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勋 :阮勋

更新时间:2024-09-21 15:18

阮勋(1897--1950)中将。阮勋(1897--1950)中将。又名绅,河南嵩县人。

人物简介

阮勋(1897--1950)中将。又名缙绅,河南嵩县人。早年投入镇嵩军当兵,1928年任第29军74师师长,后改任第65师师长,1935年10月任安徽省警备旅少将旅长,1938年3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40年任第1战区自卫军第2路司令,1943年任第5战区豫南游击独立第11支队司令,抗战胜利后任河南省汝南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50年在潢川县被处决。

阮勋(1897--1950)中将。又名缙绅,河南嵩县人。陕西督军公署军官训练团毕业。1929年1月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暂编第20师58旅少将旅长,5月改任暂编第4师10旅少将旅长,9月改任第66师10旅少将旅长,1930年2月改任反蒋联军第4方面军第6路军第29军75师中将师长,5月改任国民革命军第65师中将师长,1931年4月任第65师中将副师长兼193旅旅长,1935年10月调任安徽省警备旅中将旅长,1938年3月调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1939年11月调任河南自卫军第2路中将总指挥,1943年3月改任第5战区豫南游击独立第11支队中将司令,1946年7月退役后出任河南省第3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50年在潢川县被处决

相关历史

豫东抗战: 800名嵩县勇士血洒潘家镇 聆听一个抗战老兵的传奇故事

提要\u003c1941年农历正月初二,在遂平县潘庄镇,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自卫军第二路阮勋部与日寇精锐部队井田师团血战一昼夜。那仗打的惨呀! 一仗下来,阵亡800多兄弟,93岁的仝明堂用衣袖擦拭着浑浊的眼泪,喃喃的诉说着:做为幸存者,70多年过去了!,每当忆起那段生死经历时,他都禁不住老泪纵横》

中秋节时节,我们来到了田湖镇高屯村仝明堂的家。梧桐浓郁的绿叶遮蔽着洁净的农家小院.93岁的仝明堂老人躺在树荫下的椅子上享受着秋风的凉爽,陶醉着田园的恬静,树影里的老人银丝挂满脸庞,谈吐清晰,只是听力稍有不顺,而他那微微颤抖的双手让人深感岁月的沧桑,是70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给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留下无法磨灭的伤痛。

\u003c一\u003e:弃笔从戎

民国27年(1938年)全国抗日运动风起云涌,18岁的仝明堂也弃笔从戎投军到国民政府第一战区自卫军等二路阮勋部特务连任上士副班长兼连部文书。

据仝明堂老人回忆:阮勋是嵩县饭坡乡田庄村店房村人,时任二路军总司令。

阮曾在刘镇华的镇嵩军里当过师长,后来下野回到家乡拉起了队伍,还弄了个番号,叫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自卫军第二路,实际上是个自发组织的杂牌军。二路军有1200多人,5个大队的建制,号称5大队.老人说:我大哥在阮勋的手下当中队长,加上我们两家还是姑表亲,所以我一决定当兵,就投靠了阮勋.

说起当年投军的经历,仝明堂感慨万千:在那个乱世纷争的年代,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和仝明堂一样,1000多名嵩县热血青年和贫苦农民参加了阮勋的自卫军,图的就是有口饭吃,能生活下去。但让仝明堂难以理解的是有一个有钱人家的少爷也带着青年学生投进了阮勋的自卫军,这个人叫庞秀夫。

对于庞秀夫,〈嵩县志.人物传\u003e里曾有记载:庞秀夫,嵩县车村人,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庞文仲,官至民国河南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嵩县总参议,国大代表,其家为嵩南首富。庞秀夫聪慧过人,8岁能读〈三国〉,稍长,就读于河南大学,嗜爱文学,善谈兵事,常怀报国之志,他每背诵〈马援传〉时便慷慨陈词:大丈夫誓当为救国而死。

那年26岁的庞秀夫放弃良田千亩的富家安逸生活,带着护院的家丁,还有100多青年学生,从军到阮勋的麾下,任一大队长。

那可是个将才呀!枪法好,还写的一手好字,爱兵如子,行军途中,常把马让给伤员骑,自已徒步前进,对于庞秀夫,仝明堂是称赞不已。

:夜袭敌营

在阮部的三年时间里,正处于抗战前期,仝明堂随阮勋、庞秀夫队曾转战于太康县西华县、西平、上蔡县遂平县等地多次和日寇交仗,屡挫劲敌。说起当年在豫东抗战的事,仝明堂激动不已:

1939年夏,骑兵第一师马鸿奎部在西华张岗被日军围困,阮部接战区打援任务后,庞秀夫自告奋勇,带领士兵,携大刀百口,到张岗夜袭敌营。

马师被围,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要鼓足勇气,摸黑冲入敌营,杀他个措手不及。庞秀夫对大家说:

那天的夜,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抬头不见月牙,有的人还脱了上衣,光着膀子,手里握着明晃晃的大刀,刀光闪闪,凝聚着一张张刚毅的脸。仝明堂清楚的记得冲入敌营的情景:当他们摸黑进去时,日本兵毫无防备,仓惶应战,被砍死砍伤150多人,夺得战马50多匹,马部之围遂解。

那时候枪很少,人人手里拿的是大刀,打仗时就肉搏,获敌人的枪。那次仝明堂获了一枝日本三八大盖枪,就把大刀给了新战士。他们来了,没枪呀!仝明堂自豪的讲述着他的战斗故事:

血战遂平

1941年元月28日(农历正月初二),这个日子让仝明堂铭记了70多年。只是这个时间来的有点平淡,没有一丝的征兆。刚过新年,吃完了饺子,空中飘洒着星星点点的雪花,天干冷干冷的。

一大早,当获悉日军一个团的兵力向驻马店移动,危及遂平时,自卫军第二路阮勋部1200余人立即在郑(州)信(阳)公路沿线的遂平县潘庄镇集结,布防迎敌。突遇日寇精锐部队井田师团,遂展开激烈战斗。

对于潘家寨的地形,仝明堂记忆犹新:潘家寨名谓寨,实无寨墙、寨门,四周为土围子,寨外田野开阔,易攻难守。

部队无险可依,只好利用土围子、民房、壕沟阻击日军进攻。阮部装备低劣,大多汉阳兵工厂步枪和大刀。日寇依仗优势兵力,肆无忌惮地向自卫军猛烈攻击,自卫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顽强,利用地形有效杀伤敌人。日寇步步紧逼,自卫军节节阻击,他们趴在雪地里,房顶墙垛上,向冲锋的日军猛烈还击,在密集的弹雨中,大批日军被击毙在田野上。

战斗至上午10时许,日军看一时拿不下阮部,又增派了大批援军将阮部包围,战斗随进入白热化,中午时分,日军见久攻不下,又调来飞机轰炸,迫击炮轰击,坦克汽车(架着机枪)向寨内轮番猛击。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坦克、装甲车横冲直撞。阮部外无援兵,内无弹药,便开始分路突围。部队刚冲出寨子,进入开阔地、日本汽车、坦克就调转车头,用火炮、机枪一齐疯狂扫射,此时寨里、寨外火光冲天,尸横遍野,惨不忍睹。见日军火力太猛,无法突围,部队便退回寨内死守。

下午2点左右日军坦克车冲进寨内,我部官兵各自为战英勇还击和日军拼死展开巷战,进行肉博,自卫军一直坚持到天黑以后.

趁着夜色,自卫军开始组织突围,几次都未成功。这时司令阮勋怒不可遏,脱下棉衣指挥突围,副司令马星云率一大队,庞秀夫率二大队,高保禄率四大队跟随阮勋,其它大队各自为战,奋力拼死找缺口突围。

命令下达后,将士们分头向外冲。刹时间枪炮声大作,硝烟四起。阮勋率第四大队突围中,左臂中弹受重伤,被高保禄背着突出重围时人员所剩无几。

马星云在率队突围中被几个鬼子抓住大衣,他拼力甩脱大衣,转身击毙两个鬼子,脱离危险。

庞秀夫在率队突围中浑身衣服弹孔累累,脸被硝烟熏得漆黑,他身先士卒,奋勇冲杀,并振臂高呼:大敌当前,吾辈报国有门,有敌无我,有我无敌,弟兄们冲呀!随着喊声,全体将士一齐冲出寨外,当将要突出重围时壮烈牺牲。

第八中队长杨守先,被敌人包围在一家民房内,他机智勇敢,接连击毙十几个鬼子,子弹打光了,鬼子端着枪蜂拥而上,杨队长沉着应战,顺手操起老乡的一口刀,拼命向冲在跟前的鬼子头上砍去,一连砍倒了几个鬼子,终因寡不敌众,被一群鬼子乱枪刺死。

特务连班长张建智一手握大刀,一手拿两个手榴弹,冲出院子,砍倒俩敌人后,拉响炸弹与一群鬼子同归于尽.

五中队仅剩中队长仝玉堂一个人,鬼子进寨后,他躲在一村民家大门后瞅准机会,用大刀连劈2个进门抓鸡的鬼子,后突围回到家乡。

天擦黑,仝明堂随大队突围,刚进入寨外麦地,便被停在公路汽车上的鬼子发现,一阵枪弹射来,仝明堂喉部和腹部两处受伤,打倒在地,子弹从喉部和小肚处穿过,在伤痛昏迷过去。后半夜,仝明堂醒来,抬头看四周静悄悄,雪地里到处是尸体,伤口痛疼难忍,他随手撕下一块布将脖子上的伤口包住。

远处公路上敌人在烤火,身后寨内火光一片,仝明堂顺着壕沟向东连爬带跑走了大约2袋烟功夫,隐约见一村庄,村口一老人见状,二话没说忙将我带进一院内,一进屋便见10多个人,正是阮部突围官兵,其中一人叫郭振武(旧县人),忙拉他进屋躺在炕上,用棉被盖上,由于疲劳过度,失血过多,身子刚一躺下便浑然入睡。

\u003c四\u003e劫后余生

第二天,一觉醒来,房东大娘告诉仝明堂:弟兄们看他伤重在身,只好走了,大娘还对他说:这村离潘家寨只有3里地,不能久留,让他到30里外的大石桥镇找部队。看仝明堂伤重不能行走,房东大娘便叫她儿子用独轮车送他,临走时房东大娘二话没说,把家里仅有的一条被子盖在仝明堂身上。

一路上,多蒙房东儿子刘大哥照顾,用车推着,遇到河沟他背着仝明堂趟河,悉心照料,一路颠簸,晚上到大石桥一打听部队已经转移,无奈,仝明堂只好在小山神庙里呆了一夜,恰逢正月天气,旷野里残雪覆面,寒风凛冽,说来也怪,2天2夜滴水未进竟也不感到饿,可他的伤口疼得厉害。天刚亮,村里的人便闻讯赶来,大家拿来馍,端来热饭,问长问短,见此情景,仝明堂悲泣着说:

我家是田湖镇人,死了以后麻烦大家帮忙将我埋了,别让狗吃了……老人说到这里, 93岁他再也忍不住了,泣不成声。

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老汉,约60多岁年纪手里拿着2个馍说:小伙子别这样说:你是打老日受的伤,我们会想办法救你的……。说罢老汉招呼众人将仝明堂抬到了庙里,进去一看大殿里还住着一个伤兵,仝明堂细一瞅真认识,是嵩县老乡,叫陈福深(大章乡人)。俩人相见,抱头痛哭。事后得知:那个救仝明堂的老人叫杨才庭,为人正直,乐善好施,是当地开明绅士,人称杨三先生。

此后,仝明堂便在村子里安顿下来,每天杨老先生送来饭菜供他们吃喝,还找了一位大娘照顾他俩生活,端茶喂饭,悉心照料,杨先生每天到庙内问寒问暖。住了约10多天,由于得不到及时治疗,加上缺医少药,仝明堂身上的伤口开始恶化,疼痛难耐,整宿的睡不着觉,特别是小肚子上中的那一枪,将他的输尿管打坏,不能正常排泄,尿从伤口往外流,腥臭难闻,见状仝明堂顿感心灰意冷,万念俱焚,一天他对杨先生说:能不能找个大夫给我看看,看能不能治,不能治,就别管我了,死后麻烦您老给俺家去个信就行。杨先生见仝明堂心情沉重忙开导说:

小伙子,别想那么多,你这伤没事……。话是这样说,第二天杨先生还是找了个乡村老大夫给我看病,检查后看伤势太重,商量着尽快帮他找部队治疗。

第三天,杨先生告诉仝明堂部队找到了,阮勋部就驻在离此50里远的槐树村,当即就找来了8个小伙子,用担架将他和陈福深抬送到了阮部,遂转至后防医院治疗,在部队医院我整整住了4个月伤口才痊愈,但由于负伤过重,仝明堂落下了终身残疾。

讲到这里,仝明堂老人用衣袖擦拭了一下浑浊的眼泪说:唉!都过去70多年了,我能活到今天,知足了。

永垂青史

潘家镇战斗自卫军共击毙日军400多人,炸毁敌汽车7辆,光尸体就拉了19汽车。.阮部也伤亡800多人,几乎全部是嵩县人,1200多人的队伍,最后归队的不足百人,战后,阮勋在潘家镇买了6亩地,挖了14个大坑,埋葬了800多牺牲的官兵,随后每年阮勋都到遂平县潘家镇祭祀阵亡将士。

那800多都是嵩县人呀! 20多岁的小伙子呀。做为幸存者,仝明堂想起那些战死的兄弟们仍老泪纵横:

据史料记载:潘家镇之战是日寇侵入遂平县后中国军队进行的一次悲壮惨烈的抗战,给企图打通平汉线的日军以迎头痛击。战后阮部被编入豫南挺进军第14纵队,继续进行**战争。国民政府(当时的中央政府)给自卫军阵亡将士发了"荣哀状",永志荣哀,并发放抚恤金,抚慰阵亡者家属。

潘家镇血战结束三个月后,庞秀夫的灵柩运回了故里,安葬时嵩南百姓沉痛悼念,挽联满棚,其父痛不欲生,书联“有书不读,有家不归,一心**为国死,无私忘我,无畏忘命,千军杀敌救民生”。

战后,仝明堂拖着伤残的身子回到了嵩县老家,在村小学教书,当年行军打仗走遍大半个中国,回来后他再也没走出过这个小山村。转眼间,70多年过去了,一切都成为历史,当年身负重伤的仝明堂虽然历经人生磨难,却奇迹般地生活着,前年,民政部们为他办理了抗战退伍老军人伤残抚恤补助金,这让93岁的仝明堂感到欣慰:

人活一辈子不容易,但有一点要知道,团结才是力量,国家政策好了,国泰民安,可也不能忘了那些死去的战士们,永远的铭记呀!

送我们走出院子,仝明堂的话一直回荡在我们的耳畔。

\u003c文/李清竹\u003e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