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秀山 :清代评弹四大名家之一

更新时间:2024-09-20 23:29

俞秀山,清代苏州市评话、弹词四大名家之一,生卒年、出身、籍贯均失考。他以演唱《倭袍》《玉蜻蜓》《白蛇传》等著名。《倭袍》曾被清政府认为诲淫,列为禁书,经俞秀山修改后始得开禁。

个人简介

他的唱调当时称为俞调,与马调(马如飞)并称苏州弹词两大流派。清代黄协埙淞南梦影录》称俞调“婉转抑扬,如小儿女绿窗私语,喁喁可听”。俞调还吸收了苏滩、昆曲以及京剧的一些唱腔,经近代艺人蒋如庭朱介生加以发展,使之长于人物内心的刻画,更适宜表达凄清哀怨的深沉感情。其他一些流派唱调,如夏(荷生)调、徐(徐云志)调、祁(莲芳)调等,都是在俞调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俞调一作虞调,“虞”指虞山(今常熟市)。可能是因为清末女弹词多唱俞调,而女弹词又以常熟人为多,而被称为虞调。

人物生平

字声扬,江苏苏州人,艺术活动在清嘉庆、爱新觉罗·旻宁年间(约1796 -1821)。演唱书目有《玉蜻蜓》、《白蛇传》、《倭袍》等,尤以《倭袍》最为著名,其唱腔自成一派,称为“俞调”。对于“俞调”的形成,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俞调”又称“虞调”,是流行于虞山(常熟)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调,常熟一带女说书多唱此。一说为俞秀山吸收江南及受昆曲影响所创。早期的“俞调”既有优美舒展的一面,又有朴素爽利的特点,因此,常有人用“俞调”来演唱《三国·单刀 赴会》等气势磅礴,内容激越的开篇。另一说,“俞调”的形成,曾受俞之胞姐影响。其姐善唱词曲,中年丧夫,性情压抑,常在晨花夕月之下,轻声吟唱诗词及小曲,曲随情走,以洗涤心中之闷郁。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此为据,加以丰富提高,溶入书中,逐渐形成缠绵悱恻,婉约多姿的流派唱腔。“俞调”运用真假嗓结合的唱法,故音域宽广,旋律变化丰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它和陈调和马调并列为评弹早期三大流派唱腔。

评价

19世纪中,当评弹进入上海茶楼书场时,多数弹词开篇以“俞调”演唱,故称“俞调”开篇。20世纪形成于上海市的著名流派唱腔,如“徐(徐云志)调”、“祁(莲芳)调”等均脱胎、借鉴或 受“俞调”影响,“俞调”对评弹音乐的发展影响深广。近代一些流派唱调如“小阳调”、“夏调”、“徐调”、“祁调”等,都是在“俞调”基础上发展形成。

俞秀山和陈遇乾、毛佩、陆士珍被誉为“前四大名家”,传人有 王石泉、钱耀山等,再传弟子延续几代,达百余人。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