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 :

更新时间:2024-09-20 12:18

《人到中年》是谌容所著的一部中篇小说,于1980年发表于《收获》杂志第一期,并于同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主要讲述了中年眼科大夫陆文婷因工作和家庭负担过重,身体疲惫不堪,濒临死亡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客观而真实地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艰难人生和生存困境。该作品曾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在2018年9月入选中原地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198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小说拍摄了同名电影,潘虹扮演主人公陆文婷

内容简介

作者以真挚的感情,清丽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女医生陆文婷和她周围的一些中年知识分子的生活和遭遇,塑造了一个把青春献给卫生事业,勤劳刻苦,任劳任怨的中年知识分子形象,提出当前向四个现代化进军中的一个社会问题,令人感慨,发人深思。陆文婷因超负荷运转而突发心肌梗死,与此同时,她的同学、朋友姜亚芬离国出走。陆文婷20世纪60年代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医院当住院医生,后与从事冶金研究的傅家杰结婚,并有一儿一女。繁忙的家务、狭小的居住空间、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对陆文婷形成了严重的压力。但是,不管多么疲劳、紧张、困难,只要面对病人的眼睛,陆文婷就忘记了一切。一天上午,她一连为焦副部长、张老汉、王小嫚作了三场手术,终于因为疲劳而病倒。在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的过程中,各种幻想的朦胧的记忆纷纷从陆文婷的意识深处闪现出来: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孤苦童年、单调而忙碌的大学生活、甜蜜的爱情、丈夫和孩子、朋友姜亚芬的出国晚宴、焦副部长夫人秦波的令人难堪的不信任的目光。她以为自己再也爬不起来了。然后,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她终于从死神那里逃脱,在丈夫的搀扶下迎着朝阳和寒风走出了医院。

作者简介

谌容,原名德容,女,巫山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俄语学院翻译专修系。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部翻译、编辑,北京市第五中学教师,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及第六、七届名誉委员。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万年青》《光明与黑暗》,小说集《谌容小说集》《谌容中篇小说集》等。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太子村的秘密》分获第二、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创作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政治路线使作家们重新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他们看来,有文学来为改革推波助澜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于是,在伤痕文学之后,几乎在反思文学走向高潮的同时,描写经济体制改革的作品不断涌现,这类作品反映这一时期各个领域的改革进程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变化、人的心理和命运变化。在正面塑造时代英雄、鼓舞民众信心的同时,作家们在作品中对因历史因袭和现实问题而存在的种种弊端予以及时、尖锐的揭露和辛辣的批评,从社会弊病和缺失中呼唤理想的英雄和新的社会秩序。谌容于20世纪80年代之初发表的《人到中年》,就是注重从正面揭示中年知识分子的悲剧性命运及其原因,表现出对改革现实的忧虑与困惑。谌容在《奔向未来》一文中曾表示她要“把人间的悲喜剧放在一定的历史范畴,探索决定人物命运的历史渊源,写出更深刻、更本质地反映历史面貌的作品”。当1980年以前的大量作品还在回顾历史“反思”“伤痕”的时候,谌容却注意到了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在新旧交替的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才,但是由于存在知识分子断代问题,中年知识分子不得不承受几代人的工作压力。而就在他们为祖国发展呕心沥血时,政治地位、生活状况却迟迟得不到改善。这一社会问题激起了谌容的创作欲,《人到中年》应运而生。为描写眼科医生,她曾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结识了一位文静、医术高超、值得患者信赖的的女医。在这位医生指导下读了一本《眼科学》,又被特许进入手术室实地观看手术。

人物介绍

陆文婷是北京某大型眼科医院的眼科专家,但由于历史原因,她从医十八年仍然是住院医生,一家四口蜗居在十二平方米的小屋里。她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现代知识分子,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充满热爱之情,富有理想,勇于探索,对事业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她品格高尚,为人正直,不论是部长,还是对普通的老百姓,她都一视同仁,对小姑娘王小嫚的温存开导,对农民张老汉的帮助,不仅表现出一位医生的责任与情感,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位医生的爱心和人道主义精神。在单位,她是业务骨干,只知奉献,不知索取,任劳任怨。在家里,她又承担着妻子和母亲的责任。然而,为了事业,她顾不上丈夫和儿子,也顾上不改变贫困的生活和艰难的境遇。过重的工作负担使她的身心处于崩溃的边缘,终于因为心肌梗死像“一茎瘦草”倒在了手术台上。

秦波是陆文婷的病人焦副部长的妻子,参加革命较早,以老革命自居,充满优越感。她满口马克思列宁主义,被小说中的人物戏称为“马列主义老太太”。她表面上原则性很强,比谁都革命,而本质上却是一个自私冷酷、缺乏人性、思想僵化、集个人主义与封建主义思想于一身的贵夫人与官僚主义者。作为患者家属,她对主治医生陆文婷不仅不信任,而且态度严厉、冷漠,任意干涉陆文婷的工作。当陆文婷病倒之时,她却又居高临下地责备赵院长不关心、不珍惜人才。

主题思想

《人到中年》,通过一个普通的中年女医生在长期的超负荷运转中几乎失去生命的悲剧故事,大胆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知识分子的价值、贡献与不相称的社会待遇之间的矛盾,尖锐地批评了“左派”思想对知识分子的冷漠与歧视,发出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强烈呼吁。陆文婷从六十年代来到眼科医院做住院医生起,当了十八年眼科大夫,她不是主治医生,不是党员,无职无权,没有名声,没有地位,但在她柔弱的内心里,却激荡着对祖国、对人民的厚爱,对患者无私无怨的责任心。但是,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珍惜,反而被忽视,常常受到冷漠的待遇,在政治上受轻视,在工作上遭非议。人到中年的她“外有业务重担,内有家务重担;上要供养父母,下要抚育儿女”,处于“超负荷运转”的艰难窘境中。知识分子问题的严重性,同样也反映在陆文婷好友姜亚芬夫妇的身上。姜亚芬夫妇因出身不好而受到歧视,这给他们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压抑和苦闷。钻研业务,却遭到恶意中伤和无端的诽谤。他们爱自己的祖国,爱医疗事业,但还是挥泪出国了。作者通过姜亚芬夫妇出国这一情节,从另一方面向社会提出严重警告:知识分子境遇如不尽快改善,将会造成人才外流

作品特色

人物塑造

谌容笔下的陆文婷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意义的艺术典型。作者没有人为地设置动人心魄的重要事件和尖锐的矛盾冲突,而是将主人公放在平凡的生活、日常的纠葛中,放在个人与集体、家庭与事业的矛盾中,表现人物平凡中的不凡。陆文婷这个人物形象最震撼人心之处,就在于她那高尚的品格和极其艰难的处境内的强烈对照,在于她以温柔文静、谦逊克己的外观呈现出的献身精神所具有的某种悲壮性。陆文婷的形象概括了中年知识分子的共同遭遇,蕴含着巨大的思想内涵和社会内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巴图宝音是作者在小说中成功塑造的另一个典型人物,虽着墨不多,却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作者通过她圆滑含蕴的措词,拐弯抹角的试探,和颜悦色中的威胁,革命词藻下的冷酷,塑造了一位典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老太太”。

结构特色

《人到中年》打破了按人物活动发展的时空顺序结构故事的传统写法,尝试了意识流写法,采用现在与过去两种时空交错的叙述结构,既写人物眼前的实况,又写人物的回忆、联想、想象与幻觉,以人物的心理意识活动为中心来布局情节,展开画面,表现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现在时空结构,是以抢救陆文婷心肌梗死急性发作为线索发展的;过去时空结构,是纵写陆文婷从二十四岁大学毕业进入眼科医院到四十二岁病倒在回家路上的人生历程。主人公的主要行动及其性格发展都是在过去这个时空的叙述中完成的,这一时空的前半部分是通过主人公朦胧的幻觉及眼科孙主任、医院赵院长和好友姜亚芬等视角,把烙印在各人脑海中的陆文婷的生活片断分别展现出来;后半部分集中描写陆文婷在“超负荷运转”下,从疲劳发展到“断裂”的过程,着重写了三次手术。情节结构之外,小说还有一个或隐或显的抒情结构,即贯穿于小说中的裴多菲·山陀尔的爱情诗“我愿意是激流……”。这首诗在小说中前后出现三次。第一次的出现是陆文婷与丈夫傅家杰谈恋爱时,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和对生活的向往;第二次出现是陆文婷得知多年好友姜亚芬为了决定全家移民海外后,流露出青春逝去的怅惆和对生活的感叹;第三次出现是在陆文婷经抢救苏醒后神情呆滞、对外界事物反应冷漠时,傅家杰哭喊出来的,他要唤回曾经青春过的生命,不能让他爱人离他而去。这首诗的三次出现,一次比一次感人肺腑,不仅很好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情感,更给作品增添了一种美的旋律,创造了一种诗的氛围。

作品评价

文学评论家朱寨评价:“作者并没有作耸人听闻的描绘,甚至没有感叹和议论,她只是如实地写照了下来,就像仿佛一位成熟的外科医生,把切除下来的坏死的肌肉或肿瘤全盘端到你面前,悄然无语,让你自己识辨,你不能不承认手术的精道准确。”

参考资料

改革开放40年,这40部小说被选为最有影响力.澎湃新闻.2024-03-28

人到中年.豆瓣读书.2024-03-28

Forbidden.中国作家网.2024-03-28

“你不应该当作家,应该当医生”——关于《人到中年》的记忆.光明新闻.2024-03-2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