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的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0 14:33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自2004年春天酝酿,9月开始筹备工作,2005年7月13日正式成立“实验艺术工作室”并开始接受硕士学位研究生和本科生。2007年8月2日院办公会决定将实验艺术工作室改制为实验艺术系,首任院长为吕胜中教授。

在实验艺术专业教学岗位上的专家学者、教师及工作人员,在教学实践、理论研究,以及带领学生创作探索中,已建立起这个学科专业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基本结构框架,总结出专业教学贯彻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产生具有持续发展与广泛认同可能性、并不失自身特色的完备的教学大纲与课程系统,奠定了在学院中定位的扎实基础,已然成为当代艺术教育格局中不可动摇的教学板块。在本科教学层面,“实验艺术”已在2013年被教育部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硕士、博士研究生教学层面,“实验艺术”也在2012年申报成功“中央美术学院目录外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并已报教育部备案。

实验艺术学院将继续以近现代造型艺术多元化格局为背景,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探索、研究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语言构架;关注近现代艺术实践经验,建立实验性艺术在当代学院艺术教育中的学术性层次;发扬本土文化的优良传统,充分利用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精华,鼓励本土语言的艺术创造;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梳理归纳西方近现代艺术的理论及实践成果,开辟新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路径。

学院介绍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2014年9月4日成立。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党委书记高洪、实验艺术学院首任院长吕胜中共同为实验艺术学院揭牌。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聘请张国龙、林一林、杰弗瑞·邵、贾樟柯宋冬邱志杰6位作为首批客座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2004年春天酝酿,9月开始筹备工作,2005年7月13日正式成立,并开始接受硕士学位研究生和本科生。(来源: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中国)

2015年3月,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首次本科独立招生,报名人数545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460人。考试科目有:造型能力,命题《手语》;命题创作,命题《捕风捉影》;思维活力,命题《闻名全校的十个点子》,美术鉴赏,命题包括知识点选择填充题、知识点简答题、作品赏析题与艺术思考题四种类型的内容。“美术鉴赏”的考试科目设置旨在与中学美术教育的链接,考核学生艺术史基本知识以及对艺术品与艺术问题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

其他内容

一、治学大体

【一】理念

学术的、学院的、理性的。

【解释】

学术(Academic):是指有系统的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在这里“学术的”是指:在对“实验艺术”概念系统性梳理与研究前提下的办学思想方法,以及重视学科建设的学术研究,强调为学生广泛认知与学术储备的通识教育理念。

学院(College):学院从来都是集中人类智慧并孕育新的创造力的摇篮。学院一词最早出现在欧洲大学产生之初,后来逐渐演化成为属于同一学科师生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在这里“学院的”是指:对国内外现当代艺术经验总结归纳、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转化为办学的工作方法,实现课程化与课堂教学的可能性。

理性(Intellect):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进行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在这里“理性的”主要是针对中国美术教育中长期重视“感性”与“感觉”的极端倾向,从而强调理性在艺术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位置。

实验艺术学院注重重新梳理与归纳实验艺术方法论的秩序与建构,开辟它在艺术教育中的规律性与有效性途径,将“可教”的部分传授给学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美术教育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这种变革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学院美术教育在不断地探索人们的审美心理和视觉习惯的变迁,从而做出理性的学科调整与建构。

“实验艺术”在中国的“学院化”已经具备并将继续充实以下四个方面的学术内涵:

(1)展开艺术实践中理性验证的方法论建设,强调艺术家学术储备的重要性;

(2)探索艺术独立表达立场通向社会性、公众性目标的合理途径;

(3)新视觉经验的研究发现与运用,体验新科学技术与传统媒介形式语言在当代艺术表达的可能性;

(4)中国丰厚传统文化资源在今天与未来世界文化语境中的有效性。

【二】定位

以国际当代多元文化艺术为背景;以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为立足。

【解释】

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具体讲,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中华民族祖先所创造、为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与博大内涵的几千年文明结晶。

本土文化:本土文化并非传统文化,它是各种文化经过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沉淀的结晶,重新阐释的文化,是本土独创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随着地域之间的界线模糊,本土文化已不是绝对的本土化,它已逐渐融入到国际化的范围内,可以说它是国际化的基础部分。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开放,国际间文化对话平等格局的逐步达成,当代中国实验艺术逐步迈向国际舞台,被世界瞩目。与此同时,艺术教育也以学院一贯的理性和矜持调整着学术方位的标杆,百余年来西方化过程的理性梳理,本土悠久传统艺术语言的重新关照,世人都在呼唤中国当代艺术出现形与质的改变,而学院应当为文化艺术的未来发展担当起更为全面、宏观的责任。

中国实验艺术教育应承担创造性地解释和发展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以及消化和发展外来艺术方法的双重使命,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艺术、以及全世界文化艺术建设的现代与未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培养目标

参与当代文化艺术的主流,并具有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工作能力。

【解释】

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我国现阶段提倡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无疑是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传播力和广泛的认同的文化形式。现代高新科技革命对人类当代文化的发展正在产生着以往所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文化生产方式改变、主导传媒形式的革新和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引起了原有文化艺术生态格局的全面变化,封闭的,落后的,狭隘的文化和缺乏竞争力的文化,都将在文化市场中被文化消费者遗忘。一些曾经居于主导地位深受群众欢迎的、十分红火的文化艺术形式将逐步失去主导地位被边缘化。一些传统的文化形式经过现代技术的改造或得了新的生命,而另一些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将主要依靠国家保护以维持人类文化资源的生态平衡。主流文化只有深深地扎根于大众文化鲜活的土壤之中,汲取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营养,才能成为文化融合、文明传承的中坚力量。

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恰当运用现代媒介形式语言的艺术。同时,“当代艺术”所体现的不仅表象的“现代感”特征,还有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所感受到的“当代性”精神风貌,以及由此而生发的新的思想观念。

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将是一个长期社会问题。总体来说,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大都不愿意在毕业之后马上求职于某一部门上班,而愿意尝试做独立艺术家争取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但在这个过程中以及以后有可能放弃职业艺术家身份而图谋生计的时候,他们的全面综合素质、社会服务心态、环境适应能力、协作与责任意识等因素便成为极其重要的条件。

实验艺术学院所培养的学生将首先是一个有质量的人。置身于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选择了艺术家的身份,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并参与文化艺术主流的语境;他们选择了某种职业的岗位,也应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工作,体现出自己的潜力与价值。

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还包含如下内容:

1、以培养具有健康、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独立思想能力、理性地面对和思考当代生活问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富于建设性和沟通能力的现代公民为基本诉求。

2、引导学生对传统手艺的承继与开拓,同时鼓励参与新技术、新媒介的挑战,促成新的艺术方式与视觉经验的生成,培养具有高度的专业技能和鲜明时代风貌的创新型人才。

3、致力于引入多种学科和领域的资源,以灵活多变的方法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潜能。鼓励在文化通识中寻求视觉力量和思想力量的协调,培养具有一定研究和批评能力的、有深厚文质内涵的新学院派艺术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积蓄骨干力量。

4、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与较完备的文化艺术理论修养,具备全面的艺术创作能力及创造性思维品质,能够掌握多种形式语言及材料媒介,并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系统,有较强的社会工作与生存的适应能力。

【四】教学原则

天命责任,敬业勤学,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诚设规矩,勿欺方圆。

【解释】

天命责任,敬业勤学: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生命概念,其中道家的“天命”多是指宿命、命运,墨家的天命是指神的意志,法家的天命是指君王的意志,而儒家的“天命”却多是指发自个人内心的理想——“使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思想是一个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没有这种社会理想的指引,这个社会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都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从而混乱百出。而教师与学生的责任在于“教”与“学”,尊重并热爱教育,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是教学双方的共同使命。

尊师爱生:“尊师”词义是尊敬师长,它是一种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对老师的尊称。《汉书·萧望之传》:“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南梁江淹《齐太祖》:“聿尚登学,严道尊师。”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今,尊师重教应重归社会风气,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标志。

《孟子·尽心》:“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可见其对于优秀学子的器重与珍爱。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有“爱满天下,爱生如子”之说,是将爱注入教育的重要理念。师者之称,并非“职业”概念所能包容,师生关系是一生一世的,因此,互尊互爱是不容磨灭的道理。

教学相长:《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与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与共同发展。

诚设规矩,勿欺方圆:语出《荀子·礼论》:“绳墨诚陈矣,则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意在建立规范与准则,真诚实在的投入教学,不违背教育的授受之道,无愧于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担当未来的社会责任。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方向,教学中杜绝危及社会和国家利益的思想内容,不允许残害身体和生命,不提倡浅薄的纯粹观念性作品和思想不健康的作品;

2、接受学校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提倡任课教师在大纲规定教学目标之下自主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强调课堂实施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3、坚持教材文本及开设课程的审评制度,注重教材与教学经验的建设,组织与鼓励教师的教材编写、修订与出版;立足本土、开阔视界,不断建设与完善实验艺术专业教育的学术性模式。

4、建立教学检查与听课、评课制度,定时测评课程效果与教学质量,全面听取师生意见,征求毕业生与社会各界评议,及时作出调整或回应,保证课程质量与教育的有效性。

5、教师要有担当时代文化责任与使命的奉献精神,具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和应变能力,善于团结协作并能独挡一面。具有较高质量的艺术创作实践、学术研究和教学经验。

6、教师应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能与学生为敌。真正做到互动教学、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尊重爱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求索精神。

7、学生要有积极健康的求学心态与勤奋自律的精神,将热爱与向往艺术的理想付诸于学业中的实践与体验,积极完成作业。建立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有效加强与深化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动手能力。

8、学生应遵守社会公德与学校的纪律,团结同学,维护集体,积极参加校内外文化活动,参与并了解社会。尊重教师,维护正常的教学关系于课堂秩序,配合教师的学术思路并获得知识与能力,杜绝称兄道弟的现象。

9、严格招生选拔制度与评分标准,统一尺度、公平竞争,杜绝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尽最大可能保证素质全面的优秀青年得到进学机会,为未来培养更多更好的艺术人才。

10、严格学生毕业审核的制度与标准,重视学生学术储备与创作能力两方面的修习质量,坚持毕业论文答辩与毕业创作展览的检测程序,结合平时成绩,为学生的学业成绩给予合理确认。

二、学制与学位

实验艺术学院将严格遵循中央美术学院总体的招生选拔、教学考勤、成绩评定、毕业审核等教学管理规定,执行中央美术学院规定的学分制和二级淘汰制,借以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建立潜心务实的学习氛围与刻苦勤奋的实践和认真有序的探索相结合的教学环境。

(一)本科生:美术学(一级学科)学士

1、本科生从高中毕业生当中经专业考试与全国文化统一考试而择优录取。专业考试将有造型能力、思维活力、创作方案、美术常识等四门。

2、本科生学习期限为四年。经过一、二年级综合基础课程的学习,根据学生、导师工作室双向选择的原则,进入不同主题(专业)研究方向的导师工作室继续学习,在导师工作室学习的期限为二学年。

3、进入导师工作室之后一学期内,学生认为自己不适合当前的主题(专业)学习,可以向分院提出申请调换相应的主题(专业)。经双方导师同意、院务会最终确认之后,才能生效。未获最终批准确认的仍应当在原工作室完成学业。

4、完成毕业创作展览和毕业论文的答辩,集满学院规定的学分,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颁发本科学历毕业证书、授予美术学学士

(二)硕士研究生:美术学(一级学科)、实验艺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

1、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一部分从持有被保送资格的本科毕业生中直接录取;一部分经专业考试与全国文化统一考试从社会择优录取;专业考试将有造型能力、媒介形式语言、创作方案、面试(含“现当代文化艺术常识”笔试)等四门。

2、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为三年。一年级完成实验艺术学科统一的综合基础必修课程,从二年级起由导师负责研究课题的有关课程与指导。

3、进入导师工作室之后一学期内,学生认为自己不适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可以向分院提出申请调换相应的主题(专业)。经双方导师同意、院务会最终确认之后,才能生效。未获最终批准确认的仍应当坚持完成原工作室方向的研究课题。

4、完成毕业创作展览和毕业论文的答辩,集满学院规定的学分,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颁发研究生学历毕业证书、授予美术学硕士学位。

(三)博士研究生:美术学(一级学科)、实验艺术(二级学科)博士学位

1、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经专业考试与全国文化统一考试从社会择优录取;专业考试将有造型能力、创作方案、实验艺术专业理论、面试等四门。

2、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导师将根据学生及其研究课题的不同制定学习研究的方案与实施计划,布置阶段性作业,安排定期的检查与讲评。

3、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可以在学业内提出论文开提报告,获得通过后开始论文写作。三年学业结束时,完成毕业创作展览和毕业论文的答辩。成绩合格者颁发研究生学历毕业证书、授予美术学博士学位。

4、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在完成三年学业时,已通过毕业论文开提报告,完成毕业作品创作并参加展览,但没有完成毕业论文或已参加一次论文答辩但未获得通过的,只颁发研究生学历毕业证书。离校后在3年之内仍可有提交论文答辩的机会,经正式答辩获得通过者授予美术学博士学位。

三、教师阵容与导师工作室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的教师们很敬业,多年来,先后参与教学的老师有:吕胜中胡明哲李帆、韩宁、邬建安张国龙刘骁纯西川李红军韩慧荣、萨斯吉亚、邱志杰、杜岩、陈文骥、於飞、孙磊、王郁洋、张愉、汪东升邹操宋冬贾樟柯、祁震、高岩、林彤、李轲、徐冰、杰弗瑞。邵、郭辉、蔡青、吕智强、陈明强叶甫纳、林一林等。现有在职、在聘教师18人,他们为了实现一个新的艺术教育的梦想,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导师主题(专业)研究方向

实验艺术研究

导师组(面向硕士):张国龙教授、徐冰教授、宋冬教授、林一林教授

导师(面向博士):吕胜中教授

本方向是关于“实验艺术”概念范畴下的综合性问题研究。“实验”曾作为保证“前卫”或“当代”艺术保持创新机制的思想与工作方式,长期出现在国际性文化语境当中,留下厚积的艺术经验与纷杂的困惑,从小处着手开始深入地考察、梳理与研究是文化担当的起步。

当代艺术创作研究

导师(面向硕士、博士)徐冰教授

本方向是艺术方法论范畴的命题,基于当下艺术媒介形式语言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现实,艺术工作的方法与传统的个人风格化及一贯性方式大相径庭,与之相适应的创作理论建设亟需进一步探索研究,这对于专业艺术教育以及当代艺术的继续发展非常必要。

传统语言转换

导师(面向硕士、本科):吕胜中教授,陈明强助教

站在人类文化共性的立场上,研究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其中包括传统文化思想新的解读与注释、传统媒介语言形式介入当代语境、传统手艺的古为今用等不同的课题,并希望籍此通达艺术源流,连接文化命脉,坚持当代表达中保持艺术的原本。

物质化与化物质

导师(面向硕士、本科):张国龙教授,吕智强助教

研究自然物、材料、现成品的原本属性,探索其作为艺术语言表达的可能性。将长久以来以“材料”及相应技术作为艺术创作起点与归结的做法重新梳理,整理出更符合艺术本原与永恒特性的两条思维逻辑和介入法式——“物质化”与“化物质”。

身份与自我表达

导师(面向硕士、本科):宋冬教授,叶甫纳助教

艺术中的“自我”与文化背景、生存环境、人际关系等都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自我”建构首先是这些因素之间在矛盾中的和谐。如何在艺术工作中保持创作者的独立性,通过身体力行表达本真心态,又能获得广泛的社会共鸣,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命题。

影像艺术研究

导师(面向硕士、本科):贾樟柯教授,祁震讲师

硕 电影与录像原本不是为“美术”而来,但如今已然成为世界艺术现场中不可或缺的媒介语言形式。那么,如何建立“艺术家的影像”而有别于其他,艺术家如何使用影像语言完成有价值的艺术创作命题,让二者的结缘与碰撞绽放出新的火花,是为有益的尝试。

纸艺术研究

导师(面向硕士、本科):吕胜中教授,张愉(巴朵)讲师

中国是发明纸的国家,中国有丰富的纸本艺术传统资源。纸本艺术的民间传统和现代创新类型很多,但大多散落在民间和制作者个体的经验之中。梳理与整合古今中外纸艺术的形式语言与创作经验,使之成为具有新表现力的语言媒介,具有广阔的前景。

未来媒体艺术

导师(面向硕士、本科):杰弗瑞。邵(Jeffery Shaw)教授,王郁洋讲师

杰弗瑞是数码媒体艺术的先驱,并一直坚持探索数码媒体科技应用于不同领域,包括虚拟及扩增实境、沉浸式视觉环境、可操控电影系统及互动叙事等。本方向旨在不断开掘与发现当代科学多方面的技术成就,并尝试引入艺术创作的表达语境。

图像符号语言

导师(面向硕士、本科):邬建安副教授

以主动的方式,将图像符号与信息泛滥的时代文化特征作为艺术表达的素材库,图谋移植、嫁接或再生的叙事性艺术表达。

公共空间与社会雕塑

导师(面向硕士、本科):林一林教授

以艺术介入社会空间,以自身体验与艺术表达作为契机,建设人性层面的公共艺术视觉经验与交互方式。

总体艺术与跨界研究

导师(面向硕士):邱志杰教授

依凭社会学考古学、媒体语言等广泛知识背景切入文化研究与艺术现场,通过社会调查、符号分析、事件制造等方式介入生活,探索集观察体验、知行觉悟、展示传播于一体并具有丰富层次的文化艺术生产实践。

摄影语言研究

导师(面向本科):於飞讲师

摄影的逻辑在于表现存在的多样性方面,艺术家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造型,捕捉光投射到物质世界导致的情感反映。

参考资料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挂牌成立.艺术中国.2014-09-04

2015年艺考央美新增实验艺术专业:采取单独招生、考试和录取.雅昌艺术网.2015-03-2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