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会大学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境内的公办综合大学

更新时间:2023-05-22 16:56

香港浸会大学(英文名: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英文简称:HKBU),位于香港九龙塘,是一所香港特区政府全面资助的公立文理综合大学,也是香港特区八大所受政府资助的大学之一。

香港浸会大学的前身是1955年注册,并于1956年成立的香港浸信会书院。早期借用九龙何文田培正中学部分课室作为校舍,到1966年开始拥有自己的校舍。在1972年经香港政府许可,更名为香港浸会学院,学术教育水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其他国际协会和组织的证明。1979年,学校开始推行“2+2+1”学制,四年后又改为“2+3”学制。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学校于1994年经立法局批准,正式更名为香港浸信大学,并于2012年开始,推行新的四年学制。

截至2022年,学校共有教职工2589人。学校由九龙塘校区,启德校区,石门校区,荃湾校区4个校区组成。学校授予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共设有8个二级学院,46门本科学位课程。学校有74个硕士学位课程,33门博士学位课程。截至2023年,学校在校生超过15000名,其中本科生7100名,研究生4800名。

历史研究

香港浸信会书院

1955年,香港浸信会联会议决通过创办香港浸会学院,按照《1952 年教育条例》注册,称为“香港浸信会书院”。1956年3 月 5 日,香港浸会书院校董会成立,黄汝光博士为校董会主席,林子丰博士为校长,晏务理博士为副校长。开办四年制文凭课程,有学生一百五十三人,借用九龙何文田培正中学部分课室作为校舍。1961年,设立文理两学院。1965年,成立商学院。1966年,浸会书院第一座校舍落成,位于窝打老道。1967年,扩设“五年制”,招收预科生,并改良学系组织。1970年,获教育司署核准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间政府承认的私立四年制专上学院。1971年,董事会任命谢志伟博士、陈彦民博士为校长及副校长。

香港浸会学院

1972年,获香港政府许可,改名为“香港浸会学院”。东南亚高等教育协会评定学院毕业生的学术水平与大学学士的学历相等。1973年,国际教育协会发表证明香港浸会学院学术水平的《国际教育协会报告》。美南浸信会大学联会一致通过,香港浸会学院所颁发的文凭,与美南浸信会所有大学和学院的学士相等。1975年,学校成立谢再生纪念馆,成立校外课程部。1979年,学院开始获政府资助,推行“2+2+1”学制,首两年为院制基础课程,其后为两年的系制文凭课程和一年的荣誉文凭课程。1980年,绍邦楼、校园正门牌楼及区树洪花园相继落成。1982年,学校建成星岛传理中心。1983年,立法局通过《香港浸会学院条例》,使学院成为独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具备开办学位课程和颁授学位的资格。方树泉图书馆落成。原有的“2+2+1”学制转为“2+3”学制。1985年,学院借用联福道政府物料供应处五个贮藏库,改作临时校舍,称为“联福道校舍”。1986年,学校开办第一批学士课程。1987年,文学院和社会科学院迁往联福道地段的临时校舍。1988年,立法局通过《香港浸会学院(修订)条例 1988》,明确规定浸会学院颁授的学衔及荣誉学衔,包括学位及荣誉学位商学院易名为中国工商管理学院。杨瑞生纪念馆建成。1989年,邵逸夫大楼和查济民科学大楼举行开幕典礼。招收首批哲学硕士研究生。1990年,校外课程部升格为校外进修学院。1991年,传理学系升格为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

香港浸会大学

1994年11 月 16 日,立法局三读通过香港浸会学院正名香港浸会大学。1996年,学校建成区树洪纪念图书馆。1997年,新校区建成,并被命名为浸会大学道校园。1998年,开始招收外地交流生。1999年,中医药学院成立。2002年,学校成立研究院。学生宿舍落成入伙。2003年,获政府拨出沙田石门的三幅相连土地,兴建持续教育学院辖下的国际学院校舍,以及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2005年,全国第一所由内地香港合办的院校,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落成,并招收首批学生。2006年,学校成立视觉艺术院,同时沙田石门校园国际学院成立,提供副学士及自资学士学位课程。2007年,学校建成孔宪绍博士伉俪中医药博物馆。2011年,学校成立创意研究院和通识教育处。2012年,学校实施大学四年新学制。2013年,创办饶宗颐国学院,同时学校获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成立“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学校建成浸大校史展览厅。2020年,学校开始赛马会创意校园兴建工程,预计于2024年完工。2021年,学校被挑选为香港首间中医医院的服务契约承办机构。

学校规模

专业设置

截至2022年,学校共有46门学士课程,其中有5门跨学科和个性化课程。跨学科课程为商业计算和数据分析,艺术与科技,环球娱乐,社会科学以及健康与社会福祉创新。

研究生授课

学校研究生授课模式分为两种,研究式研究生课程以及修课式研究生课程。关于研究型研究生课程,学校提供PRg博士以及硕士学位,即哲学博士(PhD)和哲学硕士(MPhil)。全日制哲学硕士模式预估2年攻读,全日制博士模式预估四年。关于修课式研究生,大学提供超过四十个不同学科的授课式研究生课程。大部分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为1年的全日制模式和两年的非全日制模式。专业博士学位课程为3年全日制模式或6年兼读模式。

师资力量

至2022年,学校共有1161名教学人员,其中734名为全职教学人员。学校有1位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4位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107位荣誉大学院士。根据1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传播学院学者的研究指标使学院身亚洲传播与媒体研究前100名和世界前2020名。

中国标准贡献一等奖:柳爱萍

2022-AI-2000最具影响力学者奖荣誉奖:黄鑫、马静

高级高等教育研究员:迪茨、贝蒂娜

亚洲核心项目讲师奖:王军

IMPOCT-DOC奖(全球电影奖竞赛):魏连熙

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郭毅可

青年岐黄学者:钟丽丹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黄英豪、吕爱平贾伟、蔡宗苇

荣誉大学院士: 何嘉坤、吕宁义、姚、区田丰、施南生、舒其望徐莉、吴蛮、陈冠中、梵志登、许华杰等

机构设置

学校一共设有八个学院,分别是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传理学院,创意艺术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中医药学院,持续教育学院。

录取方向

香港浸会大学采取独立招生,不参加内地统招,31省市区的应届高考生(包括复读生)可申请入学。同时需满足高考成绩达所属省市区报读第一批重点高校的分数线(一本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或以上,以及英语分数达110分(满分为150)两个条件。

学校交流

学校与北美、南美、欧洲、大洋洲、亚洲、非洲及内地等知名学府签订交换生协议书,每年协议互派交换生学习,交换为期半年或一年。学校与智利天主教大学,加查马达大学,蒙特雷科技学院,中东科技大学多个院校建立伙伴关系。在2021年,学校有373人到达海外进行交流。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是第一所由内地香港合办的院校。

学术研究

图书馆

图书馆由主图书馆,中医图书馆,石门校区图书馆,特殊馆藏和档案馆以及欧洲文献中心组成。截至2021年,在电子资源这方面,馆内收藏了1,646,079 本电子书籍和189,779刊电子期刊,同时有426个数据库。九龙校园内有藏书1,020,990册,视听及缩微资料130,100份,现刊861种。在石门校区内,有藏书53,457册,视听及缩微资料6,431份,现刊63种。中医药图书馆有两本子集和,分别为善本古籍和文革期间中草药手册。善本古籍内有41本古籍典藏 ,如南雅堂医书全集 、幼科三种 、眼科百问2卷、幼科要旨。文革期间中草药手册有87本文革期间与中草药方面相关的书籍,如万山草药,广西中草药,神农架林区草药。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6个跨学科研究实验室,50多个研究所和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离岸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校2013年成立该实验室,并于同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合作伙伴。此跨学科研究平台专注于三个相关领域 ─ 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和材料科学

离岸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深圳研究院

学术成果

2018年,学校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于2020年再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1年,学校登记了28个专利,被授予了24个专利权,获授予的技术授权108个。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网路智慧决策与行为动力学研究、视觉鲁棒特徵提取与非线性分析、复杂环境污染物的典型地区污染特徵研究、交替方向法的理论与演算法研究、多功能荧光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基础研究及生物应用

专利:香港特别行政区金合欢树的危害,建立生物资源与农业研究所、用普洱茶对抗胆固醇、糖尿病高脂血症,中国古代丝绸纺织品:生产、功能和振兴,薪酬调整与薪酬策略管理:以香港为例等

校园文化

校训

学校校训为“笃行立行”。“笃行”意味者“切实履行;专心实行”。“立行”意味着“建德市修行”。

愿景

成为一所领先亚洲、立足世界的博雅大学,并在关爱、创意、国际化的氛围中发挥学术卓越。

校徽

浸大校徽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书本,波浪以及外围的绳结。「书本」表现大学全人教育的理想,培养学生身、心、灵的均衡发展;「波浪」反映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理环境,以及大学培养人才、后浪推前浪的意义;而外围的绳结交织成圆形,象徵大学里外和谐团结的基督教精神与国际关系。

校歌

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辉锦中小学校歌

作曲:谢志伟

作词:谢扶雅 谢志伟

南天海角 狮子山前 我校耸立辉煌

中西结合 昌明学术 世界新发光芒

尽心尽性 立己立人 基督荣名孔扬

缅念前犹 任重道远 相期泽普流长

成功道上 披荆斩棘 师生奋发图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校董会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共有九龙塘校区,启德校区,石门校区,荃湾校区4个校区。

九龙塘校区位于九龙塘窝打老道224号,由三个校园组成,分别为善衡校园、逸夫校园及浸会大学道校园。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医药学院,传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等6个学院均位于九龙塘校区。

启德校园前身为前皇家空军(RAF)军官食堂,位于平山观塘道51号,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一级历史建筑。其内有绘画工作室、绘画工作室、版画工作室、陶瓷工作室、雕塑工作室、金属铸造厂和画廊以及学生工作室空间。

石门校区内总面积多达三万平方米,位于沙田区。该校区有国际学院和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位于沙田安睦里6号。

荃湾校区位于荃湾怡乐街2-12号,净作业楼面面积为2,700平方米。

校友情况

学术界

企业界

文艺界

校园风貌

学校有体育,会议及表演,住宿,餐饮,学习等多项设施。有伟衡体育中心,许士芬博士体育馆,联校运动中心等体育场所。有如大学会堂,曾陈式如会堂,林护国际会议中心的会议以及表演设施。有图书馆和学习共享空间两个学习设施。有衡轩餐厅、iCafé、联福餐厅、浸会大学道校园餐厅等餐饮设施。学校提供吴托泰博士国际大厦,本科生学士社堂等住宿场所。

学校排名

2022年,亚洲大学排名中排第66名。

2022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中排第91名。

2022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校排名中,学校排401-500名。

2022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年轻大学排名中,学校排102名。

2022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影响力排名中,学校排401-600名。

2023年,在QS世界大学排行中,学校排名第281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