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 :刘震云著小说

更新时间:2024-09-20 15:38

《一地鸡毛》是中国当代作家刘震云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1991年,小说初刊于《小说家》杂志第1期。1992年,小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首次出版。

《一地鸡毛》以“豆腐馊了”为线索,引出了主人公小林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小林刚步入社会时踌躇满志、心比天高,但社会的磨砺,生活的琐碎很快让他变得世俗、平庸。小林每天需要排长队去买豆腐,和小保姆斗智斗勇,为妻子工作调动的事发愁,为孩子上幼儿园到处托关系,为老家总是来人而苦恼,与妻子因为各种矛盾争吵。经过这些,小林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林从原先对送礼嗤之以鼻变为到之后坦然接受,从拉不下面子到站在街头卖板鸭,他放弃了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开始变得物质。小说还原了社会转型时期城市中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状态,进而揭示了他们的生存困境和挣扎。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平淡的细节刻画,展现了小人物的真实生活。《一地鸡毛》被视为新写实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品。1993年,小说荣获第五届《小说月报》优秀中篇小说“百花奖”。2000年,小说被《中华读书报》评为“二十世纪世界百部文学经典”之一。1995年,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一地鸡毛》上映。此外,小说还被翻译为英语,并在国外畅销。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初级阶段,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换,传统价值观念逐渐结构,新的思想浪潮不断涌入,这一切都带来了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变革。一批作家敏锐地捕捉到了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他们开始跳出精英文化的束缚,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审视生活,将笔触转向现实生活中的琐事,并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力求还原生活的真实状态。刘震云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了《一地鸡毛》。

个人背景

刘震云在作品中经常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书写小人物的真实生活。改革开放初期,刘震云注意到了新旧体制过渡时期知识分子的生存处境,因而创作了《一地鸡毛》。他在小说中通过小林这一人物形象,向读者展示了中原地区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思想行为、价值观点的转换,揭露了底层人物的面对生活的痛苦和无奈。

内容情节

这天早上,小林买到了豆腐,但因为排队的时间太长,去单位的班车已经没有了,他只能匆匆忙忙的坐公交车去上班,因此忘了把豆腐放到冰箱里。晚上回来的时候,豆腐已经馊了,老婆小李因为这个事情大发雷霆,先是责怪家里的小保姆,又责怪小林。夫妻两个人心里憋着气,又翻出了以前的旧账。这时,查水表的瘸腿老头来了。瘸腿老头告诉小林夫妇,这栋楼里有人偷水。小林夫妇听了心里一惊,因为小李上个周就干过这样的事。他们怀疑是对门的印度女人告的密。经过这个小插曲,夫妻两人之间紧张的气氛暂时缓解。

第二天,小李跟小林提起了自己想要调动工作的事情。随着两人几次搬家,小李住的离单位越来越远,每天上班挤公交车就需要花三四个小时。小林和小李来到超市,小林选了一箱可乐,准备送给小李的上司。结果上司把这件事推脱过去,还拒绝了可乐。老家又来客人了,这次来的是小林儿时的老师杜老师。杜老师以前救过小林的命,他这次到北京来是为了求医。但是小李不愿意杜老师在家里住。杜老师察觉出小林的尴尬,自己离开了。老师走后,女儿生病了,小林和小李带她去医院治病,来来回回花了不少钱。后来小林发现女儿生病是因为小保姆照顾不周,他心里暗暗生气,但是因为家里需要人帮忙,就没有辞退小保姆。

晚上下班回家,小李兴致很高,原来她的单位开通了到家附近的班车,现在上班只需要40分钟。女儿的病情也有好转,两人高高兴兴地吃了饭。九月份了,小李的工作问题解决了,女儿即将入托,小保姆也被辞退了,看似一切都有了好转。小李偶然间听说,这个班车的开通是因为是为了满足单位某个头头的小姨子的需要,她心里感觉到不舒服,在小林的劝解下,她很快就调整好了。两个人精挑细选了一个好幼儿园,名额又成了问题。小林几番求人,但都没有效果。这时印度女人给了他们一个名额,两个人很高兴的接受了。晚上,小李发现了问题,原来是印度女人姐姐家的孩子不去了,人家才把名额让出来,自己的女儿是给人家做陪读去了,夫妻两个心里开始愤愤不平,埋怨自己的无能。

这天,小李在下班路上遇到了大学好友小李白。小李白现在成了卖板鸭的个体户,正好他有事要去外地十来天,便委托小林帮忙卖板鸭,每天给20块钱。小林一开始放不下面子,但后来看到有钱收,便高兴的接受了。日子这样一天平淡平淡的过去了。某天,瘸腿老头突然登门,说有事求小林帮忙。瘸腿老头老家有一个批文一直没下来,而统管这个批文的部门正好是小林所在的单位,小林坦然收下了老头送来的微波炉,并帮他促成了这件事。

两个星期过去了,女儿却出了点儿问题。夫妻两人几番打探之下,原来是元旦节的时候,两个人太忙,忘了向幼儿园的阿姨送礼,因此女儿在幼儿园受到了老师的冷落。小林跑遍了整个北京城,买到了高价炭火,女儿的“病症”也终于好了。晚上小林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身下全是皮屑,身上盖着一堆鸡毛。醒来后,小林收到了老家的来信。之前来北京求医的杜老师已经身亡了,杜老师临死前还在信中向小林表示感谢。小林读完这封信后很难受,但转眼又被生活的琐事给转移了注意力。

主要人物

小林

小说主人公,机关单位的小职员。书中着重描写了小林在生活中的矛盾与挣扎,这也是书中心理描写最多的一个人物。小林刚大学毕业时满腔热血、充满斗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但在经历了为老婆工作调动的事发愁,儿子上幼儿园受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琐事后,小林接受了现实,主动去适应、融入现实生活的人情世故规则, 并以此为自己赢得利益。刚开始小林对送礼等行为不屑一顾,但他后来坦然接受了查水表的老头送来的微波炉。一开始替“小李白”卖板鸭时,小林感到羞耻和不安,但当他收到实际的金钱时,他开始习惯麻木,甚至在“小李白”回来时,他还有点恋恋不舍。在自我矛盾斗争之后,小林不仅安于平庸,接受平庸,甚至享受平庸。小林代表了社会转型时期大多数底层人物的缩影,通过小林这一人物形象,作者书写了现实社会中权利及物质给人带来的压力,反映了大多数底层人物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

小李

小林的老婆。小李年轻的时候文静秀气,富有诗意,是一个爱干净、腼腆的女孩。但结婚之后,小李的整个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都完完全全地世俗化了:她忙着与保姆吵架,与丈夫闹嘴,带孩子,做家务,晚上闲暇的时候坐在床边心里想的也只是工作调动的问题。金钱的短缺、生活的琐碎让小李变成了一个爱唠叨、不梳头、夜里偷用水的家庭妇女。小李也曾挣扎过,但最后只能屈服于社会的不公,精神状态也被生活同化为世俗和微琐。

小李白

小林的大学同学。小李白大学时参加了文学社,是一个才华横溢,胸怀梦想,对诗歌有着追求的年轻人。小李白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国家机关工作,后因“坐不了办公室”而辞职进入公司,继而又因公司倒闭做了个体户,卖起了板鸭。小李白和小林再相见时,他身上的诗意已经荡然无存,整个人也变得粗俗不堪,甚至还对自己曾经所追求和向往的生活不屑一顾。小李白是小说中反差最明显的一个人物,在他的身上体现了知识分子在残酷的生活现实面前精神状态的变化。

查水表的瘸腿老头

瘸腿老头每个月查一次水表,他喜欢吹嘘,总是跟楼里的住户讲自己年轻时候给大领导喂马的故事。他虽然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但也潜在地受到了权力文化的侵蚀,他既会通过水表来限制住户的行为,又会为了帮助老家的批文能尽快通过给小林送礼。

主题思想

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

书中真实再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底层人物生活状态,揭露了社会转型时期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小林和小李虽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但他们在权力社会中依旧处于边缘地带,和其他底层的百姓一样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小林大学刚毕业时踌躇满志,但经过日常琐事的消磨,工作中复杂人际关系的洗礼,他逐渐失去了理想和信念,开始向现实生活妥协。生活的压力让小林的人性也逐渐缺失,在听到恩师身亡的消息,他也只是悲伤了一会,很快就变得冷漠;小李本来是个文静富有诗意的女孩,但面对生活带来的巨大考验与挑战,她除去了身上的神圣与崇高,变成了世俗社会中普通的一员;小李白把曾经寄予理想的诗歌视为“搔首弄姿”,这种转变正是理想被现实生活结构的象征。通过这些事件,作者书写了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知识分子尊严的消解和人性的沦丧,揭露了底层人物在生活中的心酸与无奈。

权力文化的书写

中国是一个权力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小说中关于权力的描写无处不在。书中描写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与权力相关的两种现象:第一,权力泛化。小林为了老婆工作调动和孩子入托,向领导送礼,同幼儿园园长交易。因为没给幼儿园的阿姨送礼,女儿便受到了冷落。哪怕是查水表的老头,也会运用手中的权力来限制小林。第二种,钱权交易。小林和小李作为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几经周折都没有为女儿争取来入托名额,但印度女人的丈夫却轻易搞到了两个名额,这正是因为她的丈夫是个有钱的个体商贩。最终,小林在这种权利文化的熏染下,思想也发生了质变,他从最初抗拒送礼,转变为心安理得的接受瘸腿老头送来的电饭锅。作者通过在书中对权力的描写,揭露了社会中黑暗的一面,表达了对自己这种社会现象的忧患意识。

艺术特色

意象

刘震云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小说开篇就是“豆腐馊了”,这里的“豆腐馊了”除了指豆腐变质,也暗指小林精神的变质——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小林的理想和信念都转变了。书中提到小林的老家总是来人,这里的“老家”有两层寓意:第一,它时刻提醒着小林的出身;第二,它又代表着小林从脱离乡土的自豪之感。作者在描写小林卖板鸭的复杂心态时,用了“穷”和“娼妓”两个意象。“穷”是指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窘迫,也是指他们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精神状态;而“娼妓”暗中照应知识分子在现实社会中的窘境。小说最后,小林梦见自己身上盖着一堆鸡毛,下边铺着许多皮屑。这里的“鸡毛”照应日常生活中没完没了的琐事,正好与小说主题相吻合;“皮屑”则是指人们所处的历史大环境。这些意象的运用加深了作品的深度,提升了小说的艺术价值。

叙事方式

刘震云倾向于在小说使用平实简洁的语言进行叙事。作者在《一地鸡毛》中以冷静客观的口吻叙述了小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琐事——买豆腐,防着小保姆,抢购大白菜,给孩子办入托,真实的再现了生活本身,增加了读者的亲切感,营造了一种平淡琐碎之美。此外,作者在对日常琐事进行叙述的同时,过滤了自己的声音,不作主观意义上的评论,使故事更加客观中立。

叙事视角

刘震云在小说中采用了第三人称视角的自由间接引语,作者站在小林的立场,以小林的视角来观察社会生活,使小说更加生动真实。同时作者常常在文中与小林融为一体,以客观中立的方式描写人物的语言和思想感受,再现了小林自身的心路历程变化以及对自我的反思,并由此延伸到小林对老婆小李、小保姆、查水表的瘸子老头的透视与思考,从而使作品更加具体形象。

对比

作者在小说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进行叙事,加深了小说的冲击性和延展性。首先,人物前后性格的对比。小林年轻的时候喜欢喝啤酒、看球赛,结婚以后面对单位同事的询问,他却说自己从来不看球赛。同样的,小李年轻的时候爱干净,文静秀丽,结婚以后却变成了絮絮叨叨、半夜偷水的中年妇女。前后对比最鲜明的是小李白,他大学的时候爱好诗歌,才华横溢,但跟小林再次相见时,他却说诗歌是“搔首弄姿混扯蛋”。其次,小林和小李的对比。小李性子直白,不善与人相处,小林却比较柔和,在工作中相对圆滑。作者通过对比揭露了生活压力给人带来的转变,加深了小说的冲突和戏剧性,使故事情节更加饱满真实。

作品影响

国内影响

现实主义小说站在底层小人物的视角,描写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书写了他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真实的再现了小人物的日常,拉近了文学创作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一地鸡毛》被视为新写实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品。书中主人公小林是一个底层的小科员,刘震云通过描写小林平淡琐碎的日常生活,真实地呈现了小人物们在生活的压力下的转变和挣扎。作者始终突出描写人物内心激烈的矛盾,人性的善恶冲突,这种冷峻的笔法符合新写实主义小说的特点,从而实现了作品的文学功能,推动了新写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1993年,小说荣获第五届《小说月报》优秀中篇小说“百花奖”。2000年,小说被《中华读书报》评为“二十世纪世界百部文学经典”之一。1995年,小说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

国际影响

2012年,译者马爱英将《一地鸡毛》翻译成英文,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进一步带动了刘震云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作品评价

批评家陈晓明认为:“《一地鸡毛》在写出日常生活的困窘,以及琐碎的生活细节侵蚀个人的意志和热情的同时,刻画了主角是如何在世俗权力网络的运作中被任意摆布的状况。”

作家徐刚评价:“刘震云将小林们“一地鸡毛”的世俗生活和“单位”琐事写得如此惊心动魄而又意味深长,其间闪烁的思想智慧令人惊叹。”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宋剑华评价:“《一地鸡毛》以“庖丁解牛”式的细腻笔法,生动地描写了知识分子小林夫妇的日常生活:他们既没有崇高的政治理想,更没有远大的人生志向,就像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一样,为了生存问题而整天忙碌着——不是为工作的调动而闹心,便是为孩子的入托而烦恼,他们不断地争吵又不断地和解,真实地揭示了知识精英的窘迫人生。”

参考资料

《一地鸡毛》.豆瓣.2023-06-2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