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 :朱自清创作散文

更新时间:2024-09-21 05:37

《匆匆》是现代作家朱自清(1898年~1948年)于1922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诗。1922年4月11日,散文《匆匆》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首发。

《匆匆》这篇散文的主旨是表达朱自清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在抒发这种感受时,朱自清并未进行空洞的呼喊,而是巧妙地借助了大自然中的多种景象,将抽象的思绪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整篇散文的核心在于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描绘,诗人的内心波澜和情感波动主要通过这一主题展现出来。

《匆匆》曾被入选为人教2006年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第12册。在2022年4月11日散文《匆匆》发表100周年之际,首届“朱自清文学奖”暨朱自清走进临海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台州初级中学举行。

创作背景

《匆匆》写于“五四”退潮时期,这是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来, 沉寂与动荡、失望与希望相交织的年代。随着“五四”运动的退潮,大多数在新文化运动中觉醒并奋起的知识分子开始感到失望和彷徨。他们经历了满怀苦闷、寻找出路的艰难思想历程。在这个背景下,朱自清也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之中。

朱自清在1920年5月带着满腹才学回到家乡,并在位于杭州市杭州师范大学执教。这段时间,他内心五味杂陈,心情复杂。虽然他仍保持着对革命的热忱,于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并与刘延陵、俞平伯、叶圣陶等人一同创办了“五四”时期首家专门刊载新诗及评论的刊物《诗》,但随着“五四”运动的暂时退潮,他开始对前方的道路感到迷茫。离开了北京的喧嚣与动荡,杭州的宁静生活让他对现实产生了失落感。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如《自从》《转眼》《旅路》等都流露出一种惆怅与落寞。

这种矛盾复杂的情绪在朱自清的心中逐渐郁结。有一天,他在昏黄的灯光下独自面对寂静的夜,突然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和凄凉的感觉。他深深怀念过去,无法自控。虽然明知这种情感是无聊的,但却难以排遣。为了宣泄这种心绪,他创作了一首诗,并命名为《匆匆》。

作品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作品鉴赏

第一段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段文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起兴,旨在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诗人不只是在描绘春天的景色,而是通过描绘大自然的荣枯来引发读者对时间飞逝的感受。诗人在表达时间无情地一去不复返的同时,也提出了疑问:时间为何一去不复返是被偷走了,还是悄悄溜走了。这些疑问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怅然若失,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时间的价值。

第二段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迷茫,也表现了他开始自我反省和关注人生的意识。“八千多日子”则表示作者已经过去的24年的人生历程。而使用“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这一新奇的比喻和极度的夸张,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时间的流逝和消逝。针尖上的水滴非常小,而大海则是浩渺无垠,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比喻八千多日子在时间的长河中微不足道,强调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最后,作者用“头涔涔”和“泪潸潸”来形容自己因为时间流逝而产生的羞愧和悔恨。这种情绪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以及对生命短暂和光阴易逝的感慨。

第三段

这段文字中,诗人通过形象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将时间比喻成“早上,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太阳被赋予了“脚”,并且能够“挪移”。这种形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接下来,诗人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时间的飞速流动。通过描述洗手、吃饭、默思时眼睁睁看着“日子”过去,企图挽留但时间却伶俐地“跨过”、轻盈地“飞去”、悄声地“溜走”、急速地“闪过”,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消逝。这种描述方式使得时间的流逝显得更加逼人和紧迫,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第四段

这段文字中,通过比喻和描绘,诗人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和追求。用“轻烟”和“薄雾”来形容过去的时光,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无情。用一连串设问句来询问自己在这世界中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他觉得自己只有“徘徊”和“匆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感到生活毫无建树和平庸之至。这种自我质疑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彷徨。然而,最末一句“但不能平的, 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却表现出诗人的倔强和坚持。尽管生活让他感到无奈和痛苦,但他仍然不愿白白走这一遭,不愿让自己的生命毫无意义。他决心要奋起珍惜时间,有所成就。这种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和对时间的珍视,是整段文字的核心思想。

第五段

全文最后的收束重复了第一段中的关键句, 点名题旨, 突出“匆匆”, 使文章结构严谨缜密。全篇通过捕捉时光转瞬即逝的特点, 巧妙而自然地剖白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作品特点

拟人想象

朱自清在《匆匆》中展现了丰富的拟人想象力。为了充分展现自己的情感,他赋予了时光可视化的形象,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匆匆”形象以人格化情感。例如,太阳被赋予了“脚”,能够“轻轻地挪移”,使太阳的“蹑手蹑脚”“悄无声息”形象得以生动呈现。此外,他还运用动词如“跨过”“飞走”“溜走”“闪过”等,将日子描绘得栩栩如生,给读者强烈的画面感。通过对“太阳”的拟人化处理和“时光”的具象化展现,作者成功地在感叹时光易逝中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比喻手法

在《匆匆》中,比喻手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使得原本抽象的时光变得具体可感。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时光的慨叹和惋惜时,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无形转化为有形。例如,他以“针尖上一滴水”来比喻日子,并通过“一滴水”与“大海”的鲜明对比,展现了日子的渺小和易逝。这种比喻不仅富有新意,还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时光、珍惜当下。此外,作者还以“轻烟”和“薄雾”来比喻日子,并将“我的日子”与“时间流”进行对比,进一步强化了他内心的惆怅和迷茫。通过灵活运用比喻和对比手法,作者成功地凸显了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

句式运用

朱自清在散文中运用了丰富的句式,包括排比句、疑问句、对偶句和散句等,使得文章在形式上多姿多彩。文章开篇的连续三个排比句,通过燕子、杨柳、桃花三种意象展示了自然现象的循环往复。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利用生活中的细节来具象化地展示时光的流逝,如“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这些描述生动地体现了时光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此外,文章中还频繁使用了设问句,如第一自然段中的四个设问和第四自然段中的六个连续设问,这种句式不仅引发读者的思考,还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此外,对偶句的运用也给文章增添了美感和哲理性,如“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这样的句子深化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与无奈。除了这些特点明显的句式外,文中还有很多洒脱自由的散句,如倒装句、长定语等,这些句子的使用丰富了文章的语言形式,使全文的音乐美与节奏美并存。

作品影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朱自清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凭借19首白话新诗崭露文坛,又以散文创作和文学评论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不仅是诗人和散文家,还是一位学者和斗士。朱自清的散文被视为“五四”时期现代散文的杰出代表,《匆匆》便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这不仅是因为他熟练运用欧化白话,更在于他的文章中所蕴含的现代精神。

散文中那句“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至今仍是人们感叹时光飞逝时引用频率最高的金句之一,也被印刻在位于北固山下的台州初级中学(前身是朱自清任教的“省六师”)志山教学楼白墙上。

散文《匆匆》于1922年4月11日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首发。2022年4月11日,在散文发表100周年之际,为纪念这位中国知名文学家、教育家和民主战士,临海市设立“朱自清文学奖”,开展“朱自清走进临海100周年”纪念活动。

作品评价

《匆匆》一文不到六百字, 却字字珠玑。它融合诗歌特有的跳跃之美, 展现作者情绪的飞快流动;却又吸纳散文的柔和句式, 让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联结着作者连绵的思绪。它带给我们的阅读享受, 恰似一首回味无穷的音乐, 有如行云流水般畅快, 让人读后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匆匆》全文以问题为线索, 自然流畅。作者用一连串人们十分熟悉的平常事作喻, 浅显明白, 把珍惜时光, 珍惜生命, 追求光明的道理质朴自然地告诉了读者。

《匆匆》所借以抒情的具体物象是极难把握,极难表现的虚无缥缈的时光。然而作者却能赋予这一“无形物 ”以具体可感、栩栩如生的形象,而且藉此淋漓酣畅地抒发了作者的满腔情怀。朱自清以他特有的朴实清淡之笔,细致地刻画了时光转瞬即逝,飘忽而去的特点。

《匆匆》一文的结尾与文章开头相呼应,重复了第一段中的关键句,突出了“匆匆”的主题,使得文章结构更加严谨缜密。全篇通过描绘时光转瞬即逝的特点,巧妙地揭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传神的写实与情感抒发相得益彰,精巧的结构与朴素的语言和谐统一,共同营造出轻灵优美的意境,给予读者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为自清,字佩弦,出生于东海县。是中国近代的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于1916年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并在1919年开始发表自己的诗歌作品。朱自清的作品丰富多样,其中包括诗歌集《雪朝》和《踪迹》,以及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笔调清新,风格淡雅,为中国现代散文创作开创了新的篇章。他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关注,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948年8月12日,他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市,年仅50岁。

参考资料

朱自清生平简介.央视网.2023-11-01

《匆匆》诞生地浙江临海设立“朱自清文学奖”.光明网.2024-02-22

《匆匆》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今日头条.2024-02-22

《匆匆》百年首届朱自清文学奖来了.人民政协网.2024-02-22

朱自清《匆匆》.经典文学网.2024-02-21

今天为什么读朱自清.新华网.2024-02-2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