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院 :非盈利性质的民间团体

更新时间:2024-09-20 21:24

中国文化院是由一家非政府、非盈利性质的民间团体,由中国著名汉语言学家,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担任院长。2017年8月,经过由19个国家成员组成的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委员会推荐,联合国经社理事会(ECOSOC)正式批准授予中国文化院“特别咨商地位”。

简介

中国文化院是由中华能源基金会发起成立的非盈利民间团体。中国文化院以“弘扬华夏文化,和谐世界文明”为宗旨,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服务,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服务,为普通百姓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服务。

中国文化院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先知先觉者和知行合一者,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以成为“中华文化发展智库”为目标,面向当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整合文化力量,广泛团结海内外文化组织,努力打造一个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传播和交流平台。

中国文化院与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长城学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爱国网等“8+1”单位签订《文化工作联盟协议》,以崭新的姿态和新的平台来整合各方面力量,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国文化院目标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战略智库”,整合文化力量,团结文化NGO,开展高端学术交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全中国最有吸引力、凝聚力、执行力的文化NGO领航者。

院长寄语

近乎善则合乎道

在人类四大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古两河流域、古印度的文明都已没落、消失或中断,唯中华文明岿然挺立,不断发展,历久弥新,以完整形态延续至今。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何在?中华文明在当代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中,又有哪些独特的价值?而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我们又该如何弘扬中华文明的光荣传统?这一切,当是中国文化院义不容辞的探索使命,也是对未来世界应尽的义务。所以,我们把“弘扬华夏文化,和谐世界文明”作为自己的事业座右铭。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仰之弥高,钻之弥深;世界文明彼此兼容,任重道远,而在当前多元利益相互牵制的国际格局下,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就更需要整个人类在文明层面相互理解、融合。这虽远非我们这个年轻的机构所能胜任,但“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我们唯有勇挑重担,“由力而起,由善而达”,“强魂固本”,为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又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而奉上我们微薄的贡献。

中国文化院,既以“国”字冠名,又以“院”制为体,自然不是一个普通的文化机构,不是少数人的会所,不能在小圈子里专注身边小文化,而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在两岸四地和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圈子里,关心大文化,关心百姓生活中的文化,实现“天合、地合、人合、已合”的文化大包容。

宇宙的法则可以说就是吸引力法则。在时代呼唤公共外交、文明对话的大势之下,我们中国文化院就是要打造这样一个公共的文化外交平台、一个不断创造更多吸引力与影响力的民间平台。为此,我们要广泛融汇海内外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区域、国际甚至全球文化外交,让世界不同文明在我们这个平台上得到展示与交流。

“近乎善,则合乎道”。我们相信,只要人类用伟大的文化力量走和平发展的共同道路,则留给历史的将一定是更加灿烂的新的文明。

是为寄语,更为寄望。

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

组织机构

中国文化院理事会

理事长:许嘉璐

执行理事长:陈强

常务副理事长:蓝春

秘书长:白海燕

工作成果

“一体两翼”方针

中国文化院通过“一体两翼”战略方针来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一体”即儒释道的伦理和哲学,研究并宣传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和审美观;“两翼”即中医文化和茶文化,这二者系统、生动、具体、切身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见形态。这是弘扬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文化创新成果等思想的有力呼应,是对弘扬传统文化方法的重要探索。

为贯彻落实“一体两翼”方针,中国文化院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活动,包括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儒释道融合之因缘研讨会、中华国学论坛、中医养生论坛、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等,与会专家学者和听众对论坛反映积极,媒体报道全面深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效果。

北京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由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倡议发起,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是学术性与民间性、国际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北京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013年10月12日13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信仰与伦理”。尼山论坛组委会副主席叶小文、赵启正、刘长乐、学诚、张继禹,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中国文化院执行董事兰华升、蒋春余、吴建芳、张武等领导和嘉宾以及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了论坛。来自国内外的学者包括:曹卫东、张继禹、爱朗诺、学诚、拉文达。潘特、周弘、杨慧林、王晓波、曹洪欣、崔英辰、赵启正、茱莉亚。希茨。威拉德、王蓉蓉等。

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5月20日-23日在山东省举行。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韩国的文化学者和联合国文明联盟、世界公众论坛等国际机构的130位国内外学者如约参加论坛,共同研讨“不同信仰下的人类共同伦理”。闭幕式上,与会学者签署了《在文明对话中培养人类福祉之责任意识尼山协定》。

“儒释道融合之因缘”研讨会

2013年11月9日至10日,“儒释道融合之因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学诚、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中国文化院执行董事兰华升等领导和嘉宾以及著名专家学者三十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儒释道融合之因缘”为主题,围绕“民族精神与宗教信仰”“修身养性与社会责任”“学说传承与理念创新”等议题进行了主旨演讲和5场研讨对话。

首届中华国学论坛

2013年8月27日首届中华国学论坛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杜维明傅佩荣等两岸三地知名学者以及来自美国瑞典日本等国的汉学家出席论坛,与会专家围绕“国学现代化与中华文化复兴”进行了9场主题演讲。中华国学论坛是研究中华国学的当代性及价值所在的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第二届中华国学论坛

2014年9月26日,第二届中华国学论坛于香港举行。18名来自美、德、日、韩的著名汉学家和来自内地、香港的学者,围绕着主题“中华文化与香港”进行了探讨。

首届中医养生论坛

首届中医养生论坛于2013年9月13日在北京国子监举行。本次论坛以“养生·文化·生态”为主题,围绕“健康与养生”、“健康与文化”、“健康与生态”进行了三场研讨,从中医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佛、道教的养生观,中华文化与中医养生的关系等多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旨在弘扬中医养生理论,促进人类健康,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社会进步。

第二届中医养生论坛

第二届中医养生论坛于2014年10月18日、19日在成都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以“中医药与生态文明—文化、健康、自然”为主题,围绕着“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观”,“中医药、健康与生态文明”等议题展开了研讨。

首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

2014年5月8日至9日,首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在福建武夷山市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以“茶·人·传统文化”为主题,围绕“茶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茶与信仰”、“茶与现代社会”和“茶产业转型升级”等议题进行了研讨,从不同视角探讨茶文化精华,交流茶文化研究成果。

文化战略

文化对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国际上对文化资源和话语权的争夺成为全球性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

文化建设的轻重缓急、方式方法需要全盘布局、统一筹划,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文化的动力作用。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战略智库”是中国文化院的定位。

现在学术界很少有人考虑文化战略,因此需要引领,要通过举办中华文化战略研讨会,探讨当前文化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问题,团结文化团体和学者,充分发挥组织和个人的智慧,把文化发展战略的讨论和制定,上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文化作为支撑中国强大的根本动力。

为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构建,中国文化院做出一系列探索:召开两届“中华文化发展方略——两岸四地文化沙龙”,多次举行探讨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普洱市之夜文化沙龙,著名人士文化讲座,召开各领域文化工作会议深入研讨具体问题,会见各界人士,共同探讨中华文化发展战略问题。

首届中华文化发展方略——两岸四地文化沙龙

首届“中华文化发展方略—两岸四地文化沙龙”2013年11月7日在福州市举行。来自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以及大陆的30余位专家学者就中华文化发展方略达成八项共识。此次会议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国文化院主办,主题为“探讨中华文化,凝聚发展共识”。

第二届中华文化发展方略——两岸四地文化沙龙

为推进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两岸四地同胞加强了解、融洽感情、拓展合作、增进认同,从而为中华民族复兴、两岸四地发展凝聚精神力量、筑牢精神支撑,2014年10月16日至17日,第二届“中华文化发展方略——两岸四地文化沙龙”在福州举行。

活动以“推进文化融合、累积文化认同”为主题,重点探讨“两岸四地文化多元与一体”、“两岸四地文化差异与互补”、“两岸四地文化共生与互利”及“两岸四地文化融合与繁荣”4个议题。沙龙活动由中国文化院主办,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承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旺报》、中国评论通讯社及《两岸视点》杂志社协办。

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

2014年11月4日至5日,“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第八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成功举办。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中国驻奥地利大使赵彬,奥地利外交部亚洲事务处处长威利·多科,维也纳大学副校长法斯曼教授、教务委员会主席库斯科,以及来自中国、奥地利、德国等十多个国家的七十余位学者出席论坛。论坛的主题是“中欧文化交流的过去与未来”。

中华文化与品德研讨会

2014年4月17日,“中华文化与品德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灵山、国务院台湾省事务办公室交流局马振杰,以及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中小学教育界的知名校长、学者等20余人出席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以“中华传统道德与学生人格养成”为主题,围绕“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认同”、“中华传统道德与学校品德教育”和“学校品德教育与学生人格养成”等议题,探讨中华传统道德的内涵及国学教育,研究如何推动两岸中华文化教育,让下一代更好地吸收传统文化营养,塑造优秀品德和良好人格。

普洱市之夜

2013年8月19日,许嘉璐院长在中国文化院会见了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艳波、市委宣传部部长赵联涛、市委秘书长李忠民、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彭静等一行。中国文化院秘书长张武、中国千年文化项目总制片人张林陪同会见。之后,在中国文化院举办“普洱之夜”文化沙龙,中国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李瑞英倪萍朱军李梓萌康辉,著名歌唱家雷佳等出席晚宴及文化沙龙活动。

2013年9月28日,中国文化院举行第二次“普洱市之夜”文化沙龙活动。许嘉璐院长主持文化沙龙,来自中央和山东省有关部门的领导、主要媒体负责人等参加了本次“普洱之夜”活动。与会嘉宾在品尝普洱老茶、领略云南省少数民族风情的同时,就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方向,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2014年2月27日,中国文化院举行第三次“普洱之夜”文化沙龙活动。许嘉璐院长主持文化沙龙,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董事长、原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原山西省省长、文化部党组书记于幼军,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全国政协主任委员、原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魏礼群,中国记协主席、原新华社社长、广电总局局长田聪明,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央党史研究室正部级副主任龙新民,中国文化院秘书长张武参加了本次“普洱市之夜”活动。

2014年8月31日,中国文化院举办第四次“普洱之夜”文化沙龙活动,许嘉璐院长邀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树声,前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现任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台湾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杨渡、中国文化院秘书长张武等出席,就当前世界文化潮流、两岸文化发展以及共同举办国际“王道论坛”等事宜进行了交流。

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演讲“我的文学人生”

普洱之夜是一个激荡思想,感受文化,增进交流的文化沙龙,不同领域的重要人士共聚一堂,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探讨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为国家文化发展献计献策。

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化沙龙:吴建民谈“战略机遇期与中国文化外交”

2013年4月27日,中国文化院在香港举办文化沙龙,邀请莅港的资深外交家、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先生,以《战略机遇期与中国文化外交》为题发表演讲。人民日报香港分社社长曹宏亮、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社长俱孟军,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政策研究室主任王实等各界嘉宾50余人出席了沙龙。

文化工作会议

2013年12月15日,在中国文化院举行大型纪录片《天赐普洱》启动工作座谈会。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普洱市委书记卫星、普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艳波、普洱市委宣传部长赵联涛,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等40余人出席会议。

会见各界人士

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

会见前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刘兆玄

文化大平台

当今时代,弘扬中华文化的各种活动及学术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但也出现缺乏协同、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华文化发展,中国文化院努力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强强合作,构建文化平台。

“8+1”文化工作联盟

中国文化院通过召开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建立“8+1”文化工作联盟,通过凝聚、团结、引领不同领域文化团体相互协作,推动中华文化的研究与普及,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各单位在保持各自特色基础上,不断加强横向联合,发挥整体威力,促进共同发展。联盟成立以来,合作主办了包括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天赐普洱》大型纪录片的拍摄、书画家笔会等一系列活动。

《天赐普洱》大型纪录片的拍摄

中国文化院与中共普洱市市委市政府、爱国网合作拍摄《天赐普洱》(国际版名为《澜沧江-湄公河深处》)大型纪录片,以向世界展示普洱少数民族最深沉的追求与信仰。《天赐普洱》的拍摄体现了文化创意,将用故事震撼正在思考人生价值的群体,为探索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做出示范。

与宗教界紧密联系

中国文化院一贯倡导的儒家文化,包含着佛家和道家思想,为加强同佛教、道教的联系,向寺院和道观捐赠香炉或宝鼎,此举得到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副局长蒋坚永的高度赞赏。许嘉璐院长指出,我们的捐赠不应只当做使用品或艺术品,而是用于实现“两次转化”的宗教法器。我们要把佛道文化物化为香炉或宝鼎,内化到人心之中,达到弘扬中华文化的目的。10月27日,中国文化院向庐山东林寺捐赠活动在江西九江市庐山东林寺净土苑成功举办,这是首个完成捐赠的寺院。

文化普及

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

“汉字之旅”第一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于2014年7月29日到8月4日在在中国大陆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30名大学生在导师的陪伴下,一起到文化圣地进行实地体验,深入探寻汉字里的中华文化本源。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两岸青年在文化传承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两岸大学生的文化体验营活动,将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复兴培养后备力量,为两岸未来在各领域的交流打下坚实基础,为两岸的和平发展留下种子。

《论语通讲》——中国文化院元典精读课堂

许院长认为,当代学人应重视对元典的精读,为此亲自撰写教案,认真备课以一个普通学者和老师的身份给博士生和研究生讲解《论语》。每周一讲,身体力行地践行文化元典普及工作。《论语通讲》课程分别在中国文化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赴云南普洱考察少数民族文化

考察四川金川县德胜村

原生态歌舞《佤部落》巡演新闻发布会

原生态歌舞《佤部落》成功亮相国家大剧院

8月26日晚,“天赐普洱世界茶源”佤族原生态歌舞《佤部落》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怀西,来自国务院、中央部委、云南省的二十余位省部级领导和现场1000多名观众共同观看了演出。

社会传播

中国文化院下辖的中华出版社,2012年3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册,依托中华智库联盟等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出版发行了《国学新视野》、中国文化院系列丛书等。

《国学新视野》季刊是中国文化院下属中华出版社出版的学   术杂志,于2011年3月创刊。

国学季刊:国学新视野

中国文化院系列丛书:《国学汉学名家访谈》(2013.8)、《国学新发现》(2014.9)等。

媒体采访

2013年12月13日,许院长接受全国人大《中国人大》、中办秘书局《秘书工作》、中国文化院《国学新视野》和凤凰网等四家媒体的联合采访,就文化的概念、文化层次理论、中国文化走出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阐述。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