模。”

《郭文魁文集》后记中表示:“郭文魁先生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地质学家、矿床学家。他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地质科研与矿产勘查事业,对我国各类矿床、全国及区域成矿规律有诸多创见,作出了卓越贡献。”

家族成员

诗词随笔

庆祝地质研究所建所30周年庆祝会上赋诗

回首坎坷三十年,喜看矿研迅发展。硕果累累日翻新,英才代代青于蓝。

1995年抒怀

高山深谷任我行,酷暑严冬仍从容。 探索自然平生志,地质找矿未尝停。 直观旁证务求实,去伪存真辨益明。 雄心论成矿,拳拳报国系晚晴。

参考资料

郭文魁.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3-23

郭文魁.国家图书馆.2023-03-23

郭文魁:乱世求学.中国地质科学院.2023-03-23

郭文魁.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3-03-23

沉痛悼念我刊主编郭文魁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2023-03-23

获奖成果.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2023-03-23

郭文魁:舍身“打游击”.中国地质科学院.2023-03-23

为国找矿 慧眼识金.中国地质科学院.2023-03-23

郭文魁——绘制寻宝地图的大师.中国地质科学院.2023-03-23

省部级奖.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2023-03-23

耄耋之年 壮心不已.中国地质科学院.2023-03-23

常印佛院士:野外走出的地质学家.科学网.2023-03-23

袁道先:石迹水痕.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2023-03-23

321地质队院士广场“六院士浮雕墙”落成.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2023-03-23

作品详情.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3-2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