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斌 :北京大学教授,法学博士

更新时间:2024-09-20 13:35

凌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10年获得北京大学仇皓然奖教金,2007年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在学术界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教材、论文等,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研究课题。凌斌教授还获得多项教学奖励,并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

人物经历

1996年-2000年,北大法学院,法学学士

1998年-2001年,《北大法律评论》,编辑。

2001年-2003年,《北大法学院工作论文》,执行编辑。

2001年-2004年,北京大学法学院2001级本科生班,辅导员、副年级主任。

2002年-2005年,北大法学院,法学博士

2004年-2005年,《洪范评论》,助理编辑。

2005年-2006年,耶鲁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LL.M.)。

2006年7月-2009年7月,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

2007年-2011年,北大法学院2007级本科生班,辅导员。

2007年-今,北京大学慈善、体育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9年8月-2014年7月,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4年8月-今,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

研究方向

法理学、法律经济学法律社会学、法律信息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慈善法、体育法

研究课题

凌斌教授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研究课题,包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寻求和谐法治”(批准号:10FFX021)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法律功能的社会限度研究”(批准号:10CFX003)

中国法学会年度部级课题“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对接机制研”(课题编号:CLS(2011)C06)

中国行为法学会年度部级课题“立案制度改革与社会矛盾源头化解问题研究”(项目号:(2011)学研017)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地方红十字会法规梳理与规范”课题

英特尔(中国)“社会创新的立法和司法保护”课题

玫琳凯(中国)“中国电子商务法律改进原则及立法建议”课题

人物成就

专著

《法治的代价:法律经济学原理批判》,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法治的中国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中国法学时局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教材

《法科学生必修课:论文写作与资源检索》,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年版。

论文

“论文写作的提问和选题”(收录“笔谈”《法学研究和论文写作》),《中外法学》2015年第1期;

“什么是法教义学:一个法哲学追问”,《中外法学》2015年第1期;

“学术评价机制与大学的两个世界”,《清华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权利辩证法:托马斯·霍布斯权利学说的论证逻辑”,《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从界权成本看真实世界——兼答简资修教授”,《人大法律评论》2015年第2期;

“中国的民本法治”,《民主法治评论》2014年第3卷;

“孝公难题,秋菊困惑与法治的中国道路”,《岳麓法学评论》第9卷,检察出版社2015年版;

“法民关系影响下的法律思维及其完善”,《法商研究》2015年第5期;

“权利本位论的哲学奠基”,《现代法学》2015年第5期;

“诉调衔接的政法实践与法治意义(笔谈)”,《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年第5期;

“法官如何说理:中国经验与普遍原理”,《中国法学》2015年第5期;

“从汤武到辛亥:古典革命传统的现代意义”,《新史学》(第七卷),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法治道路、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一个回应”,强世功(主编)《政治与法律评论》(第五辑)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治国理政思路的重要转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1月5日;

“THE INFLUENCES OF THE LAW ON THE WORKING OF THE ECONOMIC SYSTEM”,PKU Law Journal,vol.2,issue 2;

土地流转中国模式:组织基础与运行机制”,《法学研究》2014年第6期;

“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族生活的法律归宿”,《中国法律评论》2014年第4期;

“当代中国法治实践中‘法民关系’”,《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规则选择的效率比较:以环保制度为例”,《法学研究》2013年第3期;

“从\u003c清帝逊位诏书\u003e解读看国家建立的规范基础”,《法学家》2013年第4期;

“法律的性质:一个法律经济学视角”,《政法论坛》2013年第5期;

“公正司法的公信基础”,《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法律与情理:法治进程的情法矛盾与伦理选择”,《中外法学》2012年第1期;

“界权成本、约翰·洛克世界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转换”,《北大法律评论》2012年第1期;

“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论法律界权在罗纳德·科斯框架中的功能与成本”,《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政治私约主义的正当性困境:政治宪法学批判”,《清华法学》,2012年第6期;

“从法民关系的角度思考中国法治”,《法学研究》,2012年第6期;

法律救济的规则选择: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与卡-梅框架的法律经济学重构”,《中国法学》,2012年第6期;

“婚姻法应考虑家庭的连带关系”,《社会观察》2011年03期;

凌斌、朱乐:“改革与实践:复合立案模式的构建”,《人民法院报》2011年6月16日整版;

“从爱心法官看道德模范的法治意义”,《人民法院报》2011年9月23日头版;

“网络暴力下的理性审判”,《社会科学报》,2011年4月28日;

“中国式房产:信贷模式与司法原则”,《家事法研究》(2011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科层法治的实践悖论:行政执法化批判”,《开放时代》2011年第12期;

“改造我们的教学:以法学教育为例”,《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1期;

“界权成本问题:科斯定理及其推论的澄清与反思”,《中外法学》2010年第1期;

“村长的困惑:《秋菊打官司》再思考”,《法律与政治评论》2010年第1期;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1978-2007):一个引证研究”,载《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走向开放的中国心智”,载《读书》2009年第1期;

“中国法学三十年:主导法学的心智图式”,《法学》2009年第6期;

“中国法学三十年:学科断代史的定量研究”,《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

“孝公难题的法治要义”,《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5期;

“疑难案件中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解读‘海瑞定理’”,《法律与社会科学》2009年第5卷;

思想实验及其法学启迪”载《法学》2008年第1期;

“现代危机与政治实践:亚历克西·托克维尔的历史救赎”,载《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第2期;

“法律与自由——\u003c沙堡监狱\u003e与\u003c阿甘正传\u003e的一个法哲学思考”,载《清华法学》2008年第3期;

“革新法治的秦孝公难题”,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3期;

“形成和克服中原地区当代信用危机的市场机制”,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肥羊之争:产权界定的法学和经济学思考”,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

“法治的两条道路”,载《中外法学》2007年第1期;

商鞅战秋菊:法治转型的一个思想实验”,载《北大学报》2007年第5期;

“中国主流法学引证的统计分析——以CSSCI为数据基础的一个探索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三期;

“立法与法治:一个职业主义视角”,《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第六辑第二期;

“普法、法盲与法治”,《法治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二期;

“德先生、赛先生与蜜思劳:解读贺卫方的‘上书’——以孙志刚案为契机”,《法律书评》2004年第二期;

“法学翻译批评的病理学进路”,《清华法学》2003年第四辑;

“评《运送正义的方式》”,《中国学术》2003年第四辑;

“洞悉法律的多维视角——读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理论的前沿》”,《法律书评》2003年第一期;

“洞穴里的微光——读波斯纳《性与理性》”,《清华法学》2003年第二辑;

“评《超越法律》”,《中国学术》2002年第一期;

“南街村:改变中的‘乡土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0年秋季卷。

翻译

罗纳德·魏特曼:《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合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

理查德·波斯纳:《法律、实用主义与民主》(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

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理论的前沿》(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德米特里耶夫、切列姆内赫:“分权机制与人权保障中的司法权”,《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3-4期。

获奖记录

凌斌教授获得了多项荣誉奖励,包括:

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最佳教案奖,最佳论文奖(2013)

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三个一百”人文社科类原创图书奖(2013年)

中国法学会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法治保障论坛”征文二等奖(2012年)

中国法学会“法学创新论坛”征文二等奖(2010)

北京大学教学比赛一等奖(2011年)

“2011年教学信息化评比先进个人奖”

北京大学法学院靖江市青年法律领袖奖”(2013年)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学优秀奖(2012-2013年度)

北大法学院“茂元学术创新奖”(2012年度)

北大法学院“洪积研究奖励”(2012年度)

北大法学院“住友化学优秀教学奖”(2012年度)

北大法学院“仇皓然奖教金”(2008年)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2007年)

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2024-03-2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