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猪笼草 :双子叶植物纲石竹目的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15:17

风铃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campanulata)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种加词“campanulata”来源于拉丁文“campānulātus”,意为“钟形的”。

植物学史

1983年的一场森林大火,烧毁了风铃猪笼草原唯一已知的原生地。当时不能确定其是否已灭绝或还存在于其他地区。直至1997年,在其模式产地数百公里以外的地方重新发现了风铃猪笼草的分布。风铃猪笼草在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保护状况暂列为数据缺乏。尚未发现风铃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也未有关于风铃猪笼草种下类群的描述。

1957年9月9日,茂物林业研究所植物部负责人A·J·G·科斯特曼首次在岩花山采集到了风铃猪笼草,在这次考察中还采集到了马普鲁山猪笼草(N. mapuluensis)的模式标本。科斯特曼对于这个发现写道:“我但时在桑库利朗(Sangkulirang)的林业部工作,我刚刚完成了对岩花(Ilas Bungaan)上游地区研究。经过了10天的寻找,我们第一次见到了那个黄色的岩壁。走进才发现其呈现为黄色是因该高约50米的岩壁上附满了猪笼草的叶片。我们砍了一棵树做为梯子爬上去。这些猪笼草没有开花也没有结实…… ”

1973年,仓田重夫基于存放在新加坡植物园标本馆中编号为“Kostermans 13764”的风铃猪笼草标本,将其描述为一个独立的物种。一份编号为“spec. nov.!”的等模标本存放于位于巴黎的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另两份等模标本存放于纽约植物园中。仓田重夫指出,风铃猪笼草仅存在于单一地区“大概是由于其要求原生地必须为海拔约300米的砂质或石灰岩质的岩壁”。风铃猪笼草最初的模式标本无花序,直至1997年重新发现后才得到补充。

形态特征

风铃猪笼草的攀援茎短小,呈圆柱形,长20至50厘米,直径可达4毫米。叶片革质,无柄,呈剑形-披针形,可长达12厘米,宽至2厘米。叶片末端为浑圆并略显盾形。叶片基部包住茎。中脉的两侧各有2至3条纵脉。羽状脉不明显。笼蔓短而硬,长度很少超过4厘米。

与其他的猪笼草不同,风铃猪笼草的捕虫笼只有一种形态。其形状为钟形,黄绿色,可高达10厘米,直径约为5.5cm。捕虫笼通常无笼翼,其退化为一对隆起。仅捕虫笼内表面下部的四分之一覆盖着消化腺。笼口呈圆形且水平。唇非常的窄,具细小的唇齿。笼盖呈椭圆形,无附属物。笼盖基部后方的笼蔓尾分叉,可长达1毫米。风铃猪笼草完全无被毛。风铃猪笼草沿地面匍匐生长。成年植株通常具多个生长点,形成丛状。

生态关系

所有当时已知的野外分布在1991年底至1992年初全部消失。当时普遍认为风铃猪笼草已经灭绝了。直至1997年,李干重新在沙捞越姆鲁国家公园内的石灰岩壁上发现了风铃猪笼草,其距离模式产地约400公里。风铃猪笼草为低地猪笼草,其生长于海拔300至500米处。其原生地为潮湿且长满苔藓植物岩壁,并且其似乎仅存在于石灰岩质的岩壁上。

原产地

1983年的一场森林大火,烧毁了风铃猪笼草的原产地。所有已知的野外分布在1991年底到1992年初全部消失。那时普遍认为风铃猪笼草已经灭绝了。但是1997年,李晨(Ch'ien Lee)重新在沙捞越(Sarawak)的古农姆鲁国家公园(Gunung Mulu National)内的石灰岩壁上找到了风铃猪笼草。

风铃猪笼草是一个低地品种,生长在海拔300~500m潮湿且长满青苔的石灰岩壁上。

相关物种

在仓田重夫对风铃猪笼草的描述中,他认为风铃猪笼草可能与苏门答腊岛特有的无刺猪笼草(N. inermis)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近缘关系。但其他的分类学家并不认同这个观点。这两个物种之间不仅存在地理隔离,并且它们的生境也不同;风铃猪笼草为石灰岩岩壁上,而无刺猪笼草通常附生于海拔1500至2600米的树林中。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