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 :通过视频记录个人日常生活,并分享至互联网上的内容形式

更新时间:2024-09-20 12:28

Vlog视讯中国为video weblog或video blog,意为视频博客,是一种通过视频记录个人日常生活,并分享至互联网上的内容形式,也可以将其看作视频日志。

2012年,第一支Vlog诞生在国外视频社交网站YouTube 上,2018年,Vlog 传入中国,次年,vlog在新闻媒体中广泛应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联合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人民视频推出“小经跑两会”系列“Vlog+新闻”产品,约请代表委员畅谈发展热点话题,阅读量达6100万次。

Vlog具有时长更长、技术门槛更高、包装更精良等特点,与传统短视频相比,Vlog偏向日常生活的记录,偏向呈现“后台”内容,追求差异化的人格美。Vlog可以用来记录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故事和情感。

历史起源

Vlog最早出现在美国,2009年被收录进韦氏大词典。2012年,第一支Vlog诞生在国外视频社交网站YouTube 上,从此这种内容形式就开始受到大量年轻网友的追捧。2018年,Vlog 传入中国,新浪微博抖音bilibili等多个网络自媒体平台纷纷推出Vlog创作扶持计划,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不断探索新闻报道新形式的传统媒体业,开始尝试使用vlog对新闻进行创新性报道,并吸引了大批年轻网络用户。

2019年的全国两会为vlog在新闻媒体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契机,新浪微博上的“两会vlog”话题阅读量达到1.5亿次,Vlog新闻也开始为众人熟知,并开始被主流媒体大规模使用。《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都充分地应用了vlog这一新形态,对于重大时政类新闻,Vlog凭借其第一视角的临场感和活泼的语言报道形式拉近了民众与国家议题的距离,获得百万浏览量,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除了中央级主流媒体,使用Vlog进行创新性新闻报道的还有地方媒体,2019年,《湖北日报》推出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vlog牧牧的乡村行”系列报道,2020年湖北省两会期间,《湖北日报》设立“两会vlog”栏目。在疫情防控期间,《湖北日报》记者制作了《小如Vlog:我给医护送奶茶》节目。武汉市“解封”后,《湖北日报》制作了“vlog夜·武汉”系列,以vlog的形式带领受众了解武汉复工复产的实际情况,并被多家媒体转发。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联合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人民视频推出“小经跑两会”系列“Vlog+新闻”产 品,约请代表委员畅谈发展热点话题,其中#奋进的春天# 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第三名,阅读量达6100万次。

特点

时长更长

无论是微信的“10秒”,抖音的“15秒”,还是快手的“57秒”,以“秒”来定义的短视频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由于时长过短而对内容表现力的制约,甚至限制了某些主题的垂直化、深刻化。而Vlog的一大优势,即打破了以“秒”为单位的计时尺度,将时长延伸至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用户可根据不同的主题表现需求来匹配时长。时长的延展有利于弥补短视频的外在短板,增加信息的密度,提升内容的表现力和完整度。

技术门槛更高

相比人人皆可拍短视频,人人皆可秀短视频,Vlog则有了更高的技术门槛。专业化的相机、三脚架、收音麦克风是设备标配,此外还需掌握基本的视频后期处理技术。技术门槛的拔高,决定了当前Vlogger尚属小众群体,Vlog一时间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但随着新技术的普及与驱动,这种技术藩篱将被打破。

包装更精良

基于时长和技术的双重驱动,Vlog 脱离了短视频制作水准的参差不齐,其内容密度更大,外在包装更为精良,屏幕前的受众仿佛在看一部个人迷你纪录片,也更容易引发受众的深层次思考。

内容更窄化

相比短视频内容的五花八门、出奇制胜、追求“爆款”,vlog则是专注于对个体日常生活的真实展现,以 Vlogger极具魅力的风格化记录来获取流量。特定群体的一天,普通人的一日三餐等日常生活,在事无巨细地记录与对话中满足着现代人的好奇心和窥探欲。

更受年轻人关注

作为一种网络新事物,Vlog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关注。以2021年4月的百度指数为例,从分别以“短视频”和“Vlog”进行关键词搜索所形成的用户年龄画像来看,20-29岁的群体对短视频和Vlog的关注度最高。其中,29岁及以下的群体相比传统短视频,更关注Vlog。Vlog的关注群体主要集中在39岁及以下的年轻人,尤以20-29岁居多。

与传统短视频的差异

偏向日常生活的记录

以“秒"为单位的短视频集中展现的是一种日常生活的“非常态”,极短的时间内必须吸引眼球。短视频的主题化不同,Vlog 更讲求叙事,更强调去表演化和日常性的真实记录。而Vlog也经常以“xxx的日常”“在xxx的一天”作为标签。靠Vlog圈粉无数的欧阳娜娜呈现的不过是留学和工作的日常,但单集Vlog播放量超千万,前12期Vlog已将她11次送上新浪微博热搜。普通人"子时当归"记录的仅仅是日常两餐的烹,日复一日固定的、重复的平淡生活也能吸引观众不知不觉看上几十分钟。Vlog用更大的篇幅来呈现更真实的原生态,回归更自然的生活本真。

偏向呈现“后台”内容

短视频上大量关于名人非工作状态的私人领域的呈现,使得这些“遥不可及”的人物在视频中显得更加“亲民”。即便是普通草根通过有意无意地插播私人情境也会引来他者的认同和共鸣。相比短视频对“中区行为"的展演,Vlog的后台“前台化"更加凸显。创作者将摄像头长时间对准自己,私人场所、私人物品、私人关系经常作为拍摄背景公开展现,并通过更深度地袒露生活来传递自己的认知和态度。从欧阳娜娜的 Vlog中,粉丝看到的并不是光鲜亮丽,高高在上的传统女艺人形象,而更多的是演出前辛苦的排练、录制节目的幕后花絮、减肥压力下的饮食自律、熬夜赶考后的憔悴面容,这些原本不为观众所见的后台行为突然之间被“前台化”。除了围观名人生活,普通人的生活情境同样具有巨大吸引力。那些头部Vlogger们,很多来自于草根,最终走向了“网红”。

追求差异化的人格美

短视频凭借"短平快"的传播优势和低门槛的技术要求引爆全民热潮,随之带来的是同质化、低俗化、泛娱乐化的倾向。而差异化的人格魅力是Vlog区别于一般短视频的关键所在。观众观看Vlog时,很容易获得一种沉浸感,创作者通过屏幕以第一人称视角和观众进行走心交流,极易拉近心理距离,引发观众的代入感、沉浸感而产生情感共鸣。有国内“Vlog第一人"之称的“冬瓜"认为:“摄影是记录一个瞬间,电影是记录一个故事,那么VIog就是记录一个灵魂。”观众通过Vlog能深度涉入创作者的私人生活,并发掘 Vlogger差异化的人格魅力,进而认同其生活方式,最终建立起强于其他内容品类的黏性。Vlog凭借生活化的选题和自然的叙事正好是凸显个人色彩,传达生活态度,展现人格魅力的最佳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Vlog更倾向于打造“我们向往的生活”。

产生真实社交的幻觉

如果说传统短视频擅长于满足人们的"审丑”心理,致力于打造“爆款”,引发“围观”式交往,那么Vlog则通过展示“后台”的日常生活来拉近与粉丝的距离。久而久之,这个屏幕中的陌生人似乎变成了生活中的“熟人”,观众已不满足于仅仅“围观”,而萌发了主观“带入"与“参与”的冲动,甚至产生了传受双方真实交往的幻觉。欧阳娜娜Vlog展现的是不同于台前女明星形象的少女生活状态:会素颜,会迷路,会犯错,这一切“幕后”行为以接地气的方式“真诚”地呈现在粉丝面前,粉丝很容易把她当作现实中的朋友来做出反应,从而建构起不同于现实交往的“准社会交往”。

促进受众的自我成长

不同于短视频,Vlog 的观众脱离了对“土味”“猎奇的审丑式“观赏”,人们通过窥探他人的生活,发现与彼此的共鸣与差距,必然触发对自身境遇的思考,激发个体的“自我互动”,认识、改造和完善自我,从而实现"自我成长"。Vlog最常见的类型即展示某类群体的一天,如“女博士的一天”“清华大学学生的一天”等,人们通过窥探群体内成员的生活,进而完成社会比较下的自我审视,用户的需求发生了从“观赏"到“自我成长”的深层次转向,而并非一味沉溺于浅层化娱乐中。Vlog的流行反映出当下年轻人社交表达渐渐向内在思考转变。Vlog对个人经历的个性化浓缩和提纯促使年轻人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归纳和反思自己。按照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从低到高有五种基本需要,而“自我实现"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Vlog引发用户的“自我成长”体验超越了“社交”与“尊重”的次级需要,抵达了自我实现”的高级需求层次。

vlog拍摄要点

Vlog可以用来记录生活的方方面面,表达故事和情感,突出作者的个人特色,常运用一定的拍摄技巧结合后期剪辑,传达人们的生活理念和品味。

Vlog最重要的是拍摄的连贯性,注重有头有尾的拍摄,即使是一个很短的视频也要拍摄完整,这样也是对观众的负责。其次就是拍摄前想好自己要拍摄的主题,不能盲目地拍摄,这样只会增加自己的负担,拍摄到中期时主题容易跑偏,导致后期剪辑任务量巨大。

价值与影响

营销价值

对于全球范围内的95后甚至00后来说,Vlog已经逐渐成为了他们记录生活,表达个性的主要方式。据不完全统计,全球44%的网民都在看Vlog。因此,不少品牌也在试探性地转移营销的阵地,开始在Vlog领域发力。

内容的真实性,品牌注入提升说服力

Vlog的核心就是记录真实生活,Vlogger用视频将自己的日常生活记录下来,没有台词剧本,也非表演式创作,摒弃了戏剧化包装,视频内容更真实。因而,在广告植入层面,Vlog把独有的故事性与生活化进行融合,弱化了品牌植入的标识,保持广告的原生性和用户良好体验,不会让人觉得生硬,观众也倾向于把它理解成生活的一部分。在Vlogger为产品背书时,观众也更容易信服,这是Vlogger和观众之间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关系链。

用户更具粘性,粉丝经济转化率更高

通过真实生活展现自己的Vlogger,便有机会和观众建立同理心,而当观众认同一个Vlogger的生活态度,并通过他发布的Vlog深度参与到他的生活时,Vlogger和观众之间就建立了强于其他内容形式的粘性。这种粘性一旦形成,会形成持续性的关注,更有利于内容IP与粉丝经济的养成。尤其是带有生活方式博主性质的Vlogger,在积累一大批认同其生活方式的粉丝后,能够获得更好的产品转化效果。

时长更加充分,完整讲述品牌故事

Vlog视频时长一般在5-15分钟,时间相对灵活,且Vlog视频内容“可呈现的时间/空间跨度”均大于普通内容视频,创作发挥空间比较大。不仅仅只是品牌的简单露出,Vlog有足够的空间与容量,充分展现品牌的多维度价值。在形成用户粘性、营造沉浸观感、深度传递品牌价值等方面,具备更强优势。

社会价值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视频不只是休闲娱乐,也在创造价值;不单是信息载体,也是生产要素。不久前,《中国视频社会化趋势报告(2020)》出炉,通过剖析视频技术、视频内容、视频平台的内在逻辑,揭示了视频在促进产业转型、推进创新治理、创造美好生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给业界以不小的启发。

视频行业的发展壮大,既是自身传播手段、交互方式的改进,也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疫情防控期间,“视频+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时空局限,实现了教学方法的革新;“视频+医疗”促进了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求医问诊的快捷通道;“视频+电子商务”重塑了购物消费链条,带动线上消费异军突起;“视频+办公”解决了企业痛点,视频会议、远程办公广泛应用,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视频充分发挥高效、实时、多功能的特点,在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与其他媒介形式相比,视频具备更强的现实感和说服力,在信息传播、创新治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千万网友“围观”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科技博主、医护人员发布科普短视频,给受众个人防疫提供合理化建议;短视频平台联合各地领导干部、网络达人开展直播助农,打开土特产品销路,从宏观记录到微观叙事,从现场观感到深度解读,视频能够为观众提供充足的信息增量和情感增量,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弘扬主流价值、凝聚社会共识。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视频业态茁壮成长的过程,是技术赋能的演进,也是产业协同的结果。硬件和软件上的每一次迭代,譬如近年来华为OPPO等国产手机的壮大,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的流行,都是视频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2G到5G,信息传输效率和容量的大幅跃升,加速了视频生产元素的积累;从数百万像素到数千万像素,拍摄镜头性能和算法的明显改善,简化了视频解码编码的流程;从折叠屏到柔性屏,显像技术和方式的大胆尝试,丰富了视频浏览观看的体验。事实证明,技术赋能与内容驱动一道,为视频业态的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

未来发展

(一)注重跨界主题融合,丰富文本表达内涵

在叙事方面,Vlog影像具有极强灵活性。创作者可采用跨界融合的方式,制作具有落差感的Vlog文本,使视频画面更契合新生代的审美品位。在新闻报道领域,创作者可采用口语化、多角度、小切口的表达方式,改变传统新闻报道叙事风格,使新闻报道与Vlog的跨界融合更具吸引力。在“Vlog+新闻”跨界创作理念下,创作者可增强新闻报道的直播叙事、纪录片和互动参与属性,拓宽新闻报道的传播渠道。

(二)加强媒介治理监管,传递现代主流价值观

在新媒体视域下,Vlog创作与传播也需形成明确规范,接受相关平台和部门的监管。对此,在Vlog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应加大媒介治理和监管力度,结合日益完善的互联网行业规范和法律,严格审核符合主流价值观标准的信息,在Vlog传播中承担更多责任。当前,Vlog传播形态面向的受众十分广泛,保证传播内容积极向上、符合价值观,十分有必要。

(三)扩展市场收益模式,增强Vlog影响力

首先,支持多平台建立。通常情况下,Vlog会发布在抖音、微信、bilibili等平台,基本满足用户需求。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相关部门可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鼓励更多APP平台推出Vlog创作板块,让电子商务和其他服务与Vlogger合作,推出不同行业领域的精品作品,扩大Vlog市场收益模式。其次,注重网红营销。在社交媒体战略中,网红营销占据着重要地位。优秀的Vlogger在与各大品牌合作的同时,可加强与乡村振兴类品牌的联系,将Vlog影响力延伸到农业经济学领域,既能够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又能够扩展Vlog市场收益模式。

(四)运用前沿技术赋能,呈现多元视觉效果

5G技术带给Vlog的影响是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更先进的创作软件与数码设备。因此,创作者应学习先进拍摄技术、后期技术,打造更具吸引力的镜头语言、创新性的主题内容。在拍摄视频时,创作者可运用汕头市洪兴(芬腾)制衣有限公司高速摄像机的升格技术,运用独特的方式创作Vlog,给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创作者也应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形成“创意+技术”的拍摄手段,如伪装成阿拉丁飞毯的电动滑板、无人机扮演的圣诞老人,增强Vlog作品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Vlog的各种形式

“Vlog+新技术”,提供更多创新产品

新闻传播是一个依托新兴技术而进步发展的领域。随着5G时代的到来,AR/VR/AI等内容生产技术以及无人机航拍、直播等信息采集和传播技术不断更迭升级,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可能的同时,也带给受众更加丰富的现场体验和视觉冲击。“Vlog新闻”要积极借鉴新的技术手段,推出更新形态的新闻产品,以不断适应新的传播生态,获取更大的传播价值和影响力空间。

“Vlog+强品牌”,增加更多用户黏性

相较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Vlog新闻”更注重个人的所见所闻,创作者往往是视频的主角,这也容易使创作者像电视栏目主持人一样成为强品牌。如,中国中央电视台在2020全国两会报道中又推出了“饼叔追两会”系列“Vlog新闻”,这种利用了创作者的个人魅力锁定受众群体的做法,使节目逐渐形成品牌。

“Vlog+多平台”,延伸更多传播触角

哪里有受众,哪里就应该是新闻的主战场。“Vlog新闻”目前主要依托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带有较强的社交属性。这也说明,“Vlog新闻”应该聚焦社交这个传播核心。当前,网络高速发展满足了用户对个性化新闻和信息消费的需求,受众被不断细分,媒体平台也不再一家独大,展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为此,“Vlog新闻” 应该主动深入新兴平台,探索多方合作,触及多方受众,不断扩大受众群体。

参考资料

..2023-12-05

Vlog也许是个伪风口,但这不重要.商界.2023-12-05

年轻人追捧的Vlog能否成为下一个品牌营销风口?.界面新闻.2023-12-05

人民日报:发挥视频传播的社会价值.人民网.2023-12-05

..2023-12-05

“Vlog新闻”的创新应用及发展路径探析.中国军网.2023-12-0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