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封 :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地名

更新时间:2023-10-19 16:04

兰封县是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地名,即现在的兰考县城关镇、仪封镇等周边地区。东明县建置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原名“东昏”,后在王莽时期改名为“东明县”。东明县在禹贡中为、豫二州之域,周属卫,春秋时为仪邑封人请见处。在历史的长河中,东明县曾经三置两废,一次大迁徙。东明县原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但在金兴定二年(1218年)时,东明县治所迁至山东省省境内,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境内的旧县城遂废。

历史沿革

古时候,今兰考县境属豫州之地。西周时期,其西部属卫国,东部属戴国。历来分别设置了东昏县和谷县,进而演变为兰阳、仪封和考城三县。

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在原东昏县治旧址置东明县,属京路开封府管辖。金朝析东明县6乡设兰阳县,属曹州。元朝时期,兰阳县改属汴梁路。明朝将兰阳县治移至今兰考县城所在地,县属开封府。清朝前期承袭明制,道光四年(1842年)改县名为兰仪县,宣统元年(1909年)改县名为兰封。中华民国时期,于1914年将兰封县划归开封道管辖,1932年划归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管辖,1948年4月改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并为专署驻地。清朝时期,兰阳、仪封二县合并,称兰仪县,以二县首字为名。后因讳皇帝溥仪之“仪”字,改兰仪县为兰封县。1954年,兰封、考城二县合并,称兰考县,又以二县首字为名。

兰封会战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5月爆发的兰封会战,是抗日战争中徐州会战中的一个支作战,中国军队12个师的豫东兵团在薛岳指挥下在河南省兰封地区对日军孤军深入的第14师团土肥原贤二部的的进攻作战。最后迫不得已掘开花园口决堤黄河大堤,意图以此阻滞日军进攻,结果使当地百姓遭受了巨大伤害。蒋介石称兰封会战为“千古笑柄”。

历史名人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滩川,明代仪封县(今兰考县仪封镇)人,曾任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兼院事、太子太保。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

王廷相自幼丰资秀发,聪慧奇敏,13岁补邑生,29岁考中进士,被选为翰林庶吉士。弘治十七年(1504年)任兵部给事中。当时正遇上北方大同边境告急,王廷相上书陈述采取权宜振刷之策,初步展露在军事上进行改革的宏图大志及非凡的才能,后来逐步迁升为山东提军副史、湖广按察史、四川省巡抚右副御史、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等职。嘉靖二十年(1541年)因受郭勋一案牵连,被罢免官职回归故里。1544年病逝,埋葬于仪封城东二里许(即今仪封乡老君营村南)。

王廷相一生锐意改革,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而且在教育、哲学、文学等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他在山东任职期间,提介文教,改变士风,主张改革教育及科举制度,提出“学习读书当以经国济世为务”,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张伯行

张伯行(1651—1725),河南仪封(今兰考县东)人,清代康熙著名的清官。他由县学生中举,再成进士。中进士后又返乡朝夕读书不辍。数年后赴吏部再试,补授内阁中书,历任中书舍人济宁市事道、江苏省按察使福建巡抚江苏巡抚、仓场侍郎、户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他居官清正廉明,康熙帝称赞他为“天下清官第一”。他的最大特点是勤于供职,造福于百姓,而对金钱毫无染指。他疾恶如仇,从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而且敢于抵制上司的横征暴敛。他有一句名言:“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二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正因为如此,他受到总督噶礼一伙人的嫉恨。在举荐清官时,上司无一人推举他,而康熙皇帝却亲自推荐他。他在离开江苏任时,百姓沿途相送,并称赞他:任官数年,“止饮江南一杯水”。而当时“天下言廉吏者,虽隶卒贩负皆知称公”。张伯行一生不仅政声显赫,且著述丰赡,其代表作有《困学录》、《续困学录》、《居济一得》、《正义堂文集》、《子学集解》、《广近思录》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