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膺 :龙膺

更新时间:2023-11-10 13:05

龙,明末湖广武陵(即今常德市)人。生于嘉靖嘉靖三十九年(1560),约卒于朱由校天启二年(1622)。初字君善,改字君御,号茅龙氏、朱陵,别号汶氵隐公、纶叟,合称纶氵隐先生。神宗万历八年(1580)举进士,后官至太常寺正卿,著有《龙膺集》。

个人作品

戏剧作品

龙膺同时又是著名戏剧家,作有《金门记》和《蓝桥记》两部传奇。

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在其著作《武陵藏珍》中对荣定王与龙膺的关系作有如下记载:

“明荣国(今常德市)荣定王对龙膺关于音韵的认识备加赞赏:‘君御深于乐府者哉!君有《蓝桥》《金门》二传奇,奖义诛贪,表忠建说,属词既雅,命意亦工,而尤严于音律,惜无德清赏识耳!’

可见,荣定王看过《金门记》和《蓝桥记》两剧的演出。龙膺在以后写的《祭荣定王殿下》就称王府‘鱼龙角抵,百戏毕呈’”。

文武才学

龙膺出生于书香世家。综观一生,他既是文士,不仅有诗文传世,而且还创作《金门记》、《蓝桥记》等剧本上演;又能武,当国家需要,他又策马疆场,并立有武功。

龙膺晚年引退,归休,甚至逃禅,命名他建在柳叶湖畔的亭园为“濦园”,终老于湖光山色之中。过去人们不了解龙膺,那是因为经过数百年的人世沧桑之后,他的著作几乎散失尽。

凭着他同明万历时期至少五个文学社团和两大文学流派的直接或间接联系,以及他同当时文学巨匠汪道昆袁宏道兄弟等数十位著名作家的广泛沟通,如果避开了龙膺,将是明代文学研究中的一大缺陷。

文献记载

明代中叶以降,龙氏家族是武陵望族,出了一些名人。

龙炎,属龙膺曾祖父辈的族人。他于正德戊辰年(公元1508年)举进士,授上饶市知县,谨慎、自厉、勤政,口碑很好,征为刑部主事。后因向皇帝上《恤刑疏》,规劝朝延宽刑简政,“上恶其切直”,正值此时荣王就封常德市,以龙炎是武陵人为由,安排他为荣府左长史,属闲职,明升实贬。仕进无望,报国无门,龙炎从此忧郁致疾,后致仕而卒。他善诗文,著有《公余草小楼集》。

龙膺的祖父名翔宵。龙翔宵受业于邑居的太常卿杨褫。他初名飞宵,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学家王守仁亲自为他改的名字。龙翔宵于正德己卯年(1519)乡举,出任郎中令,后迁升南京户部朗中,出为程番知府贵阳市地方志将他列为名宦:“以礼让化俗,归泗城流徙之民,正金石司擅杀之罪,德威茂著”,并且督建黔城“能均劳逸,恤役夫,考满留任竣城工,民感盛德”。龙翔宵有四个儿子。三子德孚,是龙膺的父亲。他从蒋信受学。蒋信嘉靖十一年进士,官至户部主事、兵部员外郎。德孚于嘉靖戊午年(1558)举于乡,授卫辉市司理,以能断疑案著称。在宁波市任郡臣时,沈一贯为著《清吏传》,通过考察,认定宁波丞属天下第一“廉平”。后量移南京市户部员外郎,督淮安市。晚年事佛,结精舍于德山,筑元扈石室于城西,建“对湘楼”,著有《对湘楼集》。有两个儿子,长子龙襄,字君超,万历壬午乡荐,以父病须尽孝而焚牒,发誓不走仕途,著有《檀园草次》。次子就是龙膺。

龙膺第进士之后,授新都推官,善断疑案,被誉之为“神君”。不久推升为礼部主事,多次上书陈时政,迁国子博士。万历二十年,他上《谏选宫女疏》,惹下了大祸。明史专家孟森先生认为明朝之衰败,具征兆“至万历而定”。初期有张居政当国,不仅守住了摊子,还略有发展。但在张居正去世之后,赵顼亲揽国柄,泄愤于居正之专,为了便于驾驭,专用软熟之人为相。他怠于临政,勇于聚财,不郊、不庙、不朝者三十年。龙膺上疏,批评的内容以选宫女为主,包括上述种种劣迹,当然为神宗所不容。

选宫女给老百姓造成极大灾难。龙膺指出,万历十一年朝廷曾选了300人人内,不到千年又称不敷应用,下五城兵马选录,选录标准极其苛刻,选出的900人,实际进宫被录用的仅30人,不够数又选。这样便造成京城内外“家稽户索”。“旬日之内,闻有逃者,有匿之亲者,有截发者,有爪其面者,有涂以污秽饰其痣疣者,有窃嫁者,有缢者,巧为规避,无所不至”。龙膺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百姓逃选的惨景。他出于对百姓的同情,特别是对社稷兴亡的关切,犯颜直柬:

“臣愚,窃惟宫壶万化之源,王畿首善之地,由内达外,自迩及远。恐今道路之人,不谓奉行者之失,而反疑皇上荒于色也。且迩年圣体违和,朝进暂辍,大小臣工靡不愿我皇上斋居静摄,葆真怡神,去佚游,抑女宠……建久安长治市之策……立纲陈纪,纳谏亲贤,躬理万机,顾问老臣,为后裔法程。”

龙膺认为做好上述事情是社稷生灵之福”,是当务之急。但是,赵顼不仅选宫女不能止,就连劝他坚持朝进、确立法嗣都讳莫如深,为此曾罢免了不少言官大臣。万历十四年礼部主事上疏,劝神宗以社稷为重,不要托疾免朝,被廷杖夺俸。十七年二月,评事洛于仁疏上酒色财气四箴,直攻帝失。神宗怒,尽管阁臣中时行委曲慰解,洛于仁仍被斥逐为民。立皇嗣,即龙膺说的“为后裔法程”,也是当时朝野舆论鼎沸的热点问题。郑妃为神宗宠爱,生子常,封为贵妃;而王恭妃早郑多年生皇子常洛时无封,中外舆论认为赵顼将废长立爱。以后长时间太子虚位,大臣屡谏屡谴。龙膺全是针对神宗向来拒斥的问题直谏,确实是摸老虎屁股,非大智大勇所不能为!

龙膺接着批评说,怎么能够把这些问题视为“缓图”呢?当时情势非常严竣:“况夫洮河之寇未宁,滇蜀之警复至,兵士疲于西北,财赋困于东南,水旱频仍,流离载道。此其视左右使令之乏人,孰为缓急?”龙膺还引证汉博士刘向的话“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异众者其国危”,而当时朝廷上下处处是不祥之兆,国家危险啊:“今议论频生,群情疑畏,视人宫闱如赴鼎镌。幸免者相庆于途,预选者悲啼如市。今日之气和耶?乖耶?此岂太平之世所宜有耶?!”

朝廷推诿说选宫女是为了太子的册立,龙膺也不回避,直截了当地批评说:“臣又闻汉贾谊有言,曰天下之命悬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太子正而天下定。故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夫所谓左右者,正人君子也,非女子也。”何等中肯,但又是何等尖锐!

综上所述,可见龙膺上疏的主旨虽然是谏选宫女,但所涉及的全是朝廷最要害的弊端,并提出尖锐的批评,表现了他对人民对国家的关心和忠贞。这些无疑触怒了“龙颜”,幸亏阁臣申时行力救才得免于死。后来,龙膺在任山西按察司事时,又上了《请两台转题灾异疏》。他并未因上次的遭遇而退却,不仅如实反映灾情,而且还揭露了官吏贪暴、朝政荒疏所造成的人祸,力主皇帝下一道改弦易辙的诏书,认为这才是国家中兴的举措。下面我摘引一段龙膺对朝政腐败的揭露的文字,供晶评:

“今圣明垂拱以来,宸居严,临御久虚,德乃潜矣!玩珍异于累朝,耽欢娱于独乐,道靡思矣!繁兴土木,三殿尚未工,横剑关津载,久疲征权,不可谓不勤众劳民而专其利于贪矣!下而首,称疾情实,穷于转寰。次辅奔艰,计复窘于赐挟。部院所以重喉舌之司,台省所以重耳目之寄,而其官不具广事穷,老候凭衰,固于郡门……忠鲠老臣丧气,壮士灰心。其有不兴积薪之叹,抱转石之嗟,郁郁而怒且怼者乎?此其乖戾之气上彻于天矣!”

我们真不可想象这是一位在职的封建王朝的大臣上皇帝的奏书,他的批评从皇上一直数落到辅臣和小吏,并称朝野上下笼罩在一片乖戾之气氛中,这是非有敢冒杀身之祸的人所不能为的!海瑞骂皇帝世代称颂,龙膺冒死上书的精神可以与之媲美。常德市人应为有这样一位忠鲠正直的先人而骄傲。

龙膺出身文士,当国家需要时,却驰骋疆场,建立武功。第一次上疏虽免死罪,却被贬戍边。这时正值西羌贵族统治者挟持部从,侵扰西宁市,于是被谪判边,随田大司马督军青海省。到达前线后,他作战勇敢,屡建战功。田大司马上疏为龙膺请功,疏书说:“龙膺以文士躬授甲胄,与臣并立于矢石鼓间。锋镝之事乃臣之事,臣所甘心,彼亦何为而涉危蹈险一至于此!非口赞之,而心服之。其在湟中区饭酪眠雪,与士卒同甘苦,驰骑沙漠砾栎间,气扬扬不惫。”龙膺以“戴罪”之身,配合主将勇敢作战,田大司马口服心服、佩服之至!龙膺因战功被叙录,为户部郎中。后来,他从山西省任上转甘肃省参政,持节张掖市酒泉市等地,带兵打仗,有暖泉之捷、麻山之捷,先后挞伐,扩地数千里。后奉诏回京,人为太常侍正卿。

龙膺何时回常德市休沐,待考。旧志说他晚年“逃禅”事佛,这既可以视其为家教影响,他的父亲晚年也事佛,结精舍于德山,龙膺的儿子后来礼拂更诚,“茄素十五年,夏不扇,冬不炉,有邵雍百源之风”;更主要的是因为晚明政治腐败,前途无望,寻找精神寄托。不过龙膺事佛并未遁世,仍然关心人民的疾苦。晚年,他写了一篇《修筑大围堤碑汜》,记载了光宗泰昌元年(1620)武陵、龙阳君两地发生的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水灾:

“今兹四十九年,洚水汤汤,有滔天之势,文湖潦内溢,楗石尽茁。于五月十九日,堤大溃,上自武陵高张旺堰决口二,约二里余;次则伍家婚决口二,亦约二里;下则柳家潭、马龙滩、游仙观等处决口三,约二里;又下则车轮婚野茅孑L决口三,约三里余;又下则罗公湾起至孔家石昏约三四里,决口三。堤尽冲溃,公存勘痕,甚则并堤痕荡涤之,无撮土。且洼而为阱,浮天无岸,沃日风波,漂流房屋子女禽畜不可胜纪。故老云:百年以来未见此灾异。”

上述资料对于研究常德市灾情历史、地理变迁以及水利建设无疑非常重要。这年秋、冬,常德府在拯灾同时,发动包括桃源县等县民众捐资修围堤一百二十里。堤成,龙膺作记。“记”后作《云尔诗》一首,热情歌颂这一为民造福的善举。

龙膺何时于柳叶湖建濦园有两说。一说他在中进士为 官后就在柳叶湖建园,以供邀集名流贤达,欣赏风光山色,吟诗作赋,后来归休后命名为“濦园”。一说是在他归休后所建。我采取前说,龙膺虽为官为宦,其本色仍是文士,归休之前他在常德市有不少文事活动,如万历二十八年到三十年他在常德这方面活动就不少。龙膺归休前就曾在濦园接待过袁宏道,袁小修兄弟,邀请荣定王朱珍游览过,并在此上演了他编的《金门记》等戏剧。

相关人物

龙膺是当时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本之神悟,济之学问”,“率尔酬酢,信手生机。”他与公安派文学家袁宏道、袁中道兄弟“有宿好”(袁宏道语),并结为诗友,相互之间有诗歌酬答。万历三十二年,袁宏道游德山。龙膺相邀,流连达二月之久。袁宏道写有一首《别龙君超兄弟》:

青鞋不破武陵春,归去西风一面尘。

荷叶山头闻杜宇,桃花源上别秦人。

深村稻熟泉当户,疲苑茶香寺作邻。

可是无花无地主,只缘无计得分身。

龙膺写有一首《赠别袁小修》的诗,小修即袁中道诗如下:

君家兄弟武陵游,一属春初一晚秋。

云树浓花分意态,洞烟溪雪各凝眸。

移山漫费愚公力,开经应从谢客谋。

后我置身邱壑里,笔林茶灶木兰舟

龙膺还是著名的戏剧家。《金门记》于万历二十八年至三十二年多次上演于常德市袁宏道的《答君御诸作》一诗就谈到此事:

打叠歌鬟与舞裙,九芝堂上气如云。

无缘得见金门叟,齿落唇杜细君。

荣定王朱翊珍一生酷爱戏曲,《湖广总督志》称他:“音律刻漏,咸穷厥妙。”因此,龙膺与他情趣相投,二人交往甚密。荣府不仅上演龙膺编写的戏剧,荣定王还与龙膺就有关问题进行切磋交流,《武陵县志》就记录了二人就音韵问题展开的讨论。龙膺写有《东邸侍宴》诗,记录了二人的交往:

幽兰度曲舞阳阿,乐府新翻子夜歌。

足棒雕竿盘弱黛,指陈琼桂奏新娥。

定王去世之后,龙膺还写了《祭荣定王殿下》一文。

历史故居

当时,风光旖旎的柳叶湖畔,有一座远近闻名的艺术园林,名叫濦园,就是龙膺的栖身之所。龙膺在这里创作了许多诗、词、文、曲,为今天的旅游胜地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龙膺不但是一位立身于“儒”而又出道入佛的文士,还是一位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战士。他一生三次遭贬、三次戍边。他的诗文创作,既反映了以柳叶湖、桃花源为中心的优美自然风光,又反映了以今天西宁市张掖市为中心的雄奇的西域景色。著名文学家江盈科写诗称“书成三黜题孤愤,诗就千篇逼大家”,概括了他的文学作品极其丰富的创作内容以及在当时文坛的影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