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庙镇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下辖镇

更新时间:2023-09-25 16:37

陶庙镇,隶属于菏泽市巨野县,地处巨野县城东南部,2018年,户籍人口42640人。 

1978年,新建陶庙公社。1983年4月,撤社建乡时,建立陶庙乡。2001年9月,撤乡建陶庙镇。  2020年6月,陶庙镇下辖33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为鲁国西境。

西汉,属昌邑县

金时,属巨野县。

1978年,新建陶庙公社。

1983年4月,撤社建乡时,建立陶庙乡。

2001年9月,撤乡建陶庙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陶庙镇下辖张庄、孟庄镇、李单楼、周庄谢庄、双庙孙、庄、后董楼、陶庙、狄海、西张庄、刘楼、张集镇、夏苗庄、丁庄、伊集、孙庄、东张庄、前店子、苏坑、高楼、平官李、营里、陶楼、秦楼、田庄、后店子、夏庄、前董楼、截河集、姜谭、姚店、韩祝庄、洪庄、金山屯区、王楼、侯庙、水寺张、曲庄39个村民委员会。 

2020年6月,陶庙镇下辖33个行政村:周庄村、陶楼村、后店子村、前店子村、刘楼村、秦楼村、张庄村、双庙孙村、谢庄村、水寺张村、孙庄村、苏坑村、狄海村、洪庄村、营里村、丁庄村、伊集村、王楼村、姚店村、平官李村、高楼村、侯庙村、姜谭村、田庄村、截河集村、褚庄村、金山屯村、李单楼村、张集村、董楼村、红旗社区村、民族团结村、东西张村,  镇人民政府驻陶庙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陶庙镇地处巨野县城东南部,东临金乡县羊山镇,南与金乡县马庙镇相临,西接大谢集镇,北与独山镇接壤。  区域面积57.45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陶庙镇辖区总人口39960人。 

2018年,陶庙镇户籍人口4264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陶庙镇财政总收入9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0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500万元,增值税300万元,企业所得税10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25元,比上年增长14%,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各项贷款余额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 

2018年,陶庙镇有工业企业2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9家。 

农业

2011年,陶庙镇有耕地面积5.75万亩,人均1.4亩,以种植小麦、大蒜、棉花为主。农业总产值达到2.38亿元,比上年增长8.6%。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生产粮食2.7万吨,人均676千克,其中小麦2.1万吨,玉米0.6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0.9万头,年末存栏0.7万头;羊饲养量2.3万只,年末存栏1.9万只;家禽饲养量25.5万羽。 

工业

2011年,陶庙镇工业生产总值11.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0%,比上年增长13.9%。工业企业14家,职工1089人。以化工、铸造、机械加工、建筑材料、冷库储存为主。 

商业

2011年末,陶庙镇有商业网点430个,职工860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54亿元。主要产品有大蒜,销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大蒜

陶庙镇大蒜种植面积4.5万亩,可年产大蒜6万吨,蒜薹2.8万吨,是优质大蒜生产专业镇。大蒜品种以苍山白皮蒜、改良红皮蒜等优良品种为主,其产品肉质脆嫩,香辣味浓,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作为防病治病的必备食品和药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镇党委政府把发展大蒜产业作为富民兴镇的重要举措来抓,做足做好大蒜文章,积极开拓大蒜产业在冷储、精深加工、外贸出口等领域的纵深发展,通过以蒜为媒,广泛招徕外商,截止到目前,陶庙镇共建大型果蔬恒温库16家,大蒜总贮存能力达6万余吨;特别是以龙泰果蔬集团大蒜龙头加工企业,常年进行大蒜的保鲜、加工和出口,并于日本马来西亚、东欧等10余个国家建立了出口贸易伙伴关系。

棉花

陶庙镇地处于黄河冲击平原,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区,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盛产小麦、棉花、玉米等农作物,农作物秸杆资源极为丰富。全镇现建有优质棉生产基地5.5万亩,年产皮棉11万担,年产棉花秸秆2.2万吨;另外巨野县常年种植棉花100万亩,年可产棉花160万担。

社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陶庙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38处,各类文化专业户30户,各类图书室38个,藏书20余万册,学校体育场9个。5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有线电视4000多户,入户率30%。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陶庙镇有幼儿园19所,在园幼儿1006人,专任教师45人;小学8所,在校生2800人,专任教师17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20人,专任教师7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财政预算教育经费35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8.9%。 

医疗卫生

2011l年末,陶庙镇有各级医疗机构15个,门诊所15个,病床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张。固定资产总值3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70名,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20人,注册护士6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陶庙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27户,人数1595人,支出145.46万元,月人均76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属对象22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0万元;敬老院1处,床位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2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78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315万元,基金支出合计265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9530人,参保率100%。

交通

2011年,陶庙镇境内有南北夏陶路4.1千米,东西章羊路5.1千米,镇区有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50班次,日均客运量1000人次。 

文化

历史文化

境内历史文化遗迹颇多。著名的“古井跃榆”和桃花府内的“晚唐古槐”,历经沧桑磨难,至今叶繁枝茂、生机盎然,令众多文人墨客留恋忘返;元代古墓群的石人、石马、石碑、石兽-----神态逼真、貌似迥异,静静伫立在友谊河畔,无语间彰显着墓主人的尊贵、威严;我镇距“鲁西南战役纪念馆”仅数里之遥,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际,在羊山集遭遇到中国国民党精锐部队的顽固阻击,作为我军的后方阵地,陶庙人民纷纷备足人力、物力积极支援前线,为战斗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每年的农历3月26日,是传统的陶庙庙会,每逢时日,游人如织、商贾云集,桃花府内更是香火旺盛。庙会已逐渐成为陶庙一张对外宣传、提升知名度的独特名片,深入人心、广为人知。

东岳天齐庙

东岳天齐庙,位于陶庙镇陶庙村,因历代护庙人及重修者中多为陶姓,故又俗称陶家庙。东岳天齐庙为道教祭祀泰山神的庙宇。古代皇帝多祭祀泰山,传说泰山神掌管人间生死,“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所宗者也。”(《云七签·五岳真形图序》)。李隆基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孛儿只斤·忽必烈时又尊泰山神为“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简称“东岳天齐大帝”或“东岳大帝”。每年夏历三月二十八日为祭祀日。此庙始建年代无考,世人或传唐建,或曰宋时,众说纷纭。旧志中记载有元代至元年间的重修碑记,至今尚存残铭,可证其始建年代上限为唐中晚期,下限为金朝。明万历年间,善士陶敬聚社集资重修,现有碑为记。入清后,又于康熙帝爱新觉罗·旻宁、光绪等年间不断增修扩建,规模日臻完善。主要建筑有天齐殿、三皇殿、文王殿、关帝殿、三教堂、玉皇阁、九女阁、高台庙土地庙华佗纪念馆以及山门、戏楼等,占地面积10余亩。旧时庙内古木参天,碑石林立,香火旺盛,游人如织。解放后,天齐庙为供销社所用,其中部分古建筑陆续被拆除,碑碣石刻亦多被毁。“文革”中又遭余劫,唯天齐殿、三皇殿、文王殿、三教堂幸存,均面阔三间,青砖砌壁,灰瓦覆顶,古朴肃穆,犹显庄重典雅之风。天齐殿东西两壁分别嵌有明隆庆和清光绪年间的重修刻石,三皇殿内壁画尚存,尤为难得。

更引人注目的是庙内的一株古槐,被当地人尊称为“槐爷”传为唐朝所栽,树围5米余,然岁月荏苒,朽枯中空,仅存外皮10厘米许,却枝繁叶,充满生机,令人叹为观止。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