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 :猪科猪属下的一种哺乳动物

更新时间:2023-04-29 21:30

野猪(学名:Sus scrofa),又名山猪,是猪科(Suidae)野猪属(Sus)动物。野猪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哺乳动物之一,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陆和很多海岛上,多栖息在灌木丛、较潮湿的草地或阔叶及混交林中。

家猪起源于野猪。野猪由于生长快,产仔多,世代间隔短,成为第一个被驯化作为提供人类肉食的家畜。野猪在庄稼成熟季节常成群毁坏农作物,对农业有害;随着野猪数量增加以及人与野猪接触距离的缩短和频率的增加,人猪冲突愈发频繁,损失惨重。在欧洲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卢森堡1997-2006年间被野猪破坏的庄稼面积达3900公顷,损失赔偿达527万欧元。但其肉瘦质佳,皮可制革,毛可制笔、刷,或加工成高级制毛衣料,胆可入药,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野猪是群居性动物,体型酷似家猪,体长153~240厘米,成年后体重66~272千克。体被硬针毛,背上鬃毛发达,犬齿发达,翘露出唇外,称为獠牙。为杂食性动物,食物种类广泛且食量很大,但以植食为主。嗅觉、听觉敏锐。善泅水,也常在泥洼中打滚。繁殖能力很强,发情期雄猪之间常为争夺交配权而发生激烈的争斗。

野猪种群数量丰富,全球种群数量未有统计,于2018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收录并评定为无危(LC)物种。

形态特征

野猪体型酷似家猪,体长153~240厘米,成年后体重66~272千克雌性体型比雄性小。野猪头部较长,吻部较尖,前端形成鼻盘。颅骨狭长,从侧面看外形似直角三角形。耳长阔直立,耳长24~26厘米肩膀粗壮,可高达0.9米,向后部逐渐变细。肩高大于臀高。身体被有坚硬的针毛,针毛末端分叉,背上正脊鬃毛显著,长约140毫米。尾长21~38厘米。

野猪毛色一般为棕褐色或黑色,也有土黄色,毛尖部呈石色、土黄色或灰黄色,面颊和胸掺杂有灰白色毛,耳壳外面棕黑色,腹毛毛色较淡,鼠蹊部沙黄色,四肢黑色。鼻垫暗紫褐色,具稀疏而短的白色毛。吻暗黑色,眼周黑色范围较大,耳背和耳缘黑色,耳内侧沙白色,额以后直至尾基通体毛的基部黑色,毛尖为沙白色。尾尖黑色。颏部黑色,喉、胸、腹、鼠蹊较背部为浅,四肢上部黑色杂有沙白,下部至蹄概为黑色。毛黑色,眼周有长的黑色睫毛。雌兽毛色与雄兽基本相似,体色为浅棕黑色。幼猪身上有浅黄色纵纹6条,故有“花猪”之称,6个月后消失。

野猪犬齿发达,雄性上犬齿呈弧形弯曲向上,称为獠牙,长达7厘米。下犬齿长达12厘米,呈三角形,略向外弯。雌性犬齿小,不呈獠牙。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野猪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哺乳动物之一,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所有大陆和很多海岛上。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北非。中国境内遍及全国,多省市、地区可见。

共有16个亚种

栖息环境

野猪栖息于海拔1500~3500米的阔叶林,森林草地或灌丛湿润地或裸露山地近山脊的灌丛,过游荡生活。由于野猪的食物广泛,故野猪是广栖种类,从山地到荒漠都有分布。在森林区内,各种林型都有野猪的足迹,但野猪的数量随食物的丰富度与隐蔽条件有关。野猪多喜在茂密的灌丛或低湿的草地和有丰富食物的阔叶林中居住,能在草丛或灌棘中穿行。春秋季常在草丛或灌木丛中伏卧。冬季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休息,常咬断树枝拱起一个小棚或草窝,在其内过冬,盛夏则在山沟阴凉有水或阴坡树林、山涧或溪流边避免日晒。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野猪食量很大,到处采食多种食物,故活动范围也广。野猪春秋两季活动范围广,每天可在10~20千米的距离内活动。晨、昏或夜间活动频繁,不受风、雨、雪的影响。

觅食行为

野猪属杂食性动物,食物种类广泛,其食物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季节性变化亦明显,但基本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喜食地下的块茎和食蕨等,也食幼嫩树枝、种子、果实、青草,以及其它动物尸体、昆虫等等。在耕作地区,夜间还盗食玉米、马铃薯、稻谷等。野猪觅食时可以其鼻盘拱土,故经它们采食后的地方,常见有拱翻的泥土。由于它们有掘食的习性,在耕作地区能将作物掘翻食尽。

攻击防御行为

野猪嗅觉、听觉敏锐,如有声响,急速逃跑。善泅水,也常在泥洼中打滚,一旦遭到攻击,常异常凶猛地反扑。狼(Canis lupus)、虎(Panthera tigris)、豹(Panthera pardus)以及熊科(Ursidae)等都是野猪的天敌。成年野猪体型大,防御时反扑凶猛,故不易被食肉目猎食,但对幼猪或离群的小猪危害很大。成年野猪通过皮毛颜色来融入周围环境进行隐蔽。幼猪的背部有条纹,使它们能够隐藏在灌木丛中和巢穴中。集群活动时,幼猪被保护在群体中间,使得母猪能够在移动时集体保护幼猪免受捕食

社群行为

野猪是群居性动物,除成年雄猪常单独活动外,其余都是成群游荡,少则几头,多则十几头,大群甚至可达100多头。野猪族群通常是由几头母猪和它们的后代组成,野猪集群活动在10~11月达到高峰,此时也正是野猪的发情期。准备生产的母猪会暂时离开族群,并在产后带着幼猪归群。长大后的雄猪在1~2岁时会离开族群,但雌猪多一直与母猪待在同一族群。

交流行为

野猪经常用声音交流,用咆哮表示攻击性,用尖叫表示兴奋和可亲近。它们长而扁平的鼻子使得其嗅觉灵敏。当野猪觅食时,它们会将鼻子靠近地面,这样会阻碍他们的嗅觉,使他们更难嗅到潜在危险。

野猪还可以通过在地面上摩擦,留下化学物质痕迹来与其他猪互动。野猪的眼睛位于头部两侧,使得它们拥有良好的周边视觉。野猪嗅觉和听觉均很发达,母猪在产后24小时内,就可以利用嗅觉将自己的小猪与其他小猪区分开来。

生长繁殖

繁殖

野猪繁殖能力很强,发情期间雄猪之间为争夺交配权常发生激烈的争斗,彼此用尖锐的牙齿撕咬,殴斗十分激烈,往往斗成重伤。赢得争斗的雄猪会追逐雌猪,并用肘轻推雌猪。如果雌猪对雄猪感兴趣,会排尿来确认意向。如未排尿,则配对不成功,雄猪放弃离开。

野猪全年均可以繁殖,主要受气候条件和食物供应的影响。中国境内的野猪发情期多在10月至翌年1月,交配后雄猪常单独活动,雌猪妊娠期4个月左右,于次年3~5月筑窝产仔,每次产仔5~6头,最多可达9头。

野猪一年可繁殖1~2窝,常筑巢于灌丛或丛林中,用树干、树枝堆积成坟堆般大,巢内有杂草等铺垫物,巢外可见排泄物。

哺育

雄猪在交配后就会离开,不会参与幼猪抚养。产后雌猪带着幼猪回归族群,族群里的雌猪会共同照顾幼猪。初生幼猪5~6天即可随母猪外出活动,翻山越岭,2~3周后能拱土寻食。哺乳期2~3个月。幼猪身上带有淡黄色斑纹,3~4个月后幼猪换毛,体斑也随之消失。野猪在12~18月龄后达到性成熟,繁育期6~7年。野猪的寿命一般是9~10年,圈养野猪的寿命记录是27年。

物种保护

野猪种群数量丰富,全球种群数量未有统计,于2018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收录并评定为无危(LC)物种。2000年,野猪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新调整的三有名录,该物种未被列入。2023年6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新调整的三有目录,在部分地区致害严重的野猪已被调出“三有”名录。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金表示,野猪物种已不存在生存威胁,很多区域种群数量过高,符合调整基本原则。

近年来,由于人口增加、森林采伐、栖息环境缩小、环境质量下降和过度狩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该物种种群数量在部分地区有所下降,但是在大多数地区仍然持续增长。除了规范狩猎外,该物种在各国均没有受到特别的保护。相反地,很多地方都在采取措施控制野猪数量。

主要价值

野猪是中国传统的狩猎对象,经济价值高,种群数量丰富。野猪肉瘦质佳,可食,皮可制革,背上鬃毛可做轻工业原料,可制笔、刷等。野猪肉瘦肉率高于家猪,野猪肉中所含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显著高于家猪肉,7种必需氨基酸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L-苯丙氨酸Thr缬氨酸组氨酸的生物合成)含量也显著高于家猪肉中的含量,使得野猪肉营养价值更高,也更为鲜美。

作为狼、虎、豹和熊等捕食者的猎物,野猪还具有一定的生态系统作用。同时,野猪的擦树及地上打滚等习性有利于植物种子扩散,拱地习性可疏松土壤、分散植物繁殖芽体,增加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积极促进植物再生和生长。

物种危害

野猪建窝、拱地和采食植物种子会影响林下层植物的生长与生存,同时,野猪活动还会增强土壤侵蚀率,降低植物再生能力。雌猪在筑巢时,会折断或者将幼树连根拔起。挖掘食物时,会破坏土壤和灌木,从而加剧侵蚀和土壤退化。

野猪身上还寄生着很多寄生虫,包括旋毛虫、刚地弓形虫、贡尼龙虫、肺虫、肾虫、胃虫、蛔虫病鞭虫病、美洲狗蜱和猪虱,其中许多可传播给人类和其他动物。

野猪驯化和家猪起源

家猪起源于野猪。公元前8000年,由于环境条件急剧恶化,人类可居住生活的陆地面积缩小,可获猎物减少,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很难维持,加上成功驯养狗的经验,启发了人们去驯养别的动物。野猪由于生长快,产仔多,世代间隔短,成为第一个被驯化作为提供人类肉食的家畜。

在西南亚,驯化猪最早的遗骸考证年代为公元前7000年,到了公元前6000年以后,养猪已较为普遍。在中国,猪仅次于狗被驯化,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兽骨,绝大部分都是狗和猪的遗骨。以猪狗为主的家畜,成为中国史前农耕文化的特点。

人猪冲突

在一些地区,人类居住地和耕地逐渐向森林腹地延伸,使得野猪活动的范围和生存空间受到限制,食物资源匮乏,野猪只得进入人类活动区域寻找食物资源。由于野猪的天敌野外数量较少,许多地区甚至已经没有分布,天敌不足以起到控制野猪种群数量的作用。所有这些都为野猪提供了较好的生存环境,使其数量急剧增加。随着野猪数量增加以及人与野猪接触距离的缩短和频率的增加,人猪冲突愈发频繁,损失惨重。在欧洲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卢森堡1997-2006年间被野猪破坏的庄稼面积达3900公顷,损失赔偿达527万欧元。在中国吉林省珲春地区,2012-2013年共发生野猪危害事件1076起,危害面积518.8公顷,政府对当地居民的补偿金额达363.2万元。2021年5月,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一村支书在进行防火巡山时,遭到野猪突袭身亡。

在缓解人猪冲突的实践中,通过采取声、光、火、犬、稻草人和人的巡逻等干扰技术;设置篱、壕沟和现代的围网、电网、铁丝网等限制野猪通过的障碍物;审慎选择合适的季节、地点等进行人工投食;调整作物结构;捕杀和狩猎;移民搬迁;损失补偿;发展生态旅游等方式均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相关文化

从公元前1千纪初游牧的出现到公元前7世纪游牧化的普及,各地联系日益紧密,野猪纹饰品的发展演变与传播也正是这种紧密联系与频繁交往的体现。野猪纹饰品在整个欧亚大陆上最早出现于俄罗斯图瓦阿尔然1号冢时期,其中的A型野猪纹用来装饰在实用的刀剑的顶端。中国北方地区的野猪纹饰品最早于春秋中期晚段出现在冀北地区,并在当地一直延续存在于整个玉皇庙文化的发展之中,特点表现为野猪尾部较细长、蹄足与尾巴多用圆圈纹表示。在野猪造型上,哈萨克斯坦东部野猪四肢下垂,新疆以及蒙古国大多数前后蹄足并拢内收,中国北方地区的野猪纹,除辽西地区之外,均为四肢直立或微蹲状。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