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武当 :湖北南漳县板桥镇的道教官邸

更新时间:2023-11-01 14:49

中武当,位于湖北省南漳县板桥镇,又名“九龙观”。

板桥镇距南漳县城103千米,在板桥镇东约4千米处有一山,山有九泉,清朝时由于人们对此山的信仰崇拜,在山顶建起了道教宫观,因传说观内有九条金龙,因此取名“九龙观”。传说真武大帝遍游河山时,到九龙山小憩,立于山巅,几百里之外的武当山一览无余,觉得这里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便赐名“中武当”。

中武当即为现在人们称之的大观。大观位于海拔1300多米处,观内供奉祖师像,并铸有三尊一人多高的大钟,击之声闻50里之外。山巅观内,在真武大帝神禅坐的法位下,有一泉,满不溢,旱不竭。

板桥镇政府2002年恢复中武当旧貌,每年“上巳节”“九月九”成千上万香客到此朝拜,香火旺盛。现在,九龙观成了荆襄地区著名的道教圣地及旅游风景区。每年接待游客三万多人次,带动了民宿、农家乐、蔬果种植等产业发展,增加了村民收入。

历史

湖北省南漳县板桥镇去南漳县城北行103公里。板桥镇始建制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其境内青山绵绵,山川俊美,树木葱郁多样,婷婷玉立;山上云雾变化万千,幻妙绝伦。正可谓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火,冬山如睡,令人赏心悦目。著名的潮水河、嘉峪河两条河流流经此地分别汇入漳河沮河。潮水河上游周家河西水倒流十华里,蔚为奇观。更有朝天石、中武当等景点让人流连忘返。板桥镇乡土文化源渊流长,具有浓厚的文化底韵,其古色的民建文化、精致的墓葬文化、独特的美食文化都让人扼腕而叹。

地理位置

板桥镇地处高寒山区,地势自东向西,一山比一山高,一山比一山险。人们形象描绘为:“上山云里钻,下山到深涧,对面叫得应,靠拢要半天。”这四句民瑶只说了板桥山高路险的一个方面。不仅如此,东西两面群山崔巍,南北两面青山连绵,构成“船帮”,中间镶嵌着48座(一说108座)起伏的、恰似“供养包子”的小山峦,像一块块“多元宝”。就山形而言,美称“旱船驮宝”。正是这样一个美妙绝伦的风水宝地,孕育出了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

板桥以其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天然神秘的的原始氛围,秀丽迷人的山水风光,古朴、绚丽的农家风情,成为荆楚大地上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中武当,又名“九龙观”,是湖北省境内继武当山之后,列于保康祖师顶之前的第二大名观,位于板桥镇谢家川村九泉并涌的九龙山顶,是爱新觉罗·颙琰初年板桥乃至秦巴山脉的道教信徒遵照皇帝授封的旨意布施兴建的,也是早在解放初期经市、县宗教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法道教场所。

中武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官邸。千山万壑、奇峰嵯峨、绵亘起伏,距板桥2.5公里,海拔1300多米,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有险峻、神奇、秀丽、清幽诸多特色。古建筑规模宏大,唐朝贞观年间与武当山并建,文革中损毁,后又复建,大观保存完好。据悉中武当还有大茅、三茅、龙门等数十派别。南漳县境外内的茅坪、龙门皆因此而得名。

400多年来,“九龙观”饱经战乱痛苦,几兴几废。但是,尽管如此,许多善男信女仍然不远万里到此尊拜祖师,虔心朝、延续不辍,香火不断,燎绕千里。问何故,香客答曰:九龙仙观,泊人间,要财赐财,要福得福,要子赐子,要官得官。若民众在此许下夙愿,定能心想事成。运用民俗科学寻求人生的闪光亮点和寄托人生的精神希望,古老的中武当焕发出崭新的风采。

中武当也是一座天然的动物园和植物园。山上珍禽异兽遍布山林,奇花异卉四季增新,稀有的灵芝,珍贵的银杏……比比皆是。当你登中武当时,山中古木参天,林间古藤缠绕,峰峦耸峙,怪石奇松密布,奇花异卉飘香,珍稀动植物和睦共处,你会休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当登上山顶之后,你会领略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