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 :1935年毛泽东创作的七律诗

更新时间:2023-07-25 23:24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作于1935年的一首七言律诗,1935年9月29日毛泽东在通渭县城首次吟诵此诗。正式发表于1957年《诗刊》1月号,后被收入《毛泽东诗词集》。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中央红军在敌人多次围剿下,进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七律·长征》就创作于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即将胜利之时。这首诗以长征为题材,选取了“万水千山”所包含的“五岭”“乌蒙”“金沙水”“泸定桥”“岷山”等意象进行组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过程进行高度概括,刻画出了红军高大英武的形象。表达了对工农红军的赞颂之情,充满着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远大志向和豪迈气概。

本诗从丰满的现实生活中挑选典型性形象,对现实进行深刻的艺术概括,同时也辩证地说明了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是相辅相成,互通有无的。《七律·长征》从内容到形式十分统一,成为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典范,对文学、艺术和精神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催生出了大量的文学及艺术作品,是当之无愧的艺术精品。

创作背景

由于苏区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不断壮大,中国国民党决定下最大力量将其消灭。从1930年起至1933年间,先后组织了五次大规模“围剿”。1933年10月,蒋介石调动50万大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红军经过一年苦战,最终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1934年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被迫长征。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途远征,经历十一个省的地区,翻越艰难险阻,终于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在即将结束长征时,毛泽东心绪万千,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七律·长征》,并于1935年9月28日在通渭榜罗镇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首次吟诵此诗。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时,毛泽东写下了《七律·长征》。

出版历史

本诗最早见刊于北平东方快报印刷厂1937年出版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随后收录于1937年在英国出版的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中,1938年又收录于由上海复社翻译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

《七律·长征》初次发表时本为“金沙浪拍云崖暖”,1952年元旦罗元贞再给毛泽东的贺年信中建议改成”金沙水拍云崖暖“,以免与”五岭逶迤腾细浪“中的”浪“字重复用字,犯诗家大忌,于是毛泽东从善如流,诗歌成为了现今流传的版本。1955年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一书中收录了这首诗作,题作《毛泽东同志长征诗》,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后被收入《毛泽东诗词集》。

作品原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⒃过后尽开颜。

(诗歌文本参考资料:,注释参考资料:)

作品鉴赏

内容主旨

诗歌内容

《七律·长征》高度概括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壮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宗明义,是全诗的诗眼,下三联则围绕首联展开。首联开门见山点出长征的主体——红军,并且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不仅是全篇的中心思想,全诗的艺术基调,也是诗人人格特点的概括。在修饰面对“远征难”的红军战士时,诗人用了“不怕”二字,朴实无华的字眼却态度坚决,十分有气魄。“万水千山”则是“远征难”具体形象化的描述。红军在面对困难时除了“不怕”,还有“只等闲”的态度。“只等闲”表现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精神,“万水千山”并不是真的“等闲之辈”,而是红军在藐视它们,将“万水千山”的艰难看作稀疏平常。作者平铺直叙,用浅显易懂的话语点明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高度思想觉悟的革命队伍,领导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更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

颔联两句写红军在山中行军之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以逶迤磅礴的五岭和乌蒙山比作“细浪”“泥丸”,体现出红军的精神状态以及对于艰难险阻的蔑视之情。

颈联写红军如何涉过万水的。作者以长征金沙江之战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三件史实写出中国工农红军的英勇无畏,而这联诗是对开端“远征难”的照应。

尾联则是全诗的高潮,概括了红军克服困难后的喜悦之情。第七句写红军喜过岷山之事,岷山常年积雪,路途艰难,过了岷山也意味着红军取得决定性胜利。“更喜”强调出了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毛泽东在对自己的诗歌做批注时曾说过:“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因此诗中的“更喜岷山”“尽开颜”可以充分体现出中国工农红军对光明前景的信心。最后一句照应开端,同时也是对前句中”更喜“的扩充,是诗人人格的集中体现。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尾联与首联相回应,从“不怕”到“更喜”,进一步突出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从开始的“不怕远征难”到最后的“尽开颜”,全篇一气贯通,环环相扣,非常圆满。

主题思想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艺术特色

时空共寓

时空共寓可以展现时空内在丰富的美感质素。首联中“远征”二字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表达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难,接着用一个“难”字直接点明了长征的特点,在困难面前,红军的态度却是“不怕”。下一句“万水千山”则是从空间写的,同时也是第一句的解释说明。“万水千山”概括了长征路上无数的山水,无数的艰难险阻。“只等闲”的态度就在这种波澜壮阔的空间纬度中表达出来,更凸显出首联的豪迈之气。“只等闲”三字从开头一直到结尾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体现出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直接点明了长征胜利的根本内因。

修辞方法

本诗的修辞集中体现在颔联和颈联。

颔联主要写山,诗人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五岭”“乌蒙”写成水面泛起的小浪花和中国工农红军脚下的小泥丸。同时又运用反衬的手法突出了红军高大的英雄形象,表现出了红军令高山低头的英雄气概和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回应了首联中“只等闲”三字。(周振甫认为“五岭逶迤而磅礴,乌蒙磅礴而逶迤”,因此本句中还采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

颈联主要写水,“暖”字既是写当时的天气,也写出了长征金沙江之战后全军上下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下一句的“寒”字则写出了泸定桥两岸绝壁,铁索空悬,水流湍急的险恶景象和红军飞夺泸定桥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以及给读者的心理感受。一“暖”一“寒”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对革命胜利的喜悦之情以及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中间两联写长征途中的山水,山从视觉着手,化静为动,而水却从感觉入手。写作手法上富于变化,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语言特点

律诗是一种格律严谨的诗歌,所谓七言律诗即为每首八句诗,每句七个字。两句为一联,韵律严谨,第二、四、六、八句尾字韵脚一致,多压在平声上。无论全国方言多么复杂,统一分为四声,又统一归入不同的韵部。除了平声分入三十韵部外,其余全部成为仄声。四联之中除了首尾两联可以不对仗之外,中间两联必须严格对仗。本诗严格按照七言律诗的标准所作,且笔调轻松,整诗大量白描,自然质朴,音节和谐。充斥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气息。本诗对比映衬运用得当、炼字精准、比喻象征形象。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格之美。字斟句酌,精益求精。诗人以抒情为中心,巧妙地把议论、叙事、写景、抒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其次,本诗成语蕴含丰富,精益求精,如”万水千山“”大气磅礴“”笑逐颜开“等成语。

作品影响

精神影响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七律·长征》则记叙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精炼简洁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本诗以宽广的文学视野、深的历史视野、辽阔的地理视野积淀起丰富而强烈的政治、历史与文化意涵。诗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的精神对华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出的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荡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

文学影响

《七律·长征》中表现出了高度的认知价值、思想价值以及激励价值。既是革命豪情的抒发,也是人生哲理精华的浓缩。臧克家认为毛泽东的诗词是具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这两种创作方法虽然不同,而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则一。可以说,毛泽东诗词是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的典范,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就中国国内而言,毛泽东诗词集接出版,《七律·长征》多为首选,发行量也十分可观。毛泽东诗词也催生出大量的鉴赏之作。如臧克家与周振甫合著的《毛泽东诗词讲解》、吴直雄与蔡清富、李捷所编的《毛泽东诗词鉴赏》等。同时也正是因为其高度的文学价值和激励价值,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收录了本诗。在全球看,埃德加·斯诺将此诗收录在《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中,在英、美等国家多次出版。此诗也被译成英、法、俄、德、意、日、葡、匈、捷、朝、希腊罗马尼亚世界语等多种版本。

创作启迪

诗书辉映成双极,《七律·长征》不仅对文学产生巨大影响,对于书法艺术亦产生深远影响。催生出大量的“毛体书法”书法家和研究专家,如王鹤滨李树庭谢德萍、唐步田等人。此外,毛泽东诗词也催生出毛泽东诗词歌曲。最早的毛泽东诗词歌曲可能就是《七律·长征》。1940年起,王承俊(久鸣)谱曲的《长征》在敌后根据地广泛传唱。此后又出现了一批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的诗词歌曲,如:丁善德《十六字令三首》、瞿希贤《蝶恋花·答李淑一》、罗斌《菩萨蛮·黄鹤楼》等,体现了抒情性与战斗性相结合的音乐风格。

作品评价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吴直雄认为,长征和《长征》诗是鼓舞华族奋勇前行的动力,是世界诗海中熠闪光的的极品。

军旅作家朱向前在《解读毛泽东名篇〈七律·长征〉》中认为《七律·长征》诗史合一,是谓史诗。

卢忠仁教授认为《七律·长征》是一篇气壮山河的革命史诗。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毛泽东研究组副组长吴正裕认为《七律·长征》在毛泽东的全部七律中,这一首应占冠军地位。

著名学者周振甫评价此诗说:“像这样空前伟大的历史事件,具有这样伟大而深刻意义的长征,作者却能用56个字来写它,这是具有多么高度概括的艺术手腕。”

相关作品

《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擅长书法。在革命年代,毛泽东的书法运笔峻拔、势不可挡。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书法风格向外柔内刚、柔以抒情的方向发展,呈现出淡雅之风。他曾数次书写该诗,书写于1962年的书法《七律·长征》便是毛泽东书法作品的代表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