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偃麦草 :禾本科偃麦草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0:11

中间偃麦草(学名:偃麦草属 intermedia),现接受名为Thinopyrum intermedium (Host) Barkworth \u0026 D.R.Dewey, 1985,是禾本科偃麦草属下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加词“intermedia”意为“中间的”。喜冷凉气候,对夏季高温适应性差。中间偃麦草叶量丰富,草质优良,适口性好,牛、马、羊均喜食。中间偃麦草根系发达,适合于水土保持和堤坝保护。

形态特征

中间偃麦草具有横走根茎,秆平滑无毛,高70-100厘米,径2-3毫米,具6-8节。叶鞘无毛,外侧边缘具纤毛,或秆基部常生细毛,长于或上部1-2节短于节间;叶舌截平,干膜质,长约0.5毫米;叶片质硬,上面粗糙或有时疏生微毛,下面较平滑,长13-34厘米,宽5-7毫米。穗状花序直立,长11-17厘米,宽约5毫米;穗轴节间长6-16毫米,棱边粗糙;小穗长10-15毫米,含3-6小花;颖长圆形,无毛,脉稍糙涩,先端截平且稍偏斜,具明显的5-7脉,长5-7毫米,宽2-3毫米,短于第一小花;外宽披针形,先端钝,有时微凹,平滑无毛,第一外稃长8-9毫米;内稃与外稃近等长,脊的上部具微细纤毛;花药黄色,长约5毫米。

生长环境

中间偃麦草喜冷凉气候,对夏季高温适应性差,在36-38℃的温度条件下,基本停止生长,在地中海欧洲的西伯利亚气候的沼泽中生长。抗寒,在中国青海西宁、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大部分地区可以安全越冬。耐旱,在年降水量350毫米的地区,可以良好地生长耐盐,可在中、轻度盐渍化土壤上生长。侵占性强,耐践踏。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可在排水良好、 酸碱适中的各类土壤上生长良好,也可在裸露的石灰性土壤上生长。在以色列的土地上,物种主要生长在地中海地区 - 主要在黑门山的斜坡上。

分布范围

原产于东欧,分布于高加索、中亚的东南部。中国青海、内蒙古、北京市、东北等地区有引种。在北美洲也见本物种的踪影。

繁殖方法

中间偃麦草可用种子直播,也可用根茎无性繁殖。在寒冷地区可春播,亦可在夏季趁雨抢播。在中国华北地区宜秋播。播种前要翻耕平整土地,施入底肥播种量15-22.5千克/公顷,条播行距30-40厘米,播种深度3-4厘米,播种后镇压。

栽培技术

苗期生长缓慢,需及时除杂草。在生长期或割放牧后,适当浇水、施肥,可显著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适时管理,可延长利用年限。可与苜、红豆草、无芒雀麦鹅观草等混播,尤其和豆科牧草混播,可以提高产量和改善草的品质。

主要价值

饲料

中间偃麦草茎叶繁茂,草质优良,适口性好,牛、马、羊均喜食。抽穗期茎叶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3.4%,粗脂肪 2.9%,粗纤维31.8%,无氮浸出物43.1%,粗灰分8.8%。中间偃麦草既可放牧,也可刈割晒制干草,产草量较高,在中国北京地区1年可刈割2-3次,每667平方米可产干草500-750千克。但要注意适期刈割,过早刈割草质虽好,但产草量低;过晚刈割,草质粗糙,适口性差,饲用价值低。一般以抽穗期刈割为宜。在早春、夏末可用以放牧,切忌重牧或频繁放牧。

生态

中间偃麦草根系发达,并具有横走的根茎,侵占能力较强,适合于水土保持和堤坝保护。在中国高寒、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是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草种,它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中将会起到较大的作用。

用途

本物种现时制作面包和淡啤酒。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