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大学 :中国陕西省汉中市境内高校

更新时间:2023-04-16 17:48

陕西理工大学(英文名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SNUT,坐落在汉中市,受陕西省教育厅管辖,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

1958年,为解决陕南基础教育师资和其他急需人才,汉中大学成立,1978年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1965年,适应三线建设战略需要,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在汉中设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离后,在原址建立陕西工学院;2001年,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2019年学校在陕西省内实现一批次本科招生。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南北2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28.23万平方米,校舍建设总面积68.39万平方米。设有15个学院和1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有60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26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35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0余人,全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图书馆累积馆藏约254.98万册(含资料室),其中线装古籍及民国文献51055册;累积电子图书近178.20万册,电子期刊55.05万册,学位论文623.76万册。学校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一个,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022年,陕西理工大学位居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371位。2023年,陕西理工大学位居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385位。截止2024年5月,陕西理工大学位居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344位。

历史沿革

一、合校前的建设与发展

(一)汉中师范学院的办学历史沿革(1958——2001)

1958年5月,中共陕西省委决定筹建“汉中师范专科学校”。5月28日,筹委会正式成立,开始着手选定汉中文庙为校址开始筹建工作。同年11月4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汉中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汉中大学”。建校之初,学校设立中文、数学、生物农业三个专业。

1959年汉中大学迁到汉中农校原址办公,一年后学校的医疗系和农学系被撤销。文革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最终在1972年彻底停办。

陕西省教育局、汉中市教育局、陕西师范大学于1975年协商,决定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汉中分校,占陕西师范大学户头,由汉中地区革委会具体领导,面向汉中、安康两地区招生。同年10月正式开始上课。经国务院1978年4月1日批准,恢复汉中大学并改名为汉中师范学院。4月28日教育部专文指出:原址恢复汉中大学并改名为汉中师范学院。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汉中师范学院不断壮大发展,至2001年全校设有10个系,16个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校级实验中心,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已经达到5286人。

(二)陕西工学院的办学历史沿革(1978———2001)

北京大学汉中分校(“653”)于1978年底,撤回北京。陕西省采用家属农转非政策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7所高校和6个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调来150名教师和领导干部,利用现址建立了陕西工学院。建校之初,学校设有两个系、四个专业。依据国家“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陕西工学院于1991年底将教学机构发展为四个系、两个部、12个专业,学生1604人。

历经1992至2001年十年的建设发展,陕西工学院教学机构发展到9个系、3个部、3个中心,专业增加到19个,创建了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重点学科。在校学生增加到4873人。

二、陕西理工学院的组建及其发展(2001—今)

教育部发出教发函[2001]163号《关于同意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的通知》于2001年6月20日生效。同年9月1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出陕政函[2001]209号文件“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汉中师范学院与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的通知”,正式组建新的陕西理工学院,撤销原两校建制。省委教育工委于同年11月26日宣布了陕西理工学院领导班子。次年6月6日 ,陕西理工学院揭牌庆典活动举行,并于2003年7月向中国农业银行融资3.65亿元。于2004年年10月新征土地345亩。

陕西理工大学于2006年元月,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获得成功,获得中国古代文学、植物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4个硕士授权学科专业。

经过2004至2007年3年的建设,陕西理工大学于2007年11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荣获优秀学校。

2020年6月,发起成立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高校联盟并当选副理事长单位。

2022年3月,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拟表彰名单。

2023年1月,依托陕西理工大学建设的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陕西省大学科技园”。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15个学院和60个本科专业,包括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人文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与科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与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师资情况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6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35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00余人,二、三级教授18人。柔性引进院士5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入选陕西省省级人才项目20余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获得者40余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涛、王巍邵明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蓓薇、  张平

长江学者: 王秋旺、李隽、廖桂生等

国家”杰青”: 廖桂生

国家优青: 许斌

双聘院士: 王巍、朱蓓薇、张涛

省级教学名师:郑宽明、任亚杰、曾小珊、潘宏利、付兴林、白海清

省级优秀教师:郭三刚

省级师德标兵:李安周、吴  伟

省级师德先进个人:蔡云辉、党军国、刘  沛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蒋学全、马从谦、李文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及生物学被列为陕西省第二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拥有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会计、生物与医药等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省级一流学科,5个省级一流培育学科。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建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理学、汉语言文学等8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经济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等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名牌专业,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7个省级教学团队,16名省级教学名师,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特色专业:经济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级名牌专业:生物科学(师范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体育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汉语国际教育、自动化、电子商务、车辆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统计学建筑学、法学

2021年评选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项8项,二等奖12项;遴选出10项成果参加省级高等教学成果奖评选,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评选校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遴选出6项成果参加省级基础教学成果奖评选;获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学校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设有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陕西理工大学特莱恩工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本硕连读、双学位等各类交流学习项目。

学校与汉中市教育局、宁强天津高级中学、勉县国土资源局等政府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基地,与四川、陕西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学校拥有图书馆总面积达到50880.35m2,阅览室座位数5400个。图书馆拥有纸 质图书 254.98 万册,当年新增 43438 册,生均纸质图书103.59册;拥有电子期刊55.05万册,学位论文623.76万册,音视频 28960.0 小时。2022 年图书流通量达到 4.84 万本 册,电子资源访问量54.43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244.94万篇次。学校数字图书资料管理系统,汇集了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国标准数据库、中国基本古籍数据库、施普林格期刊数据库、爱思唯尔期刊数据库、师范教育专题数据库等40余个中外文教学科研资源数据库。

学术出版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理工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前身是创刊于1983年的《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2005年更名为《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4月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理工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其前身是创刊于1985年的《陕西工学院学报》,1990年4月取得公开发行刊号,2005年更名为《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4月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秦巴生物资源生态环境省部共建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矿渣综合利用环保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35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和服务平台。

有省级以上研究基地与平台10类3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市级科研平台2个。另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陕南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成果

至2024年4月,近5年,学校高层次获奖、高水平论文数量逐年提升,SCI1区论文增长5倍,发明专利增长2倍以上,科研经费总量翻了2番。坚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成立陕理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成陕理工大学省级科技园,科研成果转化率明显提升。坚持“立足陕西省,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深入推进产教、科学教育、校地、军民融合发展,“把学问做在秦巴山川,让成果惠及汉江两岸”,学校美誉度和影响力日益扩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1年学校作为主持单位的项目获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攻关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6项;陕西理工大学作为参与单位的项目获批重点攻关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

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批国家级立项36项、省级立项95项;学生学科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励1700余人项,国家级奖530余人项,其中374人项为高等教育学会《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名单》竞赛项目。

学校排名

2022年,陕西理工大学位居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371位。

2023年,陕西理工大学位居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385位。

2024年,陕西理工大学位居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344位。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标识整体为圆形。内圆主题图形由汉江抽象图形和“陕西理工”汉语拼音字母“SXLG”融合而成,突出了学校的文化地域特征;内圆的外圈有齿轮和书本形象围合而成,体现学校教师教育和工程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外层正上、下方分别为毛体“陕西理工大学”和英文校名。校徽采用红色、灰色和黑色搭配。徽章为题有标准中文校名的长方形证章,分白底红字、红底白字两种。

校旗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旗帜,图案由校徽、中英文校名组成。校旗主旗底色为红色(色值C:0,M:100,Y:100;K:0),图案为白色(色值C:0,M:0,Y:0;K:0)。

校训

明德 砺志 博学 笃行

校歌

《携手共进向明天》

大西北,小江南,汉江之畔我美丽校园。  

书海无涯勤求索,明德砺志学为先。啊,天行健,气浩然,汉江潮涌涛声远。扎根秦巴,胸怀天下,志存高远。时代重任挑在肩,时代重任挑在肩。  

秦巴山,汉水源,桃李芬芳我青春校园。  

成竹在胸育英才,博学笃行谱新篇。啊,纳百川,天地宽,开拓创新勇登攀。服务基层,敬业奉献,文明承传。长风破浪永向前,长风破浪永向前。

陕西理工大学精神

艰苦奋斗  忠诚奉献   求真尚实  博望致远

行政管理

截至2024年4月

校区情况

陕西理工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汉中,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2个校区,其中南校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一环路1号,北校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褒城镇),校园总面积128.23万平方米,校舍建设总面积68.39万平方米。现设有15个学院和1个教学实验实训中心,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校园风光

校友情况

截至2024年4月

所获荣誉

2016年2月,陕西理工大学被授予全省高教系统“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014年10月,陕西理工大学获“全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3年7月,陕西理工学院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11年10月,陕西理工大学被民盟中央授予盟总支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