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茂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更新时间:2024-09-21 04:37

于永茂,又名于舒,1952年出生于北京。他是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的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会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的副院长,中国对外友协艺术交流院的研究员,以及民建中央画院艺委会的副主任。在1970年代,于永茂师从画家王明明,专攻人物画,并在此期间多次受到刘凌沧郭慕熙的指导。到了1980年代中期,他转向研究山水画,在坚持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并多次向白雪石何海霞李可染等前辈大师请教。1990年,他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为自己的基本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物简介

于永茂自幼喜画,七十年代师从画家王明明,专攻人物画,期间多受刘凌沧、郭慕熙老师的指导;八十年代中期转研习山水画,在植根于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并多次求教于白雪石、何海霞、李可染等诸前辈大师,九十年代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从而在基本功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他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写生、展览等活动,并在多个国家进行艺术交流。他的作品被多个国家机关和国际友人收藏,并被编入《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辞典》等辞书典籍数十部。

人物经历

1976年入荣宝斋进修。

1980年至1986年多次参加北京美协举办的画展并多次获奖,期间由专攻人物转画山水画。

1988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首次个人山水画展,画展取得圆满成功。

1990年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

1993年参加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中国书画万里行采风大型活动”,历时4个多月,走访了30多个少数民族,50多个市县及中国的十多条江河及名山胜地。

1994年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举办个人画展。

1998年参加由北京市文化局美协举办的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画展。

1999年参加北京新人新作四人联展。

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以“走进自然”为主题的于永茂山水画展。并出版《跨世纪中国美术家艺术成就·于永茂国画作品选》。

2001年在兰州举办个人画展。

2002年,作品《天宽海阔》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申奥展”,作品春潮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六十周年作品展”,作品《云涌万佛顶》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新月》入选中国美协第十六届新人新作展,12月在燕京书画社艺术沙龙举办“马来西亚写生作品展“,随后在吉隆坡举办个展。

2003年参加“庆祝西部大开发五周年银川市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并出版画集,参加在北戴河区举办的九人中国画联展,与成都市花鸟画家陈承基在兰州举办联展,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于永茂《马来西亚写生作品选》画集,参加由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美术书法摄影展”,获群星奖。

2004年参加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市美协举办的巨卷《新北京盛景图》创作,获文艺作品征集评奖活动佳作奖。

2005年入选由中国美协举办的首届中国写意画作品展,《新北京新盛景图》荣获2005年最佳风云榜观众最喜爱的美术作品。

2006年应马来西亚吉隆坡创价学会之邀在吉隆坡举办中国山水画研究院五人山水画展,参加由北京市文联、北京美协、北京作协举办的重走红军路活动,并创作出版《回到历史现场》画册诗集,同年到江西源写生。

200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十人作品展。

2008年应陕西省文化厅的邀请在西安市举办中国山水画研究院七人展。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白羊沟写生作品展”。

2009年元月参加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的第三届山水画七人展。出版《中国当代国画家作品集·于永茂精品集》,出版《于永茂彩墨山水画集》。4月参加由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书画作品展,5月参加北京市文史研究馆与陕西省文史馆在西安联合举办的书画作品展,8月参加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在北京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举办的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大型展“江山颂”国画作品展。

个人成就

于永茂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个人展览和获奖上,他的作品也受到了国家机关和国际友人的评价与收藏。其中,他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作品《大都古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为中南海、中央办公厅、北京市政府等国家机关创作的巨幅山水画多幅,以及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收藏。他的艺术成就被编入《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数十部辞书典籍。此外,他的作品经常发表于全国专业美术画刊报刊,并有多部画集专著出版。中国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省西安市等电视台多次给予专题报道,展现了他在中国美术界的重要影响力。

人物评价

为了获取更多的艺术养分,多年来,于永茂坚定地走在体验自然、亲和自然、感受自然,在自然中发现和创造美的道路上。他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天南地北,他用全部的心灵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他的艺术境界也由此而逐渐升华,对艺术的领悟也日益更加深沉。正如他自己在谈及写生体会中所言:“每个人的念想不同,阅历不同,对生活的感悟也不一样;是阳光,还是阴暗,是敞亮,还是晦涩,什么样的心态一定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内容。画为心迹,古今皆同。”或许是他气质性情所致,或许是他经历得太多,已阅尽人世沧桑,于永茂淡如秋菊,与世无争;心似止水,平静谦和。因此,自然的山川、河流、树石、云烟、村舍在他的眼中是那样的质朴平易、和谐安详。如果说他在早年喜爱北方山水的雄强峻拔、浑厚苍莽的话,如今,当他过三峡。登峨眉山市,涉足云贵高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村寨、巴山蜀水之后,他发现自己更钟情于南方的灵山秀水,温润华滋,清新平和,透着灵气,似乎有很多难以言表的东西。(贾德江评)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