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 :德国设计建造的战列巡洋舰

更新时间:2024-09-20 15:49

马肯森级大巡洋舰(德语:Große Kreuzer der Mackensen-Klasse)是德国在一战时期设计建造的一种战列巡洋舰。该级舰的设计是在德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基础上改进而来,具有更大的舰体和更强的动力系统。原计划建造七艘,但实际上只完成了前三艘的下水仪式,最终因战争影响而未完工。这些船只在1921年至1922年间被拆解。

设计特点

外形特征

马肯森级大巡洋舰全长223米,宽30.4米,吃水深度达9.3米至8.4米。标准排水量为31,000吨,满载时可达35,300吨。舰体采用纵向钢架结构,外覆钢板通过铆接而成。舰内设有18个防水隔舱及双底结构,覆盖了92%的船长,提供额外保护。舰艏采用了球鼻艏设计,这是德国海军首次使用这一技术。舰上的潜水艇鱼包括两艘巡逻艇、一艘驳船、两艘登陆艇、两艘救生艇以及三艘划艇

动力系统

马肯森级大巡洋舰配备了四套涡轮发动机,每套驱动三个直径为4.2米的三叶螺旋桨。舰上共有24台燃煤锅炉和8台燃油锅炉,设计功率为90,000马力,最高航速可达28节。舰上还搭载了八台柴油发电机,提供电力供应。

武器配置

主要武器为八门35厘米SK L/45型主炮,分别布置在四个双联装炮塔中。此外,舰上还有十四门15厘米SK L/45型副炮,以及八门8.8厘米Flak炮用于防空。舰尾设有一门60厘米鱼雷发射管,两侧各有两门。

防护装甲

马肯森级大巡洋舰的防护装甲由Krupp水泥钢制成,具体细节已失传。然而,据记载,其装甲布局类似于先前的德弗林格级。舰身中央区域的装甲带厚度为300毫米,逐渐向两端递减。主装甲带末端厚30毫米,无装甲的艉部则没有装甲。舰上有45毫米厚的防鱼雷壁,贯穿全舰。指挥塔和主炮塔均有厚重装甲保护。

建造历史

马肯森级大巡洋舰最初规划建造七艘,分别为马肯森号、施佩伯爵号、埃特尔·腓特烈亲王号、俾斯麦首爵号(建造代号为A代舰)、三艘尚未命名的舰只。由于战争期间资源转向潜艇生产,实际仅建成前三艘并举行下水仪式。最后一艘舰只从未下水,而是直接在滑道上分解。马肯森号和施佩伯爵号分别于1917年4月21日和9月15日下水,腓特烈亲王号于1920年3月13日下水。所有舰只都在1921年至1922年间被拆除。

各舰简介

马肯森号

马肯森号(建造代号维多利亚·路易丝代舰/Ersatz Victoria Louise)是以一战时期的军事将领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将军命名。该舰于1915年1月30日在汉堡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开始建造,1917年4月21日下水。由于战争影响,舾装工作未能完成,最终在1922年于基尔北码头被拆解。

施佩伯爵号

施佩伯爵号(建造代号布吕歇尔代舰/Ersatz Bluecher)是为了纪念海军将领马克西米利安·冯·施佩伯爵而得名。该舰于1915年11月30日在但泽硕效船厂开始建造,1917年9月15日下水。同样因战争原因,舾装工作未完成,最终在1921年于基尔北码头被拆解。

腓特烈亲王号

腓特烈亲王号(建造代号弗雷亚代舰/Ersatz Freya)是以威廉二世次子腓特烈·冯·霍亨佐伦亲王的名字命名。该舰于1915年5月1日在汉堡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开始建造,1920年3月13日下水。随后很快开始拆解工作。

俾斯麦侯爵号

俾斯麦侯爵号(建造代号腓特烈·卡尔代舰/Ersatz Friedrich Carl)原本计划以俾斯麦侯爵奥托·冯·俾斯麦的名字命名。该舰于1915年11月3日在威廉港皇家船厂开始建造,但未曾下水,直接在滑道上被拆解。

参考资料

它本是德国最强战列巡洋舰,却从未获得驰骋疆场的机会.百家号.2024-09-14

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个人图书馆.2024-09-14

“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始末.豆丁网.2024-09-1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