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全书 :三苏全书

更新时间:2024-09-21 08:32

三苏全书 三苏全书,《三苏全书》.曾枣庄舒大刚主编,语文出版社2001年11月1版1印。精装32开,352印张。一、旨在汇集三苏父子现存全部著述及佚作。二、按经、史、子、集分类编排,顺序则以苏洵苏轼苏辙排列,有则收,无则缺。集部分为诗集、词集、文集三种。诗集一依底本为序,所辑佚诗附后;词按调编排;文按文体编排,以辞赋、诏令、奏议、公、书启、赠序、序跋、论说、杂记、箴铭、颂赞、传状、碑志、哀祭、祈谢为序,无法归入以上各类的则附后。三、书的归类,历代多有不同,本书一依《中国丛书综录》的分类。

分类

方法

旨在汇集三苏父子现存全部著述及佚作。

按经、史、子、集分类编排,顺序则以苏、苏轼、苏辙排列,有则收,无则缺。集部分为诗集、词集、文集三种。诗集一依底本为序,所辑佚诗附后;词按调编排;文按文体编排,以辞赋、诏令、奏议、公牍、书启、赠序、序跋、论说、杂记、箴铭、颂赞、传状、碑志、哀祭、祈谢为序,无法归入以上各类的则附后。

书的归类,历代多有不同,本书一依《中国丛书综录》的分类。

经部

(1)《东坡易传》九卷,苏轼撰。

(2)《东坡书传》十三卷,苏轼撰。

(3)《论语说》二卷(辑佚),苏轼撰。

(4)《诗集传》二十卷,苏辙撰。

(5)《春秋集解》十二卷,苏辙撰。

史部

(6)《谥法》四卷,苏洵撰。

(7)《古史》六十卷,苏辙撰。

(8)《龙川略志》十卷,苏辙撰。

(9)《龙川别志》二卷,苏辙撰。

子部

(10)《东坡志林》五卷,苏轼撰。

(11)《仇池笔记》二卷,苏轼撰。

(12)《东坡手泽》一卷,苏轼撰。

(13)《艾子杂说》一卷,旧题苏轼撰。

(14)《老子解》二卷,苏辙撰。

集部

(15)《嘉佑集》二十卷,苏洵撰。

(16)苏轼集:实含《苏轼诗集》五十卷、《苏轼词集》十二卷、《苏轼文集》一百五十卷。

(17)苏辙集:实含《栾城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四卷、《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今分为诗十五卷,文七十卷。

其他

有些三苏著述,实从文集中抽出单行,如苏洵的《苏氏族谱》、《权书》、《苏老泉尺牍》;苏轼的《东坡题跋》、《东坡尺牍》、《天篆记》、《子姑神记》、《广成子解》、《东坡酒经》、《杂书琴事》等;苏辙论语拾遗》、《孟子解》、《诗病五事》之类,已入文集,本书皆不重收。

南宋起,就有一些托名三苏的著述,一则著作权至今仍有争论,二则流传已久,为给读者担供研究方便,这类著作一并收录,作为别录。计有:

(18)《苏批孟子》,旧题苏洵撰。

(19)《历代地理指掌图》,旧题苏轼撰。

(20)《苏沈良方》,旧题苏轼、沈括撰。

(21)《物类相感志》,旧题苏轼撰。

(22)《调谑篇》,旧题苏轼撰。

(23)《格物粗谈》,旧题苏轼撰。

(24)《杂二续》,旧题苏轼撰。

(25)《渔樵闲话》,旧题苏轼撰。

(26)《东坡问答录》,旧题苏轼撰。

(27)《游仙记》,旧题苏辙撰。

编排

集部类均按诗、词、文分类编排,有则存,无则缺。苏轼、苏辙的集部书,多分集传世。苏轼集部书早已分文集、诗集、词集出版,本书选此为底本。苏辙的《栾城》四集,本书不按四集编排,而把三集之诗、四集之文分别合编在一起。

为省篇幅,本书除作者原注外,一律不收注文。

底本

本书所收各书,皆尽可能选用足本、校勘性善本为底本。所用底本和校本,在每部书前说明。正文一依底本,底本确有错讹衍倒,据校本改正,并出简明校记;重要异文出校记,一般异文不出校记。因形近而误之字,径改,不出校。异体字改从正体,不出校。专用名异体字不改。古今字、通假字不改。避违字,缺笔者径补全,唐、宋人避违改字者不再改回,一依其旧,只于首见处出校说明,注明“下同”;明、清刻本避当朝违,则回改,并于首见处出校说明,注明“下同”。校记用脚注。

各书内部重出之诗文,存目删文,并出校说明;所收各书间重出之文,因长期以来各自成书,故均两存,加校说明。

历代论及三苏的资料甚,论及单篇者附录于该篇之后,综合性的资料则分别附于各书之后。

书籍特点

概述

苏氏先贤文化遗产巨著

中国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项目

中国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

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一项整理保存三苏宝贵遗产的文化事业

一项令全球华人自豪的文化工程

由中国国家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三苏全书》首次搜集整理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父子三文豪”----苏氏先贤苏洵苏轼苏辙的毕生著述,鸿篇巨制,气势恢弘,并填补了国内的出版空白。此书不仅对于整理保存“三苏”父子的著述以及中国北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遗产有重要意义,更通过“三苏”父子的经学著作、政论文章、上皇帝疏、诗词文赋、来往尺牍向读者揭示了宋代“三苏”父子文豪看待本朝文化的独特心理视角,从中可以感受一代文豪阅尽世事沧桑超然物外的豁达人生体验。一书在手,笑看古今,实为极之难得的人生良伴、收藏佳作。四川眉山的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论家。在“唐宋八大家”中,苏氏一门独占三家,这在古今中外都属于少见的文化现象,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关于三苏的研究也就成了历代文学史、学术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三苏全书》共820万字,集合“三苏”父子文学类和非文学类的所有著述近30种,汇编成经、史、子、集共20册。

《三苏全书》更是个人收藏及赠礼佳品。历来,人们以中国传统文化图书作为馈赠礼品,因其庄重典雅,蕴意深刻。《三苏全书》更是代表着中国最杰出的传统文化,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人文最鼎盛时期,三苏父子的思想文化更是宋代文人的精华,其中尤以苏轼为最,作为全世界闻名的中华文化名人,其为人、为官、为文无不受人景仰,赠送苏氏一门的思想文化全集,代表着对受礼者的最美好祝愿!《三苏全书》特邀中国隶书名家邹德忠提写书名,文功墨宝,相得益彰;集文字之美和书法之美于一身,装帧古朴典雅,难得精品,宜赠宜藏。

资料全面,省却翻检

全方位搜集三苏经史子集的所有著作,而且在每部著述之后,汇集整理了北宋至清末相关著述的版本目录、序跋及评论资料,是收集此类资料的唯一版本。

装帧考究,印刷精美

精心设计,苦心安排,装帧考究,印刷精美,纸张上乘,墨色匀称。排版上注重行距字体的设计,赏心阅目,最便阅读。

经学整理,配合实需

苏轼苏辙兄弟的经、史著作,有《苏氏易传》、《东坡书传》、《诗集传》、《春秋集解》和古史论评等。五十年来皆未曾出版单行本,查找使用,颇感困难。苏学研究目前学界已推进到哲学思想以及学科整合研究的境地,因此,本书出版实为当务之急。

版本精选,可靠性强

《三苏全书》版本经过认真挑选,多属善本,并进行了校勘标点,可靠性强。而且,每部著作之前皆有收录说明,介绍有关评价、影响及版本情况等背景知识,亦有参考价值。采用简体横排版,方便使用。

编者简介

曾枣庄,男,1937年1月生,四川简阳人,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

舒大刚,男,1959年生。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1993年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大学,获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四川大学工作,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古籍所所长、四川大学历史学分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组长。主要从事中国经学史、宋辽金元文化史研究。

专家评价

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高评先生评:

“《三苏全书》出版发扬蜀学,功在宋学。”

⒉宋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王水照先生评:

“《三苏全书》的装帧设计在函套封面用纸封面的设计上属于真正的精品。”

⒊《文学遗产》杂志主编陶文鹏先生评:

“收录喜齐全,苏学大进展”

⒋中华书局编辑刘尚荣先生评:

古籍整理,源远流长。三苏全书,功德无量。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朱靖华先生评:

“《三苏全书》为当前三苏研究热潮雪中送炭”

⒍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冷成金先生评:

“三苏全书,苏学盛举”

媒体评价

“《三苏全书》的出版为‘三苏’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而翔实的资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普及起了积极作用。”

----新华网上海市频道

“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三苏全书》首次搜集整理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父子三文豪,苏洵及其二子苏轼苏辙的毕生著述,填补了此前的国内出版空白。”

----新民晚报

“《三苏全书》是一套全面系统整理、研究和出版的三苏文献汇编。著录齐全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全书》收集整理三苏著作和作品为现行出版物所最全。”

----中国教育报

子目

经部 史部

(1)《苏氏易传》,苏轼撰(6)《谥法》,苏洵撰

(2)《东坡书传》,苏轼撰(7)《古史》,苏辙撰

(3)《论语说》(辑佚),苏轼撰(8)《龙川略志》,苏辙撰

(4)《诗集传》,苏辙撰(9)《龙川别志》,苏辙撰

(5)《春秋集解》,苏辙撰

子部 集部

(10)《东坡志林》,苏轼撰(15)《苏洵集

(11)《仇池笔记》,苏轼撰(16)《苏轼诗集

(12)《东坡手泽》,苏轼撰(17)《苏轼词集》

(13)《苏沈良方》,苏轼、沈括撰(18)《苏轼文集

(14)《老子解》,苏辙撰(19)《苏辙集》

附录

(20)《孟子章句》,旧题苏洵撰(25)《格物粗谈》,旧题苏轼撰

(21)《艾子杂说》一卷,旧题苏轼撰(26)《杂纂二续》,旧题苏轼撰

(22)《历代地理指掌图》,旧题苏轼撰(27)《渔樵闲话》,旧题苏轼撰

(23)《物类相感志》,旧题苏轼撰(28)《东坡问答录》,旧题苏轼撰

(24)《调谑篇》,旧题苏轼撰(29)《游仙记》,旧题苏辙

推荐

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专案项目的学术成果——《三苏全书》的版权,联合国家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共同出版了这一学术巨著。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之后又一个文风鼎盛、富丽堂皇的朝代,北南两代,文星璀璨,而三苏父子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星座苏轼更成为一代文坛领袖,以自己的奇才文思为宋代文坛增添了光彩。他上承欧阳修的务实文风,下有苏门六君子继往开来,使苏文之风绵延两宋而不绝。三苏父子所留下的文化遗产几乎涉猎了宋代全部的政治、经济、经学、历史学、易学、诗词、文章、书法、绘画、医学、养生、烹、酿酒……各方面的发展,方方面面地浓缩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将之熔炼融合,从而开创了中国人对待人生、事业的全新观念。可以说,“三苏”是中国传统文人之翘楚,“三苏文化”堪称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系统的了解三苏父子的人文精神内涵会发现,三苏父子的为人、为官、为文以及治国、治学的理念既具有涵盖四书五经的宏观性,又具有儒释道会通合流的立体性,是为国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书自出版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