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蜂猴 :哺乳纲灵长目懒猴科猴类

更新时间:2024-09-21 02:17

间蜂猴(学名:懒猴属 coucan)也叫中懒猴,成体体重一般为400-700克,体长25厘米左右。长相十分惹人喜爱,全身都被着密密的厚毛,所以躯体显得很肥胖,高高地悬卧在热带雨林中的树冠之上时,就像是一个绒毛线团。体型大于倭蜂猴但小于蜂猴,常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为越南北部和云南省南部的特有种,也是亚洲灵长目中分布最狭窄的一个种。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中的树栖动物,很少下到地面上活动。

昼伏夜出,性情孤僻,胆怯怕人。食性很杂,包括各种野果、嫩叶、昆虫、蜗牛,甚至青蛙、小鸟、老鼠等。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越南北部等地。由于数量稀少,已被中国列入濒危物种。

形态特征

间蜂猴体长25厘米,体重500-800克。体型大于倭蜂猴但小于蜂猴,上体色似倭蜂猴,但毛端白色尖明显,体背中央有明显的暗褐色脊纹,体毛很少卷曲。耳大而圆,内面为黑色。体毛柔软,背面的毛为金黄色,腹面较浅。吻鼻部为黑色。从鼻至额有一条白色的纵条纹,脸圈的毛色浅淡。尾巴极短。它的眼睛特别大,像猫眼石一样明亮,视觉十分灵敏,能在黑暗中辨认物体,这是同它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栖息环境

间蜂猴的栖息生境与倭蜂猴相似,均生活在炎热的印度支那热带低海拔(300米以下)地区的原始阔叶林中,在茂密的竹林或小果野蕉林中亦有所发现。

生活习性

它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中的树栖动物,夜行性,很少下到地面上活动。它昼伏夜出,性情孤僻,胆怯怕人,白天蜷缩成球状,在树洞里、树枝上或其他隐蔽的地方抱头而眠,夜里才出来觅食,行动时缓慢无声,所以有的地方又叫它“怕羞猫”。

据说间蜂猴特别爱吃蜂蜜,尤其是人工饲养的个体,所以也常被叫做“中华蜜蜂猴”。不过在野外,它虽然可能以野蜂等昆虫以及蜂蜜为食,却不一定能够经常吃到。至于中蜂猴的名字,也许是“倭蜂猴”之误,因为间蜂猴有一个特殊的习性,在平时爬得又慢又谨慎,但一遇到起风时,就爬得快得多。此外,雌猴在发情时常常发出一种啸声,当地人认为这种啸声预示着将要起风,这也许是“风猴”之名的又一个来源。

间蜂猴在捕食的时候不仅要靠视觉和嗅觉,还依靠十分敏锐的听觉,这一点在夜行性动物中显得极为重要。事实上,它在捕猎的过程中常常是先通过声音寻觅到昆虫、小鸟、鼠类、青蛙蜗牛等猎物的,能够表现出极高的准确性,很少扑空。通常是先警惕地巡视四周,发现目标后就暗暗地接近,然后出其不意地用前肢出击,将猎物抓住。进食的时候,主要采取坐姿或爬站在树枝上,用手抓握食物缓慢地放进口中嚼食,从来没有狼吞虎咽的现象。有时还会用两条后肢攀在树枝上,用手抓住下面的果实倒吊着进食。在间蜂猴一天的食量中,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从10%到85%不等,这说明它虽然食性广泛,但似乎更喜欢食肉,每夜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猎取动物,同时再取食一些爱吃的果实。

虽然间蜂猴看上去总是神情倦怠、动作迟缓,但却有很强的攀援能力,其拇指与食指可以呈180度角,合掌十分灵活,因而具有独特的抓握能力,能够在细小的树枝间穿行往来,也常常依靠这种本领来躲避危险。

间蜂猴平时并不集群生活,不论是觅食还是栖息都是独居独处、独往独来。每只雄兽所占的领域达20-30公顷,最大可达40公顷,雌兽的领地也有10公顷左右。为了划分各自的领域,懒猴常常把腕腺上的分泌物涂抹到树上,或者将尿液撒在边界地带,作为领地的标记。每当有其他同类进入领地时,大多会发出严厉的叫声进行警告和驱逐,而不同于其他动物常见的互相殴打的现象。

食性很杂,包括各种野果、嫩叶、昆虫、蜗牛,甚至青蛙、小鸟、老鼠等。它常把熟睡的小鸟从窝里掏出来,连毛带骨一起吞咽下肚,碰到鸟卵当然也不会放过,弄破卵壳以后,用舌头把卵白和卵黄全部舔光。

繁殖方式

雄兽出于求偶的需要,常常把领地设在几个雌兽的领地之间,以便与更多的雌兽交往。如果出现两只雄兽争夺一个配偶的情况时,一场残酷的搏斗则在所难免,直到一方被厮打得伤痕累累、落荒而逃才告结束。此后战胜的雄兽每夜都要同配偶在一起,直到雌兽怀孕之后,才又开始去寻找新的配偶。

蜂猴的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7月中旬至9月初发情,发情期49.7天,怀孕期约188天,次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产仔。每年1胎,每胎2-3仔。哺乳期108天。16-19月龄的幼体体重接近成体,20-24月龄性可成熟。仔兽与哺乳母兽的依恋关系较懒猴科内任何一个种都要松弛,仔兽较早脱离母兽独立生活,母婴关系历时约20周,哺乳期内两个幼仔的生长速度常不一致,而断奶后生长较快的一个幼仔常过早死亡,幼体死亡率较高。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马来西亚(西马)、新加坡泰国。中国国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的屏边苗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金平和绿春县等边境县,也是亚洲灵长目中分布最狭窄的一个种,估计种的分布范围不及500km2。

种群状况

在中国云南,间蜂猴的数量比倭蜂猴稍多。但由于这一地区其栖息的主要生境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已保存不多,其数量亦很稀少,可能不及500只,加之种的分布区远比倭蜂猴小。另外,自20世纪以来中越边境的非法贸易较多,从越南一方由边民带入,最多的年份,云南南部河口口岸每年可达200余只。在云南省南部蜂猴类的非法贸易中,90%以上为本种。可见人为的捕捉力度远大于倭蜂猴,其受危程度高于倭蜂猴。致危因素是云南南部和越南北部热带原始林的被砍伐和破坏,导致栖居生境的缩小和恶化是间蜂猴致危的主要因素。另外,滥捕乱猎、种群过小和分布区狭窄也是本种数量不多的重要原因。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易危(VU)。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