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熙元 :黎熙元

更新时间:2024-09-20 19:17

黎熙元,女,1963年8月出生于广州市,博士,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及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获中山大学经济学学士,1989年获中山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1989年起在中山大学港澳与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工作,擅长于移民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理论。自1990年代起从事城市社区研究,先后主编高校文科教材《社区概论》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社区概论》。其研究领域为经济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社区研究、华南文化与民间信仰。

社会兼职

广东华人华侨研究会理事2005年广东华人华侨研究会。担任中心主办刊物《大珠三角论坛》(教育部研究基地核心刊物)和《当代港澳研究》执行主编。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港澳专题研究。研究生课程港澳经济、公共经济学、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学术成果

研究项目

“后过渡期澳门社会结构与社会问题研究”、教育部门”九五”规划项目。

“借鉴港澳经验,推动珠江三角洲城市社区发展”、教育部“一五”规划课题。

“社区发展的市场化研究”、广东省社会科学01-02年规划项目。

“中国城市基层社会再整合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5年项目。

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分层”、教育部“九八五”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港澳社会研究》课题子课题。

“香港人的价值观与民主观”,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子课题。

论文著作

长期以港澳珠江三角洲为对象,进行移民与认同、社会分层、基层OD等研究,在《社会学研究》《学术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社区研究、港澳研究论文数十篇。

2008,“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与陈福平合作,《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2007,“公共福利制度与社会网的功能互补——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基础”,与陈福平合作,《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难以表述的身份:后殖民语境中澳门人的文化认同”,“思想史中的认同问题:国家、民族与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将载于《二十一世纪》2005年12期。

“中国城市小区建设的可持续性社会资本的重构”,与童晓频合作,《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61-67页。

2004,“‘三资’企业的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管理”《大珠三角论坛》,2004年第3期。

2003,Ethnic Language Schoo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in the Immigrant 汉语词类 Community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3 第二作者。

2001,“神的体系和乡村人的社会视觉”,载于《21世纪》(香港)网络版,2001年第6期。

“澳门的土生葡人族群及其文化”,载于《学术研究》2001年第12期。

“广东清远浸潭镇的太平醮”,载于《民俗与曲艺》(台湾)2001年第12期。

著作

《现代社区概论》,副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香港的对外关系的发展及展望》,副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章节:“粤港澳文学艺术”,载于《粤港澳关系文化篇》许锡挥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九七后香港的贫富分化与社会福利”, 载于《九七后香港的经济政治社会》,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重要论文

第一作者

2008,“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2008,“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 《新华文摘》2008年14期。

2008,“后转型期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阶层流动特征及对社会意识演变的影响” 《学术研究》2008年第9期。

2008“城市社团与国家:澳门的社团网络与国族认同”,载郝志东《国家认同与两岸未来》澳门大学出版中心2008年版。

2007,“农民和村落的终结与保存——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城中村的变迁”,载陈峰主编《热点中国:转型期的挑战》,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8年版。

2007,“公共福利体系与社会网的功能关系分析——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基础”,载《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007,“民间仪式的同一性和多样性:比较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民间的太平醮”,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006,“香港的城市空间与社会分层”,与庄丽华合作,载于《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二月号。

2005,“全球性、民族性与本土性——香港学术界的后殖民批评与香港人文化认同的再建构”,《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189-206页。

2005,“难以表述的身份:后殖民语境中澳门人的文化认同”,载于《二十一世纪》2005年12期。

2005,“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社会资本的重构”,与童晓频合作,《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61-67页。

2005,“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资源调动实践模式比较——上海外滩街与广州逢源街个案比较”,与童晓频合作,《学术研究》2005年第1期,102-107页。

第二作者

2008,“Ethnic-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the Social Mobility: A Historical Look at the development of 汉语词类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Elliott R. Barkan edt. From Arrival to Incorporation: Migrants to the U. S. in a Global Era.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pp163-184.

2005,“族裔特性、社会资本与美国华人中文学校”,与周敏合作,《世界民族》2005年第4期30-40页。

2005,“中原地区‘三资’企业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创新”,与陈国贲、陆何慧薇合作,《社会》2005年第3期,8-26页。

2003,“Ethnic language schoo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in the immigrant 汉语词类 commun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Co-author with Min Zhou, 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 No.100,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A Wiley Imprint, Winter 2003.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