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占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

更新时间:2024-09-21 10:54

韩占文,男,1984年在河北大学学士,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硕士学位,199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圣体学院)获博士学位,199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出站。2012年8月3日,任云南天文台台长(任期5年)。主要从事双星演化研究和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给出了恒星演化晚期外壳的抛射判据、伴星双星的物质交流稳定性判据、单星和双星的初始-终止质量关系,解释了银河系行星星云的分布,提出了星及CH星的形成模型、简并双星的形成模型、B型亚矮星的双星模型,回答了双星演化的几个基本问题。其多项理论预言已得到国际学者的观测证实,如预言的钡星丰度轨道周期关系得到了Zacs的观测证实。

2017年7月,入选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起,任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兼职)。2019年11月28日,《自然》在线发布了其参与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2020年6月,《天体物理学杂志》在线发表了其领导的研究团队认证了一个刚刚经过快速物质交流阶段的oEA型脉动食双星系统的成果。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91-09--1995-09,剑桥大学,博士

1984-09--1987-07,中科院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硕士

1980-09--1984-07,河北大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2~2017,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台长

1998-08~现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

1995-10~1998-07,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副研究员

1987-07~1991-08,中国科学院星云南天文台,助理研究员

社会兼职

2019-09-01-2023-09-01,《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主编

2018-10-01-2022-10-01,国际天文联合会(IAU)恒星演化委员会,组委

2018-02-01-2022-02-01,《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副编辑

主要成就

主要从事恒星结构和演化的研究。韩占文院士在顶级天文刊物上发表论文129篇,受到SCI他引4507篇次,发展了双星星族合成研究,并应用于特殊恒星大样本观测结果的理论解释;建立了热亚矮星、钡星、双伴星等特殊恒星的形成模型,阐述了双星在特殊恒星形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韩占文培养了40余名天体物理学的硕士和博士,其中已有10余名成为教授(研究员)。

研究项目

参加了攀登计划和973计划,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一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

研究方向

传统恒星演化

恒星演化晚期外壳抛射判据

双白矮星物质交流稳定性判据

FGB/AGB核质量恒星光度半径关系

情况B双星演化

相接双星演化

大样本恒星演化

行星星云的形成

钡星、CH星的形成

简并双星的形成

B型亚矮星的形成

Ia型超新星前身星研究

AM CVn星的形成

激变变星的形成

脉冲星双星的形成

黑洞双星的形成演化

共生星的形成

恒星演化理论在星系研究中的应用

椭圆星系的UV upturn

演化星族合成方法

研究成果

1.恒星演化晚期外壳抛射判据:

提出了恒星演化晚期外壳抛射的判据和恒星的初始-终止质量关系。算出单星演化产生的一水碳酸钠伴星最大质量为1.1M⊙,它低于公认的Chandrasekhar质量极限(1.4M⊙),这个结果将影响宇宙中重元素丰度的计算值。第一次从理论上证实了已有的行星星云测距方法是可靠的。给出白矮星质量分布与星族年龄和化学丰度之间的关系。

2.百万颗双星同时演化—行星状星云:

系统地研究了行星状星云的形成、双星演化与行星状星云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白矮星双星(如激变星,双简并星,Ia型超新星的原星等)的形成机制。

3.百万颗双星同时演化—钡星、CH星

系统地研究了钡星和CH星及相关天体的形成,提出了四种形成机制,成功地解释了钡星的轨道周期分布、质量函数分布和钡星的数量,指出钡星的化学丰度与其轨道周期强烈相关,并预测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4.百万颗双星同时演化—简并双星:

系统地研究了简并双星及相关天体的形成,提出了简并双星形成的三种形成机制。

5.射电脉冲星

研究了射电脉冲星的轨道周期和白矮子星质量之间的关系。

6.主序星

根据最新的恒星演化模型,给出了零龄主序恒星的光度和半径的解析表达式,为恒星、星团星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工具。

7.核质量恒星光度关系:

根据最新的恒星演化模型网格,系统地研究并给出了最新AGB/FGB星核质量-恒星光度唯一关系以及星族I和星族IIAGB/FGB星核质量-恒星半径关系。

社会活动

韩占文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团组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是国际天文联合会会员、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欧洲Ia型超新星计划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节点成员、云南天文台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天文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北大学兼职教授。

任免信息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1月30日,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任命韩占文为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兼职)

2018年12月6日,河北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占文受聘签约仪式,任命韩占文为河北大学兼职教授。

2019年7月4日—2022年韩占文担任中国天文学会十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韩占文担任中原地区大科学装置LAMOST望远镜(LAMOST)科学委员会委员。

中国空间站望远镜(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韩占文曾担任《中国科学》编委。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韩占文主要从事双星演化、特殊恒星形成、双星星族合成和Ia型超新星研究,作为一名科研人员,韩占文同志始终把探索未知世界作为自己的责任担当。他发展了双星星族合成研究,并开创性的将双星星族合成用于星系研究,发现双星演化形成的热亚矮星等天体对年老星族的短波光谱有重要贡献,解释了困扰人们38年的早型星系的紫外超。除此之外,韩占文还培养了40余名天体物理学的硕士和博士,为中国天文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韩占文担任顺平中学的名誉校长,不仅能为学校引进更多优质教学资源,极大提升学校的专业实力,还将推动顺平教育实现“质”的飞跃。(刘玉辉评)

参考资料

韩占文.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01-15

关于韩占文、刘忠职务任免的通知.中国科学院人事局.2024-04-19

韩占文.中国科学院.2024-04-17

中国天文学会十五届理事会名单.中国天文学会.2024-05-09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占文受聘河北顺平县中学终身名誉校长.中国新闻网.2024-04-1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