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丝酵母菌 :是一类寄居在人体的正常菌群,属条件致病菌

更新时间:2024-06-24 10:46

假丝酵母菌(假丝酵母属)又称念珠菌,是一类寄居人体的正常菌群,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致病菌而侵犯皮肤、黏膜及内脏,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假丝酵母菌有300余种,至少有20余种可致人类疾病,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C.albicans)最为常见,占假丝酵母菌感染的50%~70%。1842年,格鲁比从鹅口疮患者病灶中分离出酵母样菌,1853年,罗宾在尸解中又分离出同样的酵母样菌,并取名为白色粉孢。1890年魏尔海姆·佐普夫将酵母菌种的名称更改为白色念珠菌,因此得名念珠菌病。1923年,克里斯蒂娜·伯克霍特将其更名为假丝酵母菌。

假丝酵母菌菌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6μm,革兰染色阳性,以芽生方式繁殖。在组织内易形成芽生孢子及假菌丝。培养后在假菌丝中间或顶端常有较大、壁厚的圆形或梨形细胞,成为厚膜孢子,是本菌特征之一。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医院环境、各种食物及物品表面。在人体的皮肤、口腔、肠道、肛门阴道等处均可检出该菌,其中念珠菌病患者、带菌者及被污染的物品均可成为传染源。假丝酵母菌传播途径主要为在一定条件下大量增殖并侵袭周围组织,引起自身感染,也可通过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医护人员、医疗器械等间接接触传播。

2017年,一项全球性的研究发现,每年约有700000人感染侵袭性念珠菌病,美国报道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年死亡率为0.4/10万。假丝酵母菌可引起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黏膜念珠菌病以及系统性念珠菌病等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褶皱处自觉瘙痒、黏膜处有灰白色薄膜、低烧、咳嗽、咳痰、吞咽困难、腰痛、腹痛等症状。

假丝酵母菌感染常不特异,较难与细菌感染相鉴别,该菌感染主要通过病原学血清学检查结果以确诊。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抗真菌治疗,常用抗真菌药物有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酮康唑以及卡泊芬净等抗真菌药。

命名

1842年,格鲁比从鹅口疮患者病灶中分离出酵母样菌。1853年罗宾在尸解中分离出酵母样菌,并取名为白色粉孢。1980年魏尔海姆·佐普夫将酵母菌种的名称更改为白色念珠菌,因此得名念珠菌病。1923年,克里斯蒂娜·伯克霍特将其更名为假丝酵母菌。1954年,第八届植物学大会正式召开认可白色念珠菌作为规范命名。

历史

公元610年,中原地区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就有关于黏膜念珠菌病的记载。

1842年,格鲁比从鹅口疮患者病灶中分离出酵母样菌。

1853年,罗宾在尸解中又分离出同样的酵母样菌,并取名为白色粉孢。

1890年魏尔海姆·佐普夫将酵母菌种的名称更改为白色念珠菌,因此得名念珠菌病

1923年,克里斯蒂娜·伯克霍特将其更名为假丝酵母菌。

1934年,迪登斯及洛德确定白念珠菌为该属中的一种。

1942年,迪登斯及洛德确定假丝酵母属有25种和8个变种。

1952年,洛德及里又确定为30种和6个变种。

1970年,洛德确定为81种及7个变种。

1954年,第八届植物学大会正式召开认可白色念珠菌作为规范命名。

分类

假丝酵母属中有80余个种,其中10余种可引起机会致病性感染,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本属最常见的致病菌。

病原学

形态结构

假丝酵母菌菌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6μm,革兰染色阳性,以芽生方式繁殖。在组织内易形成芽生孢子及假菌丝。培养后在假菌丝中间或顶端常有较大、壁厚的圆形或梨形细胞,成为厚膜孢子,是本菌特征之一。

培养特性

假丝酵母菌需氧,在普通培养琼脂、血琼脂、沙氏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沙氏培养基上于37℃或室温培养1~3天后可长出乳白色类酵母型菌落,表面光滑,带有浓重的酵母气味,培养稍久则菌落增大,颜色变深,质地变硬或有皱褶;菌落无气生菌丝,仅有大量向下生长的营养假菌丝。在玉米粉Tween80培养基中常在假菌丝间或末端形成厚膜孢子。把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伸长成假菌丝及其能够形成厚膜孢子有助于本菌的鉴定。在37℃血琼脂培养10天可形成中等大小暗灰色菌落;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上呈绿色菌落。

致病性

白色念珠菌为机会致病菌,通常存在于人体的皮肤、口腔、上呼吸道、阴道及肠道黏膜,当机体出现菌群失调或抵抗力下降时(如艾滋病),可引起各种假丝酵母病。

传播机制

传染源

假丝酵母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医院环境、各种食物及物品表面。在正常人体的皮肤、口腔、肠道、肛门及阴道等处均可检出该菌,以消化道带菌率最高(50%),其次是阴道(20%~30%)、咽(1%~4%)及皮肤(2%),念珠菌病患者、带菌者及被污染的物品均可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易发生在有严重基础疾病或防御力低下患者。如各种原因所致中性粒细胞缺乏、外科手术、烧伤致皮肤黏膜屏障破坏、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致菌群失调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

临床表现

念珠菌感染无性别差异,可累及任何年龄组,可侵入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和器官。

皮肤念珠菌病

黏膜念珠菌病

系统性念珠菌病

诊断检查

诊断原则

假丝酵母菌感染常不特异,较难与细菌感染相鉴别。因此,通常结合慢性消耗性疾病基础、抗生素治疗无效等因素,考虑假丝酵母感染的可能,通过病原学血清学检查结果以确诊。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有否宿主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和真菌性依据,进行分层诊断:①拟诊,同时具有宿主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者;②临床诊断,拟诊基础上兼有微生物学非确诊检查结果阳性;③确诊,临床诊断基础上无菌体液或组织标本真菌培养为念珠菌病和/或组织病理见侵袭性念珠菌病特征性改变。确诊病例的诊断,可有或无宿主因素或者其他临床特征。但血培养有假丝酵母属的患者需有与分离真菌感染相符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

直接镜检

标本直接镜检发现大量菌丝和成群芽孢有诊断意义,菌丝的存在提示假丝酵母菌处于致病状态,如只见芽胞,特别是在痰液或阴道分泌物中,可能为正常定植,无诊断价值。

培养

常采用沙氏培养基。由于假丝酵母菌为口腔或胃肠道的正常定植菌,因此,从痰培养或粪便标本中分离出假丝酵母菌不能作为确诊依据。若标本是在无菌条件下获得的,如来自血液、脑脊液、腹水、胸腔积液、中段清洁尿液或活检组织,可作为诊断深部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可靠依据。同一部位多次培养阳性或多个部位同时分离到同一病原菌,也提示深部假丝酵母菌感染。所有怀疑深部念珠菌病的患者均应做血真菌培养。虽血培养对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敏感性仅50%,但绝大多数活动性念珠菌血症的血培养阳性。

组织病理性检查

正常无菌部位组织中同时存在芽孢和假菌丝或真菌丝可诊断为念珠菌病,但不能确定感染的种,必须进行培养再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作出鉴定。

血清学检查

其他

胸片、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虽无特异性,但对发现肺、肝、肾、脾侵袭性损害有一定的帮助。

鉴别诊断

干预治疗

治疗原则

抗真菌治疗应综合考虑罹患念珠菌病部位(病种)、感染念珠菌菌种、患者的基础病和危险因素、药物的抗真菌作用和PK/PD(药代动力学 / 药物效应动力学)特点进行抗真菌治疗,并优化给药方案。对病原菌已明确的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可进行针对病原菌的抗真菌治疗;对拟诊侵袭性念珠菌病病例可予以经验治疗;对具有侵袭性真菌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有迹象提示侵袭性真菌病存在时,可予先发治疗。

对症治疗

治疗基础疾病,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去除感染诱因。适当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可酌情使用IFN-γ、集落刺激因子等免疫调节剂;有感染病灶应及时引流,局部脓肿可行手术切除。

抗真菌治疗

预防免疫

对易感人群应经常检查,并采取以下积极措施:

流行病学

2017年,一项全球性的研究发现,每年约有700000人感染侵袭性念珠菌病。中国25个省市1986~1996年和2006年的致病真菌分布情况,1986年居第5位的白色念珠菌到1996年已上升至第2位,而1986年较少见的近平滑念珠菌所占比例已明显上升并跃居第8位,2006年的白念珠菌占2/3,其他光滑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克柔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复合群等占比有所上升。美国报道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年死亡率为0.4/10万,有报道其归因病死率成人为15%~25%,新生儿和儿童为10%~15%。

公共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2年10月25日颁布《真菌病原体清单、指导研究、开发和公共卫生行动》,该研究提出在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第一个病原菌优先清单(WHO BPPL),将病原体按顺序排列,分为危急、高、中三类。其中白色念珠菌属于危急组,光滑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属于高风险组,克柔假丝酵母菌属于中等风险组。该研究还提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与曲霉病、弥漫性念珠菌病、假丝酵母菌血症感染病例增多有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