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农村商业银行 :安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更新时间:2024-09-21 19:02

安徽省金寨农村商业银行司是由金寨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的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资本2亿元。金寨农商行实行一级法人、统一核算、分级管理、授权经营的管理体制,总部内设15个职能部门,全辖设立29个支行、1个营业部,分支机构遍布金寨城乡,现有员工369人。

简介

截止2012年7月底,金寨农商行各项存款余额为33.7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2.06亿元。在农村合作金融的大舞台上,金寨农商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服务城镇居民的四个定位,奉行“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的十字社风,精心打造“百姓身边的银行,中小企业主办行”。

金寨农商行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阔步迈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我行将继续坚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努力增加市场份额,着力提高盈利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多优质的金融服务,为地方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以一流的业绩回报社会、回报客户。

发展历程

五十年代:艰苦创业

1953年春,县境第一个信用互助组在白大区迎峰乡成立。1954年5月1日,县境第一个信用社在丁埠正式成立。截止1955年6月底,全县建立信用社142个,信用部4个,分布在146个乡内,入社农户47023户,初步形成了以国家银行为领导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1956年底,区乡合并,信用社经合并扩建、整顿提高,转为212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信用部,实现了一社一部。1958年后,为适应人民公社化的需要,将原高级农业社的信用部,按公社管辖范围,转建为22个信用社部,112个分部,组成了完整的农村金融网。农村信用社很快成为农民摆脱贫困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力量。

六七十年代:跌宕起伏

1959年以后的20年是信用社发展曲折反复阶段。由于受极端左翼路线的影响,先后被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贫下中农管理,基本成为基层社队的财务部门,体制发生多变,但扎根农村,为农民服务的基本内涵仍然保留下来。1977年底,信用社被列为国家银行在农村的基层金融机构。

八十年代:改革探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县域经济日益繁荣,信用合作事业更加发达,信用社于1983年至1984年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1985年5月,召开了全县首届信用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县联社常务委员会,正式成立了金寨县信用合作联社。在民主管理、业务经营、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促进了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和内部管理。

九十年代:蓬勃发展

1996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当年底,我县农村信用社正式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金寨县成立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我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及管理工作。随后,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职能改由中国人民银行行使。并按合作制原则进行了规范,进一步明确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宗旨。

新世纪:深化改革

2004年12月,省联社成立后,金寨县信用联社坚持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我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省联社的领导下进行了体制改革,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探索出了一条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共赢的道路。六年来,全联社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大局,突出阶段性工作重点,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在产权制度改革、经营机制转换等深层次问题上,坚持稳健推进,不断彰显机制活力。全面落实科技先行战略,加快电子化建设进程,实现了服务手段和功能的大步跨越,标志着我县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012:化茧成蝶

2012年8月,有着50多年历史的金寨县农村信用社化茧成蝶,改制成功,成为全市首家农村商业银行。这是金寨农商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实现又一次腾飞的新起点,标志着金寨农商行进入了科学化决策、现代化管理、规范化运营的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网点机构

白塔支行

张冲支行

斑竹园支行

全军支行

麻埠支行

燕子河支行

南溪支行

江店支行

马店支行

天堂寨支行

汤家汇支行

梅山支行

徐冲支行

长岭支行

银山畈支行

梅江支行

吴家店支行

古碑支行

双河支行

关庙支行

沙河支行

槐树湾支行

桃岭支行

果子园支行

青山支行

花石支行

铁冲支行

金寨农商行营业部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