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宝玲 :中国黄梅戏演员

更新时间:2024-09-21 19:39

龙宝玲,曾用名(龙宝林),生于1977年,祖籍安徽省安庆市,本科学历, 1997年毕业于安徽黄梅戏职业艺术学院表演系,安庆音乐家学会会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庆再芬黄梅戏艺术剧院主要演员,加利福尼亚州黄梅戏协会秘书长。

其带表作品 《佘太君抗婚》《渔网会母》、《过关》、《荞麦记》等。

人物介绍

龙宝玲,女,1977年10月2日出生,1993年考入安徽省黄梅戏学校表演系,在校期间主演《女驸马》《包公嫁女》《孟丽君》《渔网会母》等,199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安庆市黄梅戏三团,主攻青衣老旦。曾先后荣获安庆市创作剧目表演三等奖、安庆市全力杯大奖赛金奖,2007年获首届中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大赛“黄梅之星”称号。2009年获得戏曲红梅荟萃“金红梅奖”。

代表作品

曾主演剧目:《天仙配》、《女驸马》、《荞麦记》、《桃李无言》、《孟丽君》、《桃花梦》、《碧玉簪》、《贞娘怨》、《两代姻缘》、《春江月》、《罗帕记》、《送香茶》、《公司》、《小辞店》、《渔网会母》、《过关》、《纺线纱》、《严凤英》、《民女名叫冯素珍》等二十余部大戏及折子戏

获奖情况

获奖情况如下

1997年出演《桃李无言》获安庆市创作剧目表演二等奖

1998年出演《渔网会母》获安徽省全力杯大奖赛金奖。

2000年出演《过关》获安徽省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表演二等奖。

2001年出演《荞麦记》获安庆市青年演员基本功大奖一等奖

2007年出演《佘太君抗婚》、《渔网会母》参加首届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赛获“黄梅之星奖”现就读于安庆大学音乐教育系。

2009年出演《女驸马-洞房》获得中国戏曲红梅荟萃“金红梅奖”。

2011年参演舞台剧《严凤英》,该剧获得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白玉兰奖。

人物故事

她,是一个戏痴,26年情迷黄梅,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她,2007年获首届中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大赛“黄梅之星”称号,终以自己的实力弥补了世人眼中的“不足”。龙宝玲,这个秀外慧中、性格坚毅的农家女子,究竟是如何践行着她的黄梅之路的?近日,记者有幸与之进行了一番亲切而温馨的对话。

1982年,当婉转悠扬的黄梅戏宜秀区白泽湖高塘村的高音喇叭中缓缓流溢出起,有一个女孩,心底潜藏的渴望学戏的种子疯狂滋长开来。那一年,龙宝玲虽然仅6岁,只字未识,却能跟音乐唱下全本的《女驸马》、《天仙配》;8岁时,只要村里或周围有戏班进出,她便整天紧追其后,沉浸其中,被村里人称作戏痴。然而,就在小宝玲满心盼望着长大后能成为一名黄梅戏演员之际,父亲的早逝令她的这个梦过早夭折。龙宝玲辍学了。她进城打工,什么脏活累活都肯干,因为她知道生存之不易,更明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道理。1993年,龙宝玲在历经10余年的千锤百炼后考进了安徽省黄梅戏学校表演系,开始了她的寻梦之旅。

在校期间,龙宝玲对黄梅戏的执着与热忱是有目共睹的。由于其家境清贫,龙宝玲即使每天只吃两顿饭,靠腌咸菜度日,可练功房、卫生间内,无处不曾有她的歌声飘过,烙印下她轻抛水袖、倾洒汗水的倩影。入校第二年,老师认为她的形象不够靓丽,劝她放弃花旦行当,龙宝玲一度感到憋屈,甚至常常因心痛难忍与老师“杠上”,但转眼功夫,她又继续勤学苦练,将一双双练功鞋磨穿,仿佛唯有唱戏才能让她忘却那些不开心的过往。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龙宝玲通过默默付出,不仅琢磨出一套科学的发声方式,还一举拿下了被业界公认为难度系数非常高的剧目之一———《渔网会母》,并凭借该剧先后荣获安庆市全力杯大奖赛金奖、首届中国黄梅戏青年演员大赛“黄梅之星”称号。“可能我的性格中有几许叛逆成分,别人说我哪些不足,我就告诉自己一定不能服软!”采访中,龙宝玲笑言,后来,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与指引下,她主攻青衣老旦,角色虽不如花旦在剧中抢眼,但内心已丝毫不像从前般介怀,“演员在舞台上再现的是人物的形象和灵魂,不是单纯的外型,只要综合素质高,够自信,就会越来越有魅力。”

在《桃李无言》中饰演“梁妻”,获安庆市创作剧目表演三等奖;凭借《荞麦记》荣获安庆市青年演员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过关》中饰演“田大脚”,获安徽省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表演二等奖……目前,任职于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龙宝玲除了演戏外,还被借调到母校充当“园丁”。“无论在哪个岗位,我这一生都不会放弃黄梅戏!”龙宝玲说,鲜花也需绿叶衬,她甘当戏园里的一棵树,即使成长周期慢,但相信终有一天会高大强壮、枝繁叶茂。

参考资料

龙宝玲.虾米音乐.2020-09-2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