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寿伯 :中国篆刻家、画家

更新时间:2024-09-21 10:10

陶寿伯(1902-1997),名知奋,又名之芬,号万石镇,江苏无锡人。自幼诚笃好学,15岁即投苏州市名师唐伯谦门下,研习书法、篆刻、镌碑诸艺。23岁师从沪上耆宿沈恩孚,研读《说之解字》和孔孟之学。25岁时转师艺林宗师赵时㭎,直入赵氏堂奥。后又拜张大千为师。其于绘画、书法、篆刻无不精能,并称“三绝”,画梅被称圣手。于右任评其“刻印推海内巨手,画梅亦为第一”。陶寿伯1950年经香港特别行政区转赴台湾,与渡海名家于右任、张大千、溥心畬黄君璧等时相酬唱。其一生勤于艺事,治印作画均逾万数,在海外举办书画展达一百五十余次,为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不遗余力,贡献卓著。

人物介绍

陶寿伯先生在台湾乃至海外享有书画印“三绝”的美誉,篆刻被称为巨手,画梅称圣手。他的艺术成就为曾熙、于右任、吴稚晖钱穆、溥心、张大千、黄君璧、王己千等名家们所盛赞。从《陶寿伯自编年谱》中我们可以知道,他出身贫寒,幼年时所受的教育很少,9岁入无锡匡村小学,14岁母亲过世,中断学业,15岁时奉祖母命又复读了半年,旋即辍学,往苏州汉贞阁碑帖店当学徒。前后学习时间才四五年,然而在其自编年谱29岁那年,他说:“近数年来,于书刻之外亦为《大世界报》写稿,有一天刊出我七篇短稿,欣喜之极。38岁时创办了《奋报》《袖珍报》《艺术新闻》三份报刊。今天我们欣赏他的书画印章,书画的题款、印章的边款,就文字来说无不文从意顺,而且有很高的文学性,特别是画上的题诗,清新隽永,饱含深情。陶先生晚年曾为没有受到高等教育而遗憾,认为早年的命运和齐白石一样困苦。他的朋友胡会俊(画家、将军)则把他与王云五相比,称他为“王云五第二”。王云五早年也是在五金店当学徒,业余刻苦自学最后成为英文教授、著名出版家的。陶寿伯后来能成为著名的艺术家而不是普通工匠,有几个重要原因,第一是儒家行为修养的教育,二是他个人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勤奋和谦虚,三是拜到了名师。

主要成就

台湾《中国美术》第34期(1992年6月)刊发“陶寿伯大师及门人画展专辑”,丁慰慈撰《冰雪梅园》一文说’(1953年美国)艾森豪威尔任总统,蒋公介石曾以陶寿伯巨幅梅花作为贺礼。

20世纪80年代初,蒋纬国在台湾推广梅花运动,台北市《大华晚报》(1981年2月4日)发表他的文章《梅花天地心——为推广梅花运动进一解》,文中说“画家陶寿伯先生自民国十九年专致力于写梅,半世纪来,作品逾三万零五百幅,每年巡回海内外展出,意境超凡”,并说其父蒋介石生前“曾极为赞赏”。之前(1月19日)他又亲笔写信给陶寿伯说:“纬何敢以爱梅之倡导者自居,与先生之写梅五十年、蜚声海内外相比,更惶逊莫及也。”陶寿伯八十寿庆时,台湾领导人蒋经国曾亲书寿屏相贺。这虽说是艺术与政治的联姻,亦或艺术为政治所用,但也足见陶寿伯画名之大。至于其画品之高下,还得看专家们评论。

1950年,陶寿伯只身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转赴台湾,翌年在台北市举行第一次画展。中国国民党元老、文化名人吴稚晖以87岁高龄为画展撰序,并亲笔书写道:“其饮誉大江南北,固甚久矣。今夏漫游香岛数阅月,许世英钱穆马鉴诸先生极赏其艺,推崇备至。” “所写梅花,雅逸高古,似不食人间烟火者,堪与冬心、巢林先后媲美,实当为梅传神之圣手,故乐为之推荐。”“写梅圣手”之名由此而传,陶寿伯时年50岁。

溥心畬是清贵族王孙(爱新觉罗·奕訢奕诉之孙) ,被称为文人画的殿军,与张大千齐名,他曾为陶寿伯画展撰序:“辛卯,遇陶君寿伯于海上寄庐,飘然遐岸,慷慨奇士也。出所画梅数纸,则古干生烟,凌风欲起,笔以欹侧生姿,敷花婀娜,觉孤山处士之风,若可揽接。仆亦以读书之暇习绘事,虽偶然画梅,而六法不工,绳矩未备。见君画梅,落纸如风,辄爽然若有所失。”溥心畲在台湾课徒授画,曾请陶寿伯代授的梅花数月之久。1956年,陶寿伯将往南洋举行巡回画展,中国国民党元老、书法名家于右任亲笔书写赠言:“江南名士陶寿伯先生,自十六岁即从事书刻之学,二十九岁复致力于画梅,已数十年。今刻印推海内巨手,画梅亦为第一。”

在台湾有书画篆刻三绝之誉和“梅王”之称。

参考资料

陶寿伯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2-01-1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