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水村 :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镇下辖村

更新时间:2024-09-20 15:18

京水村位于河南省,分别在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镇荥阳市豫龙镇。在春秋战国时期,曾是郑国首都,并设有京县,因此古称京城。村内流经的一条河被称为京水。

文化

得名

据《荥阳志·舆地》记载:京水是一条古河道,早在北魏之前,京水河道被黄沟水(今贾鲁河上游)所侵夺。古籍《水经注》中也提到“黄水发源于京县黄堆山(今黄帝岭),名祝龙泉(今圣水池),泉水沸腾,巨鼎扬汤,西南流,世谓之京水”。京水得名的另一种说法是早在公元960年(赵匡胤建隆元年),宋王朝欲把京都迁至郑州市西边,就把郑州西三水(索河、须水、黄水)最东边的一条河改名京水。后三水合流入汴水。宋时开封市的粮草及大宗商品就全靠汴水漕运而供给的。因京水流经而命名的村庄,在郑州有两个,在郑州西三十里的叫西京水,也叫小京水。在郑州北三十里的,叫北京水,也叫大京水。早年的大京水村正处在贾鲁河的上游,北距广武镇、南距郑州、西距荥阳市、东距中牟县都是三十里,从而这里便形成了漯河市,是货物集散地。历经沧桑,至清代同治年间,黄河在此不远处多次决堤。为了河务防护,这里又成了河道官员及其家属的生活基地,人口增长迅速,百业一派兴旺。民国初年,已有人口两万多,成为郑州市北部的第一大镇。此时的京水镇,街道宽广,商店林立,隔日有集,月月有会,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据该村90多岁的老人崔景元说,当时全郑县共有四所完全小学,京水镇即第四完小的所在地。他还记得当时的校歌中唱道“京水镇前景物好,索须翻银浪,黄河涌金涛,出哲贤,产英豪,历代文风高。”这里唱出了当时京水镇的人文景观。

历史沿革

抗日战争的1938年,蒋介石“以水代兵”命令驻郑的国民党军扒开了花园口大堤。一时宜黄水滔滔淹没了豫、皖、苏三省的40余县。处在正对着花园口决堤的京水镇,一夜之间被黄水冲毁了三分之二。1941年8月侵华日军在郑州市北郊一带集结欲分三路围攻郑州。驻郑的抗日部队经过30余次的奋战,于10月31日夜将日寇赶出郑州城区。溃败的日军聚集在京水村一带,11月30日夜被中原地区抗日军队包围。又是一夜激战,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鲤登,日军损失惨重,此为有名的郑州战役。发生在京水村附近的这次抗日战役,被载入了抗日战争的史册。

如今的大京水村,建国后经过多年的恢复和重建,其中心区域的大村风貌依然显现。处在城郊接合部的新京水村其繁荣景象远远地超过了老京水镇。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