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华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

更新时间:2024-09-20 23:49

陈瑞华,男,汉族,1967年出生于聊城市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陈瑞华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程序法理、法学方法学术研究。他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政法论坛》等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并独立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陈瑞华曾获得“全国十大中青年法学家”称号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资格,并担任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工作经历

1995年7月进入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7年7月出站后被聘为副教授,随后被破格评为教授。2022年4月,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领域

致力于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程序法理、法学方法学术研究。

获奖记录

教学成就

课程

陈瑞华教授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为法学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以及各类在职研究生班开设多门专业课程。其中主要的课程有“法学前沿讲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法”“法学方法论”“人权法讲座”等。曾先后连续四次被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评为“十佳教师”。

个人理念

法律程序既具有保证实体法公正实施这一外在的工具价值,其本身又具有内在的道德价值。作为评价法律程序的内在价值,程序正义有其独立的理论基础,也有着诸如参与性、中立性、对等性、自治性、合理性、及时性、终结性等一系列的最低要求。之所以要维护程序的正义,是法治原则的要求,是尊重程序参与者人格尊严的需要,也是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内在应有之义。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最大研究课题是诉讼形态的回归问题。在当下的诉讼程序中,从回避、管辖、侦查、起诉、强制措施的设计,到一审法院对起诉罪名的随意变更、二审法院全面审理以及不开庭审理方式、死刑裁判的复核、法院对已决案件的主动再审以及执行中刑罚内容的变更等,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行政化甚或准军事化的倾向。只有在这一系列程序环节上建立基本的诉讼形态,程序正义才有存在的空间,警察权、检察权、司法权滥用的问题也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从性质上看,司法权应定位为司法裁判权,它在程序上具有被动性、亲历性、公开性、集中性和终结性,在组织体系上则具有合议性、裁判者的职业化、民众参与等特征,而司法裁判权不同于行政权的根本特征还在于其独立性。确定司法裁判的适用范围,必须遵守两项基本标准:一是对其他国家公共权力进行制约;二是为那些受到国家公共权力机构侵害的公民权利提供最后的、权威的司法救济。因此,在诸如刑事拘留、逮捕、逮捕后的羁押、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搜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窃听等一系列强制处分环节上,建立司法审查、司法救济的机制,是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重大课题。

警察权的司法化是中国司法制度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一方面,警察拥有在治安行政领域直接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权力,另一方面,警察在刑事侦查活动中拥有自行决定限制、剥夺公民自由、财产等基本权利的权威,并可以自行决定刑事追诉活动的启动、进程和终结,其侦查活动具有自我决定诉讼结局的效果。控制警察权的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的必由之路。而控制的关键措施在于两点:一是将警察所享有的行政性羁押权加以剥夺,使得未经司法裁判机构的听审,任何人的自由不被剥夺;二是逐步将警察的侦查权纳入到公诉权的控制和约束之下,使得检察机关拥有对刑事追诉活动的启动、进行和终止的权力,也是使得侦查成为公诉活动的必要准备,其成功取决于公诉活动的最终成功。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另一重大课题是走出认识论的误区问题。在认识论是指导下,发现真相、实事求是、不枉不纵、有错必纠成为诉讼活动的终极目标。而这些目标必然与一系列体现程序正义的诉讼规则、证据法则背道而驰。不走出认识论的误区,不建立程序正义和形式理性观念,那么,不仅无罪推定会丧失存在的基础,而就连沉默权、非法证据排除、证人特权、证人出庭作证等一系列的证据规则难以确立起来。

主要论文与著作

著作和教材

1.《刑事审判原理论》,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2004年版,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约40万字;

2.《看得见的正义》,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约20万字;

3.《法律人的思维方式》,独著,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约40万字;

4.《比较刑事诉讼法》,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约52万字;

5.《程序正义理论》,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约20万字;

6.《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013年版,约46万字;

7.《量刑程序中的理论问题》,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约20万字;

8.《刑事证据法》,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013年、2018年、2021年出版,约50万字;

9.《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约31.6万字;

10.《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独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2010年、2018年版,约33万字;

11.《程序性制裁理论》,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2010年、2017年版,约43万字;

12.《论法学研究方法》,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约26万字;

13.《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上、下),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013年、2016年版,约100万字;

14.《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独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2018年版,约45万字;

15.《刑事辩护的理念》,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法律出版社2022年出版,约30万字;

16.《刑事辩护的艺术》,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约23万字;

17.《司法体制改革导论》,独著,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40万字;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年出版,55万字;

19.《刑事程序的法理》(上、下),独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出版,100万字。

20.《企业合规基本理论》,独立著作,法律出版社2020年、2021年、2022年出版,50万字。

21.Ruihua Chen,Models of Criminal Procedure System,Springer,2022.(英文版《刑事诉讼的制度模式》,英国斯普林格出版社2022年出版,约400页)

参考资料:

法学“三大刊”论文

1.《走向综合性程序价值理论:贝勒斯程序正义理论述评》,《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2.《市场经济与刑事诉讼法学的展望,《中国法学》1993年第5期;

3.《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的探索与开拓》,《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

4.《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

5.《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评马修的“尊严价值理论”》,《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6.《程序性制裁制度的法理学分析》,《中国法学》2005年第6期;

7.《未决羁押制度的理论反思》,《法学研究》2002年第5期;

8.《案卷笔录中心主义》,《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9.《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中国法学》2006年第5期;

10.《司法过程中的对抗与合作: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法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1.《刑事程序失灵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国法学》2007年第6期;

1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三个模式》,《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13.《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

1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中国模式》,《中国法学》2010年第6期;

15.《量刑程序改革的模式选择》,《法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6.《实物证据的鉴真问题》,《法学研究》2011年第5期;

17.《从经验到理论的研究方法》,《法学研究》2011年第6期;

18.《法律程序构建的基本逻辑》,《中国法学》2012年第1期;

19.《以限制证明力为核心的新法定证据主义》,《法学研究》2012年第6期;

20.《非法证据排除程再讨论》,《法学研究》2014年第2期;

21.《刑事证明标准中主客观要素的关系》,《中国法学》2014年第3期;

22.《法官责任制度的三种模式》,《法学研究》2015年第4期;

2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若干争议问题》,《中国法学》2017年第1期;

24.《刑事对物之诉的初步研究》,《中国法学》2019年第1期。

25.《刑事诉讼的合规激励模式》,《中国法学》2020年第6期。

参考资料:

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代表作)

26.《论法人犯罪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政法论坛》1993年第3期;

27.《意大利1988年刑事诉讼法典评析》,《政法论坛》1993年第4期;

28.《美国辩诉交易程序与意大利刑事特别程序比较》,《政法论坛》1995年第3期、第4期;

29.《刑事审判程序价值论》,《政法论坛》,1996年第5期、第6期;

30.《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中外法学》1996年第2期;

31.《程序正义论:从刑事审判角度的分析》,《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

32.《二十世纪中国之刑事诉讼法学》,《中外法学》1997年第6期;

33.《论程序正义价值的独立性》,《法商研究》1998年第2期;

34.《通过法律实现程序正义:萨默斯程序价值理论评析》,《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第1卷第1辑;

35.《程序正义论纲》,《诉讼法学论丛》1998年第1卷第1辑;

36.《制度变革中的立法推动主义》,《政法论坛》2010年第1期;

37.《程序性裁判中的证据规则》,《法学家》2011年第3期;

38.《论量刑建议》,《政法论坛》2011年第2期;

39.《量刑程序中的证据规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3期;

40.《论证据相互印证规则》,《法商研究》2012年第1期;

41.《论瑕疵证据补正规则》,《法学家》2012年第2期;

42.《案卷移送制度的演变与反思》,《政法论坛》2012年第5期;

43.《刑事司法裁判的三种形态》,《中外法学》2012年第6期;

44.《论被告人的自主性辩护权》,《法学家》2013年第6期;

45.《独立辩护人理论的反思与重构》,《政法论坛》2013年第6期;

46.《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三种模式》,《法商研究》2014年第1期;

47.《刑事诉讼中的有效辩护》,《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48.《辩护权制约裁判权的三种模式》,《政法论坛》2014年第5期;

49.《法学研究方法的若干反思》,《中外法学》2015年第1期;

50.《新间接审理主义》,《中外法学》2016年第4期;

51.《论辩护律师的忠诚义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3期;

52.《论侦查中心主义》,《政法论坛》2017年第2期;

53.《对非法审判行为的程序性制裁》,《兰州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54.《审判中心主义改革的理论反思》,《苏州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55.《程序性辩护的理论反思》,《法学家》2017年第1期;

56.《有效辩护问题的再思考》,《当代法学》2017年第6期;

57.《检察机关法律职能的重新定位》,《中国法律评论》2017年第5期;

58.《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考》,《中国法律评论》2017年第3期;

59.《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理论展开》,《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1期;

60.《论监察委员会的调查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61.《法官员额制改革的理论反思》,《法学家》2018年第3期;

62.《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定位》,《东方法学》2018年第1期;

63.《公安职能的重新定位问题》,《苏州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64.《论协同性辩护理论》,《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65.《论国家监察权的性质》,《比较法研究》2019年第1期;

67.《行政不法事实与犯罪事实的层次性理论——兼论行政不法行为向犯罪转化的事实认定问题》,《中外法学》2019年第1期;

68.《从经验到理论的法学研究方法》,《中国法律评论》2019年第2期;

69.《刑事诉讼的公力合作模式——量刑协商制度在中国的兴起》,《法学论坛》2019年第4期。

70.《刑事辩护制度四十年来的回顾与展望》,《政法论坛》2019年第6期;

71.《企业合规视野下的暂缓起诉协议制度》,《中外法学》2020年第1期;

73.《辩护律师职业伦理的模式转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73.《论刑事之诉的类型和效力》,《法学论坛》2020年第4期;

74.《论量刑协商的性质和效力》,《中外法学》2020年第5期;

75.《论协商性的程序正义》,《比较法研究》2021年第1期;

76.《企业合规出罪的三种模式》,《比较法研究》2021年第3期;

77.《企业有效合规整改的基本思路》,《政法论坛》2022年第1期;

78.《有效合规管理的两种模式》,《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年第1期;

79.《论程序正义的自主性价值》,《江淮论坛》2022年第2期;

80.《合规监管人的角色定位》,《比较法研究》2022年第3期。

参考资料:

外文论文

1.“China’s New Exclusionary Rule:An Introduction”,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Law,Vol.24,二氧化氮,Spring 2011,pp.229-248.

2.“Initial Research on the Malfunctions of the Criminal Process”,in Pacific Rim Law \u0026 Policy Journal,Vol.20,No.2,2011,pp.359-397.

参考资料:

社会生活

社会兼职

陈瑞华教授担任多项社会职务,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少年审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维权委员会顾问、中国诉讼法学会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同时,他还是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的兼职教授,以及北京市律师协会的顾问。

2024年6月12日,陈瑞华当选为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

法律顾问

2020年7月10日,陈瑞华被聘为第三届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同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聘任新一届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的决定》聘任为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聘期为五年。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2024-09-08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2024-08-26

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召开第四次会员大会.百家号.2024-08-2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