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植物园 :新加坡的热带雨林植物园

更新时间:2023-06-14 15:05

新加坡市植物园(英文: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始建于1859年,是新加坡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它位于北纬1°18′55″,东经103°48′58″,地处新加坡市区克伦尼路1号(1 Cluny Rd, 新加坡共和国 259569)。其占地面积为740000平方米,公园最南端距最北端约2.5千米,由新加坡政府的法定委员会——国家公园委员会管理。新加坡植物园内拥有1000多个物种和2000种杂交品种的兰花,是热带岛屿繁茂的缩影,其每年接待约 450 万游客。

新加坡植物园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气候湿热昼夜温差小,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9%。植物园整体沿南北方向分布,中间狭小,整体形似沙漏,园内含有多个湖泊,地形大多为丘陵,整体地势平缓开阔,由于土质很少受到工业污染,因此十分优越,适合种植植物。新加坡植物园在 20 世纪初该地区的橡胶贸易繁荣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研究使用的橡胶提取技术在21世纪仍在使用。自1928年起,植物园中有专门种植胡姬花(兰花)的花圃和研究所,共有三千多个品种,其中的名贵品种“卓锦·万代兰”被定义为国花

新加坡植物园于 2015 年 7 月 4 日在世界遗产委员会 (WHC) 第 39 届会议上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该花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它是亚洲第一座、世界第三座被列入名录的植物园。自 2013 年以来,植物园一直被 TripAdvisor Travelers' Choice Awards 评为亚洲顶级公园景点。它在 2012 年被宣布为首届年度花园、国际花园旅游奖,并在 2008 年获得米其林餐厅三星级评级。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新加坡植物园位于北纬1°18′55″,东经103°48′58″,地处新加坡市区克伦尼路1号(1 Cluny Rd, Singapore),其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南北最远距离约为2.5千米,总占地面积为740000平方米。植物园南部为荷兰路和内皮尔路,东部为克伦尼路,西部为泰瑟尔大道和克伦尼公园路,北部为武吉知马路,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距新加坡植物园23.2千米,新加坡火车站距火车站约为5.7千米。

地形地貌

新加坡植物园总体上是沿南北方向分布的长条形地形,南北区域较大,中间过渡区域较小类似沙漏状。新加坡植物园内地形大都是平缓的丘陵,地势平缓开阔,形成了疏林草地的景观。为使地形富于变化,建设时进行了挖湖堆微地形的方式,形成高低起伏、极富变化的地形效果。

气候

新加坡植物园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气候湿热昼夜温差小,平均温度在 24°C (75°F) 到 31°C (88°F) 之间,全年变化不大。据2022年统计资料,新加坡年均降雨量在2500毫米左右,湿度介於65%到90%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9%。在长时间下雨期间,相对湿度经常达到 100%。受较潮湿的东北季风影响,从11月底至次年1月降雨量较多,而最干燥的月份是 2 月,这段时间是东北季风干燥期。

水文与土质

植物园设置有多个湖泊水体,例如:天鹅湖、交响乐湖和生态湖,湖泊基本是以自然水体为基础再进行人为扩建,再结合新加坡的水净化循环系统保证了水体洁净度。新加坡植物园整体地势平缓开阔,由于土质很少受到工业污染,因此十分优越,适合种植植物。

历史沿革

1822年—1874年

1822年,现代新加坡的创始人和博物学家斯坦福莱佛士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s)在福康宁开发了第一个“植物和实验花园”,他的目标是引入经济作物的种植,花园成功地成为肉豆蔻和丁香等香料的农业实验场所。但莱佛士去世后,由于没有全职受薪董事和足够的资金,花园在1829年首次关闭。直到1859年,花园由英国殖民者授予的“农业园艺协会”以英国园林景观风格在东陵(Tanglin)重新建立和布置,才有了后来的新加坡植物园。1874年,花园被移交给英国殖民政府。

1874年—1949年

自1874年始,一系列受过丘园培训的植物学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将花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植物学研究所。

1877年,丘园运来的第一批橡胶树种子到达新加坡植物园。1888年,博物学家尼古拉斯·里德利(Henry Nicholas Ridley)时任园长,他带头种植橡胶树并获得了试验的成功,随后其种植方法在马来西亚得到推广,这使得马来西亚在20世纪初成为了世界上天然橡胶的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也给东南亚地区带来了繁荣。

自1925年起,新加坡植物园在埃里克·霍尔特姆教授的带领下,率先进行了兰花育种,在其实验室开创的新的体外技术的支持下,成功实施了兰花杂交计划,这让新加坡在之后成为了世界级的花卉交易中心。

1942年至1945年期间,新加坡被日本占领,新加坡植物园由东北帝国大学(今东北大学)地质学教授田中馆秀三接管,新加坡植物园也被改名为“昭南植物园”。战争结束后植物园被交回英国统治者手中。

1949年—2023年

1949年至1954年,汉德森(Henderson)时任新加坡植物园园长,在此间的“绿化新加坡运动”和“花园城市运动”过程中,新加坡植物园都做了很多贡献。1965年8月,新加坡市实现独立自治后,新加坡植物园由新加坡政府的法定委员会国家公园委员会管理。1973年,植物园与公共工程部的公园和树木分支合并,后者成为公园和娱乐部门。 1990年6月,新加坡植物园由新成立的国家公园委员会管理。花园开始实施全面改善计划,使其在21世纪成为植物和园艺活动的最前沿。 1996年7月,国家发展部将国家公园委员会和公园和娱乐部合并为一个单一的机构,负责照顾新加坡的绿化和美化。

新加坡植物园于2010年启动申遗程序,在2015年7月4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WHC)第39届会议上,这座存有2万多种亚热带、热带奇异花卉和珍贵树木,且拥有超过150年历史的植物园,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21个成员国代表,以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代表的支持,由此新加坡植物园被成功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新加坡植物园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联合早报》报道称:所有代表都给予新加坡植物园最高赞誉,称它是“非常杰出,具有普世价值”的园林。

园区布局

新加坡植物园(地形呈漏斗形)东西宽约0.8千米,南北长2.5千米,因此在规划中将植物园从南北方向分成东陵区(Tanglin)、纳西姆区(Nassim)、武吉知马区(Bukit Timah)和泰索尔(Tyersall-Gallop)四个部分。在四大分区内还分布着“园中园”,例如:浑南区的音乐台、天鹅湖等;核心区的姜园、国家兰花园等;武吉知马区的生态公园、生态湖等。植物园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设有出入口,以及多个停车场。

重要景点

东陵区(Tanglin)

植物学中心(Botany Centre)

植物中心位于植物园浑南区南端,始建于 1859 年,围绕珍贵的历史树木以及殖民地风格建筑精心设计。该建筑共5层,分为2层地下停车场和地上3层:一楼包含游客服务中心、植物学和园艺图书馆、兰花育种与微繁实验室、以及新加坡植物标本馆;二楼主要是霍尔图姆厅(遗产博物馆)和绿色画廊;三楼全是办公室。

音乐台(Bandstand)

音乐台位于西南端,在浑南区入口(东陵门)至植物学中心的道路中间,它是一座八角形凉亭,建成于1930年,多年来一直保持其原始形式。演奏台场地最初只是一座海拔33米的小山丘,是清东陵核心遗址的最高点。这座山在 1860 年代左右被夷为平地,作为团乐队表演的场所,周围环绕着梯田花坛和棕榈。后来音乐台不再仅用于音乐表演,它也成为了当地很受欢迎的婚礼照片拍摄地点,同时也是新加坡植物园里标志性的地标。今天演奏台的显著景观特征之一是环形围绕它的黄雨树群(Samanea saman)。黄雨树通常是浅绿色的叶子,但由于突变,一些树木产生了黄色的叶子,其中一些树木已经通过克隆重新繁殖。

盆景花园(Bonsai Garden)

盆景花园位于植物园的西南东陵区,在植物学中心北侧。盆景是将树木或植物矮化的艺术,通过在容器中按照规定的技术进行种植、修剪和训练,将它们发展成具有美感的形状。截至2023年5月15日,园内的盆景展示包括49个标本,是由热带亚热带的21种植物类型组成。花园一直在扩大其植物多样性,引进更多适合当地气候的亚热带植物

天鹅湖(Swan Lake)

天鹅湖位于植物园西南方位的浑南区中部区域,在盆景花园西侧。天鹅湖建于1866年,它被认为是新加坡最古老的人工观景湖之一。天鹅湖是新加坡植物园的主要景点,它以前也被称为主湖或第一湖。该湖是多种水生植物和鱼类的家园,面积略小于15000平方米,深度约4米。天鹅湖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一对来自阿姆斯特丹的美丽哑巴天鹅优雅地滑过湖面。天鹅湖的另一个标志性特征是岛上有一大簇棕榈(Oncosperma tigillarium),这些棕榈树于1891年种植在这里。天鹅湖也是为清东陵核心周围的花园植物供水的重要供水点。

纳西姆(Nassim)

棕榈谷和交响乐湖(Palm Vally and Symphony Lake)

棕榈谷和交响乐湖位于纳西姆区北侧区域,也同时处于整个植物园的正中心,且其占地面积很大。棕榈谷是新加坡植物园棕榈收藏馆的所在地,拥有超过 115 属和 220 多个物种。它们以鱼骨图案排列,岛屿代表主要植物群。棕榈的所有六个亚科 - 棕椰亚科(学名: Arecoideae ),贝叶棕亚科(学名:Coryphoideae),省藤亚科(学名:Calamoideae),蜡椰亚科(学名:Ceroxyloideae),象牙椰亚科(学名:Phytelephantoideae)和水椰(学名:Nypoideae)都在该系列中。

雨林(Rain Forest)

雨林位于植物园植物园南区中心纳西姆区,位于棕榈谷南侧与之毗邻,占地约60000平方米。雨林属于原始热带森林,里面约有314种植物,形成了一个由草本植物蕨类植物门、藤蔓、灌木和树木组成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其中,部分树木的高度达到50米,有的树木在1819年现代新加坡成立之前就已经在这里了。在雨林中发现的丰富的植物种类中,有一些具有经济意义的树木,如红豆杉、果树和高耸的胶桐。雨林中50%以上的物种都是新加坡罕见的植物。

泰尔索尔(Tyersall-Gallop)

姜园(Ginger Garden)

姜园位于植物园北部的泰尔索尔区,临近与南部纳西姆区的交界处,在棕榈谷西侧,占地面积约110 亩。园内种植了几百种姜科植物,保育与展示姜目植物中8个科(旅人蕉科芭蕉科兰花蕉科赫蕉科、姜科、闭鞘姜科、竹芋科、美人蕉属)的植物共250余种。该专类园在国际同类植物园中具有重要影响。园区中建有浮雕广场、莲影湖、益智亭、展翠楼等园林小品,将科学性与艺术性融为了一体。姜园中有一个特别的设计是一个瀑布水池,池中放置有亚马逊王莲,夜晚灯光下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国家兰花园(National Orchid Garden)

国家兰花园位于植物园的泰尔索尔区,位于姜园与棕榈谷之间。1928年,新加坡植物园推行兰花培育计划,为了全面展览在该计划下培育出来的美丽品种,植物园特地拨出园地,开设的国家兰花园。新加坡植物园收集的纯合兰花多达1000种,杂交兰花超过2000种,植物园每年将继续培育出更多的杂交兰花。国家兰花园内有很多迷你景点:贵宾兰花园主要展示以国际知名的女性名字命名的兰花,包括造访过新加坡玛格丽特·撒切尔戴安娜王妃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等。雾房(Tan Hoon Siang Mist House)是色彩斑的兰花杂交品种的集合展示。凤梨科植物收集室(Yuen-Peng McNeiceBromeliad Collection)收集了很多凤梨科植物。冷室试图创造一个热带高原气候环境,展示在高原地区发现的热带兰花品种。冷室和雾房两大温室的建筑主体采用异型拱一壳钢结构体系,壳体上设置由双层玻璃构成的幕墙体系,大拱之间增设部分拉索以增强侧向稳定性,这种建造技术也同样成为植物园的特色。

武吉知马入口(Bukit Timah)

生态园和生态湖(Eco-Garden and Eco-Lake)

生态园和生态胡位于植物园东南侧的武吉知马区中心。生态花园是人类历史上具有经济上意义的植物的发现花园,“生态”一词在这里代表经济和生态。树木、灌木和草药生产出无数的产品,从香料、染料没药树和纤维到水果和木材,分布在宽敞的景观中。这里有各种植物群,如竹子、九重葛、果树、草药和香料,这里也是来自西澳大利亚的优雅黑天鹅家族以及其他重要动植物物种的家园。

雅各布巴拉斯儿童花园(Jacob Ballas Children's Garden)

雅各布巴拉斯儿童花园位于植物园东南侧的武吉知马区,在生态湖的南侧并与之毗邻。雅各布巴拉斯儿童花园是亚洲第一个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花园。其主题是“地球上的生命取决于植物”,旨在教育和灌输儿童对自然的热爱。花园里有农场、果园和森林,还有溪流和池塘,为小朋友提供了许多探索、冒险和玩耍的机会,并且可以近距离观察植物生长以及学到一些园艺技巧。

明星物种

综述

新加坡植物园是热带岛屿繁茂的缩影,结合了原始树林和专业花圃,拥有20000多种亚热带、热带的奇异花卉和珍贵树木,可分为热带、亚热带常绿乔木棕榈、竹类园艺花卉、水生植物沼泽植物寄生植物和沙漠植物等植物,包括了许多濒临灭绝的品种。

胡姬花

胡姬花(兰花)是新加坡植物园有名的植物。从1928年起,新加坡植物园就开始对观赏植物特别是对胡姬花及其配种的研究工作,植物园的国家兰花园,大约有3万平方米,园中有专门种植胡姬花的花圃和研究所,共有三千多个品种六万多株名贵兰花,主要有兰花蝴蝶兰兜兰石斛属等,还有一些杂交品种和商品化的品种。园里种植的新加坡国花卓锦·万代兰是以发现这种新品种女士名字命名的,还有以新加坡第400万名观光客——来自大洋洲的珍丹尼命名的淡紫兰花。每年在植物园内都会举办胡姬花展供旅游者参观。

文化遗产树

成熟的稀有树木是新加坡的自然遗产,也是热带花园城市的绿色地标,这些树木一般需要数十年甚至有的需要数百年才能成熟。但随着新加坡的发展,这些成熟的树木有失去的风险,为保护它们,汇丰银行(汇丰银行)成立了文化遗产基金,首期捐款125000美元,该基金用于实施保育计划,包括安装避雷针、解说标志、以及为社区制定提名计划等措施。

新加坡文化遗产树木代表有:新加坡五元纸币背面的天宝树(Fragraea fragrans)和琼崖海棠(Calophyllum inophyllum)。天宝树天宝树是一种松树,木材坚固耐用,树皮有深裂,新加坡五元纸币上就是此树。植物园内有一颗红厚壳已有100多年的树龄,其叶子、树皮、花朵、果实、种子和根——都可以用于药用,治疗各种疾病,如皮肤病疮疡水痘。种子产生芳香油,被一些人视为天然保湿剂。这种油还大量用于化妆品和肥皂制造,甚至用作燃烧燃料。这种树的木材可用于重型建筑,例如家具和造船。

学术研究

兰花培育

新加坡植物园的繁殖目标之一是生产芬芳的兰花,因此在八十多年前,霍尔特姆(Richard Holttum)教授提出了兰花杂交计划。他的第一个杂交种——苞舌兰苞舌兰属 Primrose ),于1931年开花。通过与其他兰花爱好者合作,创造了火焰蜘蛛兰(Aranthera James Storie)和蝎子兰(蜘蛛兰属 Maggie Oei)等杂交种,这两款都成为多年来重要的切花。宫文心兰属(Oncidesa Goldiana)也由花园制作并于1939年开花,直到今天都很受欢迎,在世界上几乎每家花店都能找到它。截至2023年,花园已经注册了630多种杂交种,并将育种计划侧重于两大类,石斛和(Vandaceous)兰花。

1932年以来,植物园培育出约630个兰花(胡姬花)品种,植物园还专门建立了约30000平方米的国家胡姬花园,种植了约1200种胡姬花。新加坡的首个种子库设立在植物园的一栋老建筑内。这里拥有种子清洁实验室、干燥室、冷室以及低温实验室等完善设施,最多可存放2.5万种植物种子。种子库同时用于研究热带植物种子的保存方式,以抵御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橡胶引进

1888年,新加坡植物园的第一任园长尼古拉斯·里德利(Henry Nicholas Ridley)上任工作。他对植物园的贡献之一是成功地引进培植原产于巴西的橡胶树,开拓了东南亚地区的橡胶工业,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成为主要的橡胶生产地。

学术出版

亨利·尼古拉斯·里德利(Henry Nicholas Ridley)在任期内对植物学、农业和林业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的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他负责出版了权威的《马来半岛植物志》,将经济花园建立为热带经济作物的首要试验田,并通过其科学出版物将新加坡植物园确立为可信的植物学权威。里德利持续其植物学等相关研究直至退休,并出版了 500 多本书籍和科学论文,印刷版面约 10000 页。

文化活动

社教活动

新加坡植物园定期提供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其中有针对有11-12岁儿童的家庭、社会人员、或教育工作者的个人和团体项目,例如:兰花相关知识普及、种植兰花的专业技巧教学等;此外植物园每周还举办由志愿者带领的不同主题的植物园徒步旅行活动,有助于社会提高对动植物及自然环境的了解和认识,例如:疗愈花园徒步、学习森林徒步、国家兰花园徒步等。

文创设计

新加坡植物园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及用餐服务,包括三家花园商店:纳西姆(Nassim),东陵(Tanglin Gate),国家兰花园(National Orchid Garden)。纳西姆和国家兰花园为参观花园后的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纪念品和礼物,如带有漂亮花卉设计的商品、从花园档案中摘取的植物画印刷品、时尚配饰以及各种其他独特的新加坡美食和美食。清东陵拥有广泛的园艺、园艺和自然历史书籍,是图书爱好者的宝库,也是挑选图画书和教育工具包的好地方,以激发幼儿对自然和园艺的兴趣。该商店位于植物学中心,还提供一系列独特的当地设计的新加坡植物园商品和其他礼品和纪念品。

主要荣誉

自 2013 年起,新加坡植物园一直被TripAdvisor Travellers' Choice Awards 评为亚洲顶级公园景点。

2015年7月4日,新加坡植物园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