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 :人体器官名

更新时间:2023-08-15 17:36

食管:人体器官名。即食道。上接咽部,下与胃的贲门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是饮食入胃的通道,亦称“食道”。

基本概述

食管:是消化管道的一部分,上连于咽,沿脊柱椎体下行,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通入胃,全长约25厘米。依食管的行程可将其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段。食管主要由环节肌层(内层)和纵行肌层(散逸层)组成。由于这两种肌肉的收缩蠕动,迫使食物进入胃,故其主要作用是向胃内推进食物。

解剖结构

是输送食物的扁圆形肌性管道,位于脊柱的前方。上端于第6颈椎下缘高度与咽相接,下端穿过膈肌于11胸椎左侧与胃的贲门口相连,全长约25厘米,从中切牙至食管末端的长度约40~42厘米。

食管的粘膜湿润而光滑,呈粉红色,下段食管粘膜略呈浅灰色。粘膜上有7~10条纵行皱,凸向内腔,有助于液体下流。

食管的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界于粘膜与肌层之间。其中含有较大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和食管腺等。

食管肌层分内环、外纵两层,厚约2毫米,二层之间夹有弹性纤维,食管上段的肌层属横纹肌,其后方缺乏纵行的肌纤维。在食管的两端环行肌较为发达,类似括约肌。食管中段是横纹肌与平滑肌混合存在的区域,食管下段全由平滑肌组成。

食管的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富有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运动时间不当,进食不定时,运动过于剧烈,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篮球和赛跑运动员。

生理狭窄

食管是一肌性管,其直径平均为2cm(约25cm长),起自咽续于胃。餐透视可观察到正常食管有4个生理性狭窄,由相邻结构压迫形成。

第1狭窄位于食管的起始处,距中切牙约15cm,由环咽肌压迫而成,环咽肌在临床上称为食管上括约肌

第2狭窄位于食管与主动脉弓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2.5cm。

第3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7.5cm。

第4狭窄位于食管经膈处,距中切牙约40cm,围绕食管的膈肌纤维临床上称为食管下括约肌。临床上要想将器械经食管插入胃,了解以上数据是很重要的。食管腹段较短,自膈至胃的贲门。食管的作用是将食物由咽输送至胃。

食管:

当穿经颈部及纵隔,即胸腔正中部下降时,会随着脊柱的弯曲而出现弯曲。

穿经位于膈肌右脚的椭圆形食管裂孔,此裂孔恰好位于第10胸椎正中平面的左侧。

其末端约在左侧第7肋软骨和第11胸椎的左侧与胃的贲门相续。

被食管神经丛所包绕。

食管腹部为腹膜后位器官,但其前壁与外侧壁被覆腹膜。

相邻结构

食管在气管后方下降,经膈的食管裂孔入腹腔,食管横断面,显示管壁肌层及微细结构,食管、膈、胃(上部)的冠状切面,示膈食管韧带将食管连于膈,此韧带使得食管随吞咽和呼吸而运动,但限制食管向上的过度移动

食管有内环、外纵两层肌肉。上1/3的外层由骨骼肌组成,下1/3由平滑肌组成,中1/3由骨骼肌和平滑肌混合组成。

由于食管肌肉的蠕动,食物可快速地经过食管。食管通过膈食管韧带附着于膈的食管裂孔的边缘处。膈食管韧带是膈下筋膜的延续,该韧带使膈和食管在呼吸和吞咽时能独立运动。

食管腹段短,呈管状,长约1.25cm,经右膈脚的食管裂孔续于胃。食管右缘续于胃小弯,而其左缘通过心切迹与胃底相隔。食管与胃的连接部位于通过剑突末端平面第11胸椎左侧。外科医生及内窥镜专家常常将Z线(即食管黏膜移行为胃黏膜处的Z形线)作为食管和胃的分界。在此处,膈肌形成食管裂孔,像食管括约肌一样收缩和舒张。放射性研究显示食物在此处间歇性停留,而且此括约肌可以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