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虎 :广东潮汕建筑样式之一

更新时间:2024-09-20 11:33

下山虎又名“双跑狮”“爬狮”或“跑狮”,是潮汕的小型传统建筑样式之一,主要分布在潮汕地区农村,多见于中下层百姓民居。该样式格局为三合院落,由三面房屋一面墙组成的。

下山虎这种形制十分古老,在汉代和隋朝就曾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展子虔所作《游春图》。下山虎属于是三合院的形式,有厅、有房、有天井,可满足喜庆、祭祀、饲养牲禽、贮存作物、晒晾衣服等基本生活功能,有较强的实用性 。

下山虎整体平面形制可概括为“三间两伸手”,即中间正屋为祭祀先祖的厅堂和用于居住的大房,两侧前房通常作为厨房、储物间等功能性用房,与大门共同围合形成内部天井院落环境。“下山虎”代表景点有德安里、东里方寨等。

命名

因为其状如老虎下山之势,两个前房就是老虎的两只前脚故称"下山虎。又称“爬狮”,因其形而得名,其形状如下山之虎或爬行之狮: 以大门为嘴,二个前房为前爪,称“伸手”,后厅为肚,厅两旁二间大房为后爪,有 如浑身是劲、张开大口、吸纳天地精气,似是蓄势待发的狮虎。

地理位置

“下山虎”的建筑在潮汕地区农村较为普遍,多见于中下层百姓民居。是潮汕府第的最基本构成形式。

历史沿革

“下山虎”形制十分古老,在广州市出土的汉代明器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传为隋朝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中可见其前身。

建筑布局

下山虎是一种三合院落,由三面房屋一面墙组成的,在潮州市中十分常见,属于最基本的建筑格局,其进一步发展衍生出多种更宏大的建筑格局。相对于围墙的正屋三开间,大客厅位于中央,两边各有一间大房;正屋前为天井,两侧与大房相接各有一间厢房,俗称“伸手”;围墙正中设门楼,有凹形门楼肚。形成“一厅二房二伸手”的平面格局,屋内外墙壁脊头一般用绘画和嵌瓷稍作装饰。顾名思义,从正门看“下山虎”有点如下山的老虎。它以大门为嘴,二个前房为两只前爪,以厅为肚,厅两旁的两间大房为后爪。整个格局前低后高,犹如浑身是劲、张开大口、蓄势待发的猛虎。为了最大限度地吸纳和贮藏“精气”,它的大门还被做成凹斗形式,使整个建筑成一个呀呀葫芦般的嘴阔、径(内门框)窄、肚大的富于变化的空间,以达到藏风聚气的风水目的。

普遍布局

“下山虎”多为一厅二房二厝手(即前房,加八尺)。“下山虎”因为出入门路不同,因此有开正门和开边门的区别。通常中间不开门,而是两边开门,两边的门又称为“龙虎门”,也有既开正门也开边门的。

其他布局

“下山虎”还有一种形式,它的大门一侧升高,占去一侧“伸手”位置,称为“单跑狮”;也有因用地的限制,“二伸手”的厢房为单泻水屋顶的廊房形式。“下山虎”减去前部两个厝手,只剩一厅二房的,称为“平房厝”。

建筑特点

壁画

古老农家的“下山虎”建筑正厅墙和房门上常绘有壁画,内容一般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戏剧故事、神话传说,如“十仙贺寿”、“穆桂英挂帅”、“仙姬送子”、“郭子仪得宝”等等;还有红色的檀木、蓝色的橡果(合称为“红桁蓝桶”)。这些丰富多彩的潮汕民居绘画使得“下山虎”成为一座真正的画苑,有无处不在的彩绘艺术可欣赏。

匾额

建筑的门楼保留有匾额,表达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缅怀先祖的意愿,内容大都为:芝兰入室、忠厚传家、安乐、桂馥及姓氏发源地等。匾额的字体反映主人的性格和爱好,有的雄浑,有的圆润。匾额的字,多是浅凹刻或浅凸刻。匾额下面的门框刻有阀阅,即使没有匾额,阀阅也是必不可少的。

木雕

木雕又称金漆木雕,以多层镂空、精雕细刻的工艺特色著称于世,是与浙江东阳木雕并誉的两大木雕体系之一。木雕构图繁复、层次分明,运用浮雕透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巧,借鉴绘画和戏曲元素,将潮汕人口口相传的故事、人物、场景在质朴的木头上表现出来。

嵌瓷

嵌瓷主要用于装饰建筑的屋顶、飞檐、厝角、照壁等处。嵌瓷是以瓷片为原材料进行创作的建筑装饰工艺,始创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嵌瓷产生之初,只是匠人利用一些废旧瓷片进行简单装饰,到了清朝中期,随着瓷器生产技术的发展,瓷器作坊开始专门烧制色彩多样的低温瓷碗,为嵌瓷工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经过历代工匠的不断摸索,嵌瓷装饰工艺以色彩鲜艳、质地坚硬,不怕太阳曝晒和风吹雨打的特点,成为其他工艺品无法替代的户外建筑装饰工艺。

梁架

山墙和木构梁架用于承重、封护或隔断,是下山虎的基本特点。外侧以敦实厚重的山墙封护并承受屋面重量,厝身内侧由较薄且开启有门、窗的隔墙或排列有序的木构梁架分隔开间并承受屋面荷载。基本构架的分隔与承重通常采用的是内、外墙体来分隔和承受屋面荷载,在墙壁合适位置开启门、窗,其优点是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且开间相对隐蔽与独立,互不干扰。

屋顶

多采用出檐较少的硬山顶以适应夏季的台风天气,其具有良好的抗风、防火性能,且不易受腐蚀。硬山顶屋面呈“人”字直线坡造型,有利于加快雨水的排出。屋顶两坡连接处以瓦片铺砌成屋脊,屋瓦为双层铺设,两侧山墙与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有利于炎热的夏季隔热降温。为减少对台风的阻力,传统潮汕民居多为单层结构,且相对低矮、坡度平缓。

建筑材料

墙体

常见的有两种,其一是在基础上约地面处设置石地袱,进而在石地袱上做墙体;其二是在基础上直接做墙体。在早期,潮人将黏土质的土砂混入水,搅拌变软,加入稻草做筋,将湿土倒入模具中加压变硬,放在太阳下晒干即制成土质砌块,称作“土埆”。使用土埆制作的墙壁整体性和耐久差,因此保留下来的不多。此后,中原地区开始流行使用砖砌墙体,并演变出各自的建筑体系。由于潮汕地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为宝贵,而烧砖要用上好的泥土,为避免与农业形成争地,潮人就地取材,利用潮汕地区盛产的“三合土”(贝灰、灰砂、贝壳)打夯形成夯土墙,而砖材始终未能在传统潮汕建筑中被广泛采纳。

柱子

柱子包括檐柱和金柱,檐柱位于门楼和天井四周,主要承受屋檐的荷载;金柱立于抬梁式梁架下,用于承担整个梁架的荷载,是建筑中最为重要的柱子。由于潮汕地区气候湿热,雨水和台风频繁,同时海风的含盐量高,木质结构极易受损,因此潮人以盛产的花岗石和砂页岩为主要的结构材料。在做法上,檐柱和金柱的柱础和立柱实为一体,紧密结合。

山墙

山墙的处理是传统潮汕民居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域传统建筑的一种装饰形式,它的形成深受“五行”学说影响。工匠根据建筑物所在的方位、地形和周围环境等,结合建筑主人的生辰八字,按照符合五行相生相克法选择山墙墙体的造型。传统潮汕民居的墙头和沿山墙两边斜向的斜脊俗称“垂带”,一般做成深灰色,同时用凹凸变化形成线段,以突出建筑物的立体轮廓,部分用彩画灰塑和嵌瓷作为装饰,使其原本相对简单的外墙有显著的明暗和色彩变化,丰富了传统潮汕民居的立面艺术效果。

天井

天井采用贝灰砂土打夯、贝砂浆抹面,或用条石板砌筑而成。沿天井四周设置明沟,再从一侧修暗沟,用于排水。庭院内部以厅堂、天井与通道结合的布局方式实现自然通风,以开敞的厅堂来保证采光。由于潮汕地区处于亚热带,夏季晴天太阳辐射量大,因此通常采用挑檐和门作为水平和垂直遮阳。

地坪

室外地坪多用贝灰砂打夯而成,或在大门前用条石铺成路。室内地坪多选用传统的红方砖,部分聂氏宗祠、豪宅会采用更为高档的材料,例如石板。民国年间,也有人采用花岗石拼花石板和彩色釉面砖。

著名景点

普宁市德安里村落

位于普宁市老县城洪阳镇东南侧,占地面积共为63791平方米,常住人口约500人,户籍人口约590人。德安里濒临南海,雨水充沛,冬寒偏暖,夏热偏凉,空气湿润温和,年温差较小。德安里村落于2008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被公布为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普宁的嵌瓷、英歌舞等被国家列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德安里村落建筑群体保存完整,历史建筑与周边建筑环境融为一体,从而形成特有的潮汕地区传统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

东里方寨

东里方寨内部有12座三进三落厝和15座下山虎庭院构成,包括了环寨墙的围屋建筑,共有房屋416间。庭院排列有序,整齐划一,四街八巷穿插其中,寨子四周筑有长、宽各有112m的寨墙,墙顶端厚度可达60cm,故有“东里寨墙可跑马”的民间俗说。寨子四个角落设有四个更楼互相牵制,更楼上留有枪炮口,各个炮口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相似建筑

四点金

也是传统潮汕民居建筑的基本单元,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左右,其形制是在下山虎的基础上加上前座,形成由四周房屋围住中央小院或天井的四合空间,近似北方四合院的形制。它采用“井”字形格局,中轴对称,由相向的两个一厅二房组成,进门便是门厅,门厅两侧各有一间房,称作“下房”。四点金的平面布局与下山虎相近,只是天井两侧厢房改成了廊屋,这种形式多被人口较多或较富裕的家庭使用。人口较多的家庭多采用由四点金横向发展而成的五间过,是面宽为五开间的四合院形制建筑,中间天井更大,四周房屋围合,前后座房屋除正中央为大门和厅堂外,其余都是卧房。有功名或更为富裕的家庭则多采用三座落平面形制,三座落也叫三厅串,即为门厅、中厅和后厅三厅连贯排列,是由四点金纵向发展而得的布局形式。后厅是供奉祭祀祖先的厅堂,中厅为日常生活起居,接待客人之处。

参考资料

..2024-01-18

..2024-01-18

..2024-01-18

..2024-01-20

..2024-01-18

..2024-01-18

..2024-01-18

..2024-01-1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